《巴顿将军》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1970年 彩色片(35毫米版/70毫米版) 170分钟
美国二十世纪福斯影片公司摄制
导演:富兰克林·沙夫纳 编剧:弗朗西斯·科波拉 爱德蒙·诺斯 摄影:弗莱德·康恩肯普 主要演员:乔治·斯科特(饰巴顿) 卡尔·马尔登(饰布莱特雷) 迈克尔·倍茨(饰蒙哥马利)
本片获1970年美国影艺学院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编剧、最佳美工、最佳剪辑、最佳录音七项奥斯卡金像奖,纽约影评协会最佳男主角奖,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最佳男演员金球奖,全美影评家联合会最佳男演员奖
【剧情简介】
1943年2月,美军在北非惨遭失败。突尼斯境内卡塞林山口的战场上美军横尸遍野,损失惨重。布莱特雷将军奉命前来视察,发现美军第二兵团司令部一片混乱,士气低落,纪律涣散。盟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决定将乔治·巴顿将军调任第二兵团司令,由布莱德雷将军任副手。
50多岁的巴顿将军军装整洁,气宇轩昂,到任之初,便立即下令整饬军纪,雷厉风行。果然不出旬日,军容一新。巴顿虽然脾气暴烈,出言粗鲁,却是一员儒将,不仅熟读古代兵书, 而且还在军务倥偬之际,寻访古战场,赋诗明志。
战火很快又起。德军为先发制人,向巴顿发动进攻。由于美军窃听到了对方密电,早已作好准备。巴顿初战告捷。
英美联军在北非战场上连连获胜,终于把德军全部赶出了非洲。但当巴顿得知,他在这场战役中,对手德军统帅隆美尔并不在非洲,而在柏林养病,感到自尊心大受损伤。
在准备进行西西里战役之前,巴顿和英军名将蒙哥马利在战略上发生了冲突。艾森豪威尔为照顾英军面子,下令执行英方的作战计划,即由英军主战, 巴顿率兵配合。
1943年7月,西西里战役打响。英军遭到了德军的顽强抵抗,难以前进。巴顿乘机自行挺进,把上级军令抛在脑后,不顾部队伤亡严重,一心只想抢在英军之前占领西西里重镇墨西拿。布莱特雷将军劝说无效,愤怒地指责巴顿将军是“酷爱战争”。
在巴顿的如山军令下,美军以巨大伤亡的代价拿下了墨西拿。当蒙哥马利元帅率领英军趾高气扬地进入墨西拿时,意外地发现巴顿面带微笑,得意洋洋地在市中心广场等候着他。巴顿的这一举动引起舆论大哗,加上巴顿因在进军过程中,粗暴地殴打了一个临阵退却的士兵,国内外对巴顿的谴责愈益猛烈。为此,他被迫向全体士兵和英国军队公开道歉。出乎巴顿意料之外的是,艾森豪威尔迫于舆论压力,随即撤掉了巴顿的职务。巴顿眼看进军欧洲大陆、直捣纳粹老巢的伟大战役即将开始,自己却被排除在战争之外,不禁感到痛苦万分,以致彻夜不能成寐。
不久,巴顿又被召到伦敦重授军职。但使他大失所望的是,他的新任务只是在法国北部进行佯攻,以吸引德军兵力,减轻盟军主力在诺曼第登陆时受到的压力。巴顿有苦难言,竟把一腔怨气发泄在俄国人头上。他在一次公开集会上发表演说,声称战后将由英美两国共同统治世界,故意不提俄国。这次讲话又掀起轩然大波,巴顿被迫三缄其口。
1944年6月,已担任第十二集团军司令的布莱特雷将军把巴顿调来法国前线,任命他为美军第三军军长,向巴黎进军。大喜过望的巴顿重振雄风,发挥一贯的快速进攻的风格,一口气打到了塞纳河边。作风持重的布莱特雷将军深恐巴顿又旧病复发,不顾与英军的配合,一味抢先,便下令停止供应巴顿军队的汽油,强迫他就地待命,直到蒙哥马利率军打通了西部战线,巴顿才获得给养。巴顿进军神速,横扫法国北部,攻占巴黎,直捣法德边界的萨尔地区。
同年12月中旬,德军出人意料地在比利时阿登地区发动强大反攻。一万八千名美军在大雪中陷入重围,情况危急。巴顿闻讯后自告奋勇,请命前去解救。巴顿与士兵一起在大雪中急行军一天一夜,一举击溃了德军包围线,彻底粉碎了德军的冬季攻势,创造了美国军史上罕有的战绩。
德国投降了,在美、苏军队联欢会上,巴顿对苏军元帅朱可夫出言不逊,声称希望对俄国开战。这使艾森豪威尔大为恼火。不久,巴顿又因雇佣纳粹分子而遭到世界舆论的指责。美军总部向他发出警告,巴顿暴跳如雷地回答说,“战争根本不该结束!”“应该留下德军,和我们一起打布尔什维克!”这一疯狂的举动终于葬送了巴顿的军事生涯。他被撤了职,奉令退休。巴顿心灰意冷,告别了手下的参谋人员和身边的侍从,离开了军队,成为一个无所事事的孤独的老人。
【鉴赏】
《巴顿将军》是好莱坞有史以来耗资最多、场面最宏大的一部战争题材影片。担任该片高级军事顾问的是美国五星上将、当年曾长期与巴顿共事的布莱特雷将军。影片公映后,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曾一再赞扬这部影片。《巴顿将军》在弘扬美国军威、树立美国强大军事形象方面所起的作用,足以证明好莱坞电影绝不都是纯粹的娱乐品而已。
