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牛虻》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1956 彩色片 100分钟

苏联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摄制

导演:阿·法因齐梅尔 编剧:叶·格布里罗维奇(根据艾丽·伏尼契同名小说改编) 摄影:阿·莫斯克文 主要演员:奥·斯特里仁诺夫(饰亚瑟) 娜·斯特里仁诺娃(饰琼玛) 尼·西蒙诺夫 (饰蒙泰里尼)

【剧情简介】


19世纪40年代,意大利在奥地利侵略者的奴役下,人民处于遭受深重苦难的时期。热那亚的海边,青年意大利党党员陀米尼钦诺、波拉等人,与起义者们一起隔海眺望祖国。波拉要从热那亚回到意大利去,唤醒人民觉悟起来同侵略者战斗。

波拉到凡罗那后,立即召集了一个秘密会议。凡罗那神学院蒙泰里尼神父的家里,准备去参加会议的年轻而虔诚的天主教徒亚瑟正在看书。亚瑟没有父亲,母亲死后,他与他不喜欢的哥哥嫂子一起生活,他把神父当做惟一的亲人,蒙泰里尼则把亚瑟当做儿子。他们之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当亚瑟要去参加波拉召开的秘密会议时,蒙泰里尼格外担心,嘱咐他:“亚瑟,为了我,为了你死去的母亲,你无论决定什么事,都必须好好思考。”亚瑟来到会议地下室,他和他的女友琼玛同所有到会的人都被波拉的演讲吸引了,他们庄严宣誓:“把一切献给为意大利的自由斗争,决不出卖党的秘密,而且一定要追究叛徒。”会议结束了,亚瑟和琼玛这对相爱的年轻人还在谈着未来的理想,亚瑟问琼玛:“为了意大利共和国的自由,在没有完成这个斗争理想之前,你是不是能等我?”琼玛深情地回答:“是的。”

会后,作为天主教信徒的亚瑟和波拉争执起来。波拉激烈地抨击教皇和教会对意大利带来的危害,亚瑟却认为如果没有上帝,自由是不会有的。波拉尖锐指出:“一个人要是缠住神父不放,他就不是我们的同路人。”波拉走了,琼玛还在回忆波拉说过的话,她情不自禁说道:“他说得多好啊!用烈士的鲜血滋养,我们的思想会成熟得更快。”亚瑟顿时心生嫉妒,转身走了。回到家里,亚瑟还是被波拉所散发的书中的真理所深深吸引,他为人民生活的痛苦而感到强烈不安。他问仆人吉安:“你想过人民的生活有多痛苦吗?”吉安回答说:“我们这个时代就是要拿生命去冒险!”亚瑟同父异母的哥哥詹姆斯和嫂子裘丽亚知道他出去参加会议,认为亚瑟不该在外面和一些人鬼混。裘丽亚厉声对亚瑟说:“大哥是你的监护人,要对你的未来负责!”亚瑟反驳说:“我们的未来掌握在上帝手里!”

蒙泰里尼传教出色得到教皇赏识,被召到罗马去,新任院长卡尔狄温和关切地对亚瑟说:“我来代替他吧,就是说,他不在的时候,让我来关心你的灵魂。”亚瑟也像信任蒙泰里尼一样信任卡尔狄神父,他哪里知道卡尔狄是来破获青年意大利党的。一天亚瑟来到教堂作忏悔。卡尔狄十分注意地观察着亚瑟,以无比关心的口吻说:“你快说吧,我的孩子!要知道青年总是追求幸福和真理的,为了上帝和人民,始终不渝。”听到卡尔狄出于巧合说出的“为了上帝和人民,始终不渝”这句口号,亚瑟完全把他当做了自己人。在忏悔中,他说自己不应该对伟大事业中的同志有嫉妒心,还说出青年意大利党,以及波拉的名字……

很快,亚瑟和波拉被抓进警察局。亚瑟首先受到审讯。在追问禁书的来源和谁介绍他加入青年意大利党时,警察什么也没得到。在审讯波拉时,同样遭到波拉的嘲笑,上校似乎不在意嘲笑,他对波拉说:“我们十分清楚,你秘密到这儿来,向青年发表暴动演说,散发禁书。”波拉说:“这都是你们警察的幻想。”上校说:“幻想?幸亏你们忠实的同党中间有这样的人,他们认为教会和上帝高于一切。”上校的话,引起波拉的沉思,他意识到这次被捕是由于有人出卖。一天放风时,波拉问亚瑟:“你没有告诉别人?”亚瑟在回忆中,突然想起向神父卡尔狄忏悔时的情景,他不由自语道:“难道就在忏悔的时候……”波拉最初的猜测得到证实,他充满仇视的感情说:“忏悔的时候?!你这个叛徒!”亚瑟痛苦极了,他意识到是自己出卖了同志和自己。几天后,亚瑟被释放了。他心情沉重,他悔恨,羞愧,也为自己无意识的行动感到委屈,他多么想向同志们说清楚,得到谅解啊!