然而,《巴顿将军》又决不是廉价的、干巴巴的政治宣传品。它应当说是一部既为美国国家利益服务、又在艺术上达到高水平并富于观赏性的电影。它为巴顿将军塑造了一个既高大雄伟、又具体实在的艺术形象;它不仅有血肉,而且有骨骼,不仅功勋垂世,而且“劣迹”昭彰。影片基本上写的是战争史实,如北非战役、西西里战役、阿登战役等等,然而,两军交战,银幕上却极少见到德军一面。影片有意把镜头几乎永远对准巴顿,巧妙地让人们从巴顿的威力中看到敌军、甚至盟军的无能。这无疑是剧作上极其高明的一招。据有关资料记载,该片在编写剧本之初,制片人曾不惜工本,约请多人根据同一素材(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的《巴顿:磨难和胜利》和奥马尔·布莱特雷将军的《一个士兵的故事》)编写剧本,然后选出其中最优秀者,并由他来采撷其他各家之长,始成定稿的。
影片一开始是全副戎装、胸前挂满勋章的巴顿趾高气扬地站在占满银幕的一面美国国旗前向即将开赴对德作战前线的士兵们训话。巴顿眯起眼睛,从牙缝里挤出一串串毫无掩饰地颂扬美国人伟大的词句。这篇实际上是针对观众的训话长达五分多钟,其气势如泰山压顶,不由你不低头。这种奇特的开场也是颇富新意的。
然而巴顿的形象之所以令人难忘(尽管并不喜欢或甚至厌恶),主要应是扮演者乔治·斯科特的功劳。斯科特是美国著名舞台演员,所谓“方法派”(即美国化了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最杰出代表人物之一。他不相信即兴演出,主张对自己要扮演的人物进行透彻的分析研究。在扮演巴顿之前,他曾阅读了有关巴顿的一切书刊资料,仔细观看了三千多英尺有巴顿形象的影片。他戴上假牙以加宽下颏,用塑料拉挺鼻子,使自己在外形上更近似巴顿,但是他决定用自己原来的沙哑的嗓音,而不去摹仿巴顿的有点刺耳的尖嗓子。斯科特(1927年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服役于美国海军陆战队,这一生活经验无疑也有助于他的表演。
巴顿所体现的是一种美国式的自大狂。战争对他来说是一场辉煌灿烂的冒险,是在少数“精英分子”掌握下展开的“一场全球性棋赛”;他“酷爱战争”,说“我喜欢战场”,无论伤亡何等惨重,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在他看来也永远是值得的。为了美国的荣誉,他可以不同盟军配合。他明目张胆地攻击苏联,宣布要由美国来统治世界。《巴顿将军》在美国公映时,正是美国在侵越战争中节节败退,难以自拔,国民对美国军力发生严重怀疑之时,因此,巴顿的形象便引起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反应,一种评论认为巴顿的形象是反映了美国军人最恶劣的一面,它使美国人丧失自知之明,视骄横为美德,低估对手, 自陷于灾祸之中;另一种评论则悲叹在越南参战的军人中间,巴顿式的人物竟不可得,足见美国军人素质正江河日下。
《巴顿将军》塑造的另一个重要形象是布莱特雷将军。他原是巴顿的副手,但由于老成持重,足智多谋,很快就得擢升,成为巴顿的上司。这个人物肯定是符合其原型的,因为影片投拍时,布莱特雷仍然健在,并出任影片的高级军事顾问,故而不可能像对待已于1945年去世的巴顿那样,在艺术表现上作任何夸张。影片中的布莱特雷代表着另一种类型的美国将领,英勇善战,但体恤下情,爱护士兵,尊重上级,顾全大局。正如他向巴顿所指出的:“我和你之间有很大的不同。我打仗是因为我是军人,而你呢?酷爱战争!”他十分赏识巴顿的忘我的战斗精神,但对他的鲁莽、专横,尤其是他那缺乏政治头脑,“不知道什么时候应当闭嘴”,深感不满。影片的编导实际上丝毫没有对这两人作出任何贬褒式的评价,而是着力于用布莱特雷来反衬出巴顿的性格特点。
给影片《巴顿将军》增添光彩的还有它那宏伟壮丽的战争场面。在北非的沙漠里,在遍地砂砾、怪石嶙峋的古战场上,在阿登地区银装素裹的雪原上,战争的气氛、炮火、士兵和车辆的运动与大自然的优美景观,交织成一幅幅秀丽动人的画面,常常使观众陶醉在这种奇异的美色之中而忘却了战争的残酷。70毫米的宽胶片和150度的广角则更加强了彩色摄影的壮美感和深度感。
最后还应当提到导演富兰克林·沙夫纳对影片的贡献。沙夫纳是一位非常善于揣摩、投合观众口味的导演,因此,他导演的影片如《猿人星球》、《蝴蝶》、《巴西来的孩子们》等都非常卖座,包括这部《巴顿将军》票房收入也相当可观沙夫纳的影片能够赢得观众,其原因除了题材选择准确、故事曲折有趣外,主要在于他十分重视演员的作用。沙夫纳有“演员”导演之称,这是因为第一,他在成为导演之前,曾当过演员;第二,他从不聘用知名度低的演员担任主角,他的全部影片都是由亨利·方达、查尔斯·赫斯顿、于尔·勃林纳、乔治·斯科特、达斯丁·霍夫曼、格雷戈里·派克和劳伦斯·奥立弗等负有盛名的演员主演的。他的“演员第一”的信条实际上也是使《巴顿将军》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此外,人们普遍认为,沙夫纳于1941至1945年在海军服役时曾亲身参与巴顿指挥下的西西里战役的这段经历,对他的这部影片的创作也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