琼玛来迎接亚瑟出狱,她不相信波拉传出的消息:亚瑟出卖了同志。她相信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誓言,可当她听到亚瑟沉痛地说:“这一切都是真的”时,她的心被击碎了,她狠狠打了亚瑟一耳光,不听他任何解释,走了。亚瑟回到家里,哥哥詹姆斯和嫂子裘丽亚怒气冲冲走进他的房间。裘丽亚恶狠狠地说:“他到底是什么人哪?是一个混在我们家里的不合法的私生子罢了,我们凭什么要照顾一个神父的儿子?该让他知道他母亲是什么样人!”边说边把一张纸扔给亚瑟:“看看吧!”这是他出生的前四个月,他母亲写给自己丈夫的一份忏悔书。在他母亲的签名旁边就是神父罗伦梭·蒙泰里尼的签字。看完这份忏悔书,亚瑟像泥塑一样的呆躺着,没有一点表情。他万万没有想到蒙泰里尼是他的生父,恰恰是自己的生父把他推向毁灭的道路。受着巨大折磨的他突然狂笑起来,笑声中充满着怨恨和痛苦。疯狂的笑声消失了,他抬头看见桌上的十字架,好像看见上面写满虚伪、欺骗和谎言,他把十字架摔碎在地上,就像摔掉耻辱和痛苦。他决心开始新的生活,向虚伪、邪恶和欺骗进攻。他给神父留下一张条子:蒙泰里尼主教,到河里去寻找我的尸体。第二天,人们在达森纳码头河面上,看到漂浮着的亚瑟的帽子。

从那以后,过去了13年,意大利的革命风起云涌。罗马教皇为了扑灭革命的烈火,又请来奥地利皇帝的军队,这只能激起人们更大的义愤。署名“牛虻”的传单传递在人民中。牛虻了解人民的痛苦,为了意大利的自由,他号召人们一定要赶走奥地利人。牛虻就是当年的亚瑟,他化名列瓦雷士,在各种场合活动,出其不意地出现,成为起义者和人民信赖的朋友。这天,他又出现在一个酒馆里,解救了一批和宪兵对抗的人们。一天,他来到佛罗伦萨名流格拉西尼家的客厅,琼玛和马梯尼及一些自由党人为了运传单正等待他到来。牛虻完全知道对面的波拉夫人就是13年前的女友琼玛,而琼玛已完全认不出列瓦雷士就是当年的亚瑟了。波拉夫人代表青年意大利党组织向列瓦雷士提出委托他把传单秘密运到教皇区去的使命,列瓦雷士答应完成,同时他提出现在急需的不是传单而是行动。格拉西尼却认为意大利需要一位新教皇来统一,而不是牛虻在小册子里写的号召内战。列瓦雷士打断格拉西尼的话说:“你们今天想叫新教皇来,明天你们就将会感谢奥地利的刺刀!”他走向琼玛大声说:“夫人,意大利好像是个醉汉,他靠在扒手的肩膀上伤心地哭着,可扒手正在摸他的口袋呢!”

这天,已成为红衣主教的蒙泰里尼来到佛罗伦萨广场,蒙泰里尼的车驶来时,牛虻也在广场。他在看到父亲的刹那,仇恨的心理战胜了一切。他们对话了,蒙泰里尼:“你是谁?我的朋友,我能帮助你做点什么吗?”列瓦雷士:“主教大人,难道你愿意帮助一个杀死了亲生儿子的罪人?!”“在天主面前,我们都是罪人。”“你怎么会有罪呢?在天主面前你的生命和灵魂是圣洁的,……”牛虻的话刺痛了蒙泰里尼,在教堂里,他语无伦次,祈祷无法进行了,这种情景也深深刺激了列瓦雷士,他旧创复发,昏倒在地。琼玛望着在床上呻吟的列瓦雷士,看着他的眼睛和细微的神态,简直太像她曾经爱过的亚瑟了。神智渐渐清醒的列瓦雷士望着墙上的一幅照片问琼玛:“那是谁?”琼玛告诉他:“那是我丈夫乔万尼·波拉,九年前死在监狱里了。”

起义又一次失败,许多同志被捕,列瓦雷士又一次采取行动,营救了一批即将被处决的同志,并且执行了领导人陀米尼钦诺布置的任务把传单运到了教皇区。任务完成后,列瓦雷士来到格拉西尼家,一针见血戳穿了一向高谈阔论的格拉西尼的虚伪。然后,他希望和琼玛单独谈一次话。他和琼玛来到花园,坦率地说:“难道你真愿意永远跟这些青年意大利党的空谈家坐在一起?依靠一小堆记者、大学生、律师幻想起义?这不等于行动!”琼玛觉得列瓦雷士不是意大利人,她说他不理解他们过去和现在所作的一切事业。琼玛的话刺痛了亚瑟的心,他激动地说:“我是意大利人,我的名字叫牛虻。”琼玛望着列瓦雷士的那双眼睛,又想起她曾热爱过的亚瑟。自从她第一次见到列瓦雷士,就一下子唤起了她的许多记忆,她沉思着坐在椅子上,反复回忆着刚才的谈话。琼玛决定去参加起义。她和茹席宾来到边境,因为奥地利士兵出动搜捕一个脸上有伤疤的人,他们被留在哨所过夜。琼玛十分担心牛虻的安全,可茹席宾并不着急,他说: “他们是找他,可多少年来他们从来也没找到过,放心吧,到处都是他的朋友。”茹席宾还告诉他,所有的穷苦人虽然都不知道牛虻的真名实姓,但全认识他,虽然不知道他从哪来,但都把他当成好朋友,无比地信任他,愿意跟着他走。茹席宾的话,深深打动了琼玛,她敬仰这样的人,心头的迷雾也更加重了。夜深了,雨下个不停,她走到窗前,默默地想:他——当年的亚瑟现在在哪里?此时,列瓦雷士已经来到哨所,他指挥杀死哨兵,当他正要离开时,琼玛推开窗户喊:“列瓦雷士!”琼玛告诉他自己已经决定到他那里去,牛虻高兴地望着琼玛说:“我太幸福了!”他告诉琼玛,下次在布列西盖城一间挂着狮子招牌的小饭店里见面。琼玛喊住转身离去的列瓦雷士,她真想马上解开心里的谜。牛虻转身对她说:“我们再见面的时候,我把一切都告诉你。”他们爱情的火焰将重新燃烧。

奥地利人得到牛虻到达布列西盖城的消息,派出大批宪兵和间谍到处搜索。在集市的小饭店里,牛虻和同伴在喝酒,麦康尼告诉大家:“陀米尼钦被捕了,被捕前,他命令牛虻代替他指挥。”牛虻接受了命令,向大家安排了武器运送的事和起义的事。一个间谍发现了牛虻,通知军队悄悄包围了他们。一个乞丐来到小饭店告诉牛虻:“你被包围了,他们封锁了广场,你快跑!”牛虻和起义者离开饭店时对麦康尼说:“必须冲出去,无论发生了什么也不准停止前进。”突然,他发现蒙泰里尼出现在广场,迟疑了一会儿。蒙泰里尼望着持枪准备射击的牛虻大喊:“放下武器!”瞬间,宪兵和间谍一窝蜂扑向牛虻,捉住了他。牛虻盯着蒙泰里尼说: “我恭贺你,主教大人!”

马梯尼通过内部关系送给牛虻一把锉刀。牛虻因为酷刑折磨和过度疲劳,锯完铁窗上的栏杆后头痛病又发作了。他忍着疼痛艰难行动,终于爬到地下道的铁门旁时,精疲力尽,他再也无法支持,抓住铁门的手一松,铁门哐当一声关上了,声音使巡守的士兵发现了他。

牛虻越狱未成,将被处以死刑。蒙泰里尼出于虚伪和好奇心来到牢房,他要和牛虻单独谈一次话。他问牛虻私运军火干什么?牛虻说;“杀老鼠,杀意大利的封建暴君和天主教的教士这些老鼠。”蒙泰里尼望着牛虻:“如果能够出去,你将来要做什么?”牛虻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要杀老鼠!”蒙泰里尼完全明白了牛虻是想利用恢复自由以便重新组织暴动,他威胁说:“就是说你还要用血来玷污你的双手?”牛虻面对蒙泰里尼虚伪的面孔厉声责问:“难道你没有被血和谎话玷污过吗?我的主教大人!”蒙泰里尼说:“我一生都是在反对暴行和欺骗的。”牛虻继续揭露他:“又是谎话。你对人撒谎说在天主面前暴露秘密是可以永远保留的,你对天主撒过谎,你又曾起过誓,可是你违背了……”蒙泰里尼仍以主教身份来掩饰他的罪过,他说:“列瓦雷士先生,凡是有生命的东西,不可能在这点上来责备我。”他向牢门走去。牛虻转身大喊道:“我就可以责备你,我,是亚瑟!”蒙泰里尼惊呆了,他恍若在梦中,他轻声叫着亚瑟的名字走过来。牛虻猛地扑向蒙泰里尼,喊出:“爸爸!”蒙泰里尼痛苦地惊叫:“亚……亚瑟!”牛虻像当年在蒙泰里尼的怀抱里,抚摸着他的手说:“你看见了,我没淹死!”蒙泰里尼跪在他面前说:“亚瑟,难道你是死而复活吗?我还以为我把你杀死了!”牛虻满怀希望说:“爸爸,跟我们走吧!”蒙泰里尼立刻像陌生人一样望着他:“跟你们走?”牛虻看着迟疑的蒙泰里尼说:“如果你真爱我的话,就脱掉你的神袍跟我们走吧!”蒙泰里尼摇摇头说:“你是想让我放弃天主跟你走?我不能。”牛虻完全清楚了,他厉声说:“那么你就去告诉上校,说你完全同意对我处以死刑。”蒙泰里尼还想以慈悲换取他的谅解:“亚瑟,让我来救你,我可以帮助你逃跑。”“不!我决不接受神父的恩赐。”他最后问蒙泰里尼:“你要我还是要上帝。”不愿意抛弃虚伪和上帝的蒙泰里尼,在儿子和上帝之间,终于选择了上帝。他默默走出牢房,在监狱的甬道里越走越远。

秘密行刑开始了。牛虻拒绝了神父为他忏悔。士兵们不忍心向他开枪,上校一再强迫士兵向他开枪,但仍没打中。牛虻自豪地说:“朋友们,要像对你们上校开枪一样,我决不发抖!枪举高点,你们面前是意大利和自由的儿子!”终于,在一片射击声中,牛虻倒下了。蒙泰里尼来到刑场,跪在亚瑟的尸体前,他哭喊着:“我的儿子!这是对我罪孽的报应呀!”他站起来向天空疯狂喊叫:“你在哪儿——天主?在哪儿呀!你,是没有的!”

几天后,琼玛收到一封由朋友转交给她的信,信中写道:“亲爱的琼玛,我答应过,把一切都告诉你……亚瑟。”看到这里,她终于控制不住,惊叫了一声“亚瑟”,昏过去了。信中,有充满深切的回忆和思念,洋溢着热烈的激励和鼓舞:“如果你们留下来的人能够坚定地团结起来,给他们以猛烈地打击,你们就要看到伟大的成就了。”琼玛拿出亚瑟留给她的照片看着,耳边又响起亚瑟当年的声音:“无论我活,或是我死,我永远是一个快乐的大苍蝇!”

热那亚海边,又聚集着一群意大利的起义者,他们决心像牛虻一样,继续奋战下去,直到祖国实现独立和自由。

【鉴赏】

前苏联影片《牛虻》改编自爱尔兰女作家艾·丽·伏尼契(1864~1960)1897年出版的同名长篇小说。这部小说是一部有世界影响的作品。小说所描写的牛虻的故事很早就流传到中国。从那时起,牛虻这个形象至少激励和影响了中国两代人。50年代中期,影片《牛虻》在我国上映,扩大了《牛虻》这部作品的影响,在中国许多观众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牛虻》堪称为一部英雄题材影片。每个时代都会产生有着自己时代特质的英雄。《牛虻》就是一部关于上个世纪一位资产阶级革命英雄成长的影片。19世纪40年代的意大利,正处于世界资本主义有了空前发展的历史阶段,同时,这是一个为理想而高歌和战斗的时代,自由是一个最响亮的口号,“不自由,毋宁死”成为万千革命者的强烈的时代心声。因而,这也是一个培育和产生英雄的时代。影片塑造了众多英雄形象,青年意大利党领导人之一的波拉就是突出的一位。但影片没有浓墨重彩刻画这位有着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的英雄,影片只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他代表着的一种革命者的既定性格:怀抱信仰,坚韧不拔。影片着重塑造的主人公亚瑟形象不是一个既定性格,而是处于性格转变过程中。影片刻画这个从幼稚到成熟的英雄形象,给无数成长中的人们以启示和教育。每个时代的先进人物都有自己明确的人生目标,每个时代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理想追求,这种追求在近代达到了激情充沛的时期。为了进步理想的实现和民族解放而斗争高于一切。从这个意义上说,《牛虻》是一部永久的书。今天仍能启人思考:人活着究竟为什么?将物欲追求作为个体人生的终极目标是否值得?缺少先进理想的人,以个体私欲和追求金钱为最高理想的人算是真正的人吗?正是这些方面的深度蕴涵使小说《牛虻》和影片《牛虻》曾经影响了几代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道路的选择。牛虻和其他革命者那种为实现祖国自由解放而自我牺牲、奋斗不息的精神,即使在今天也不失其激情和理想的光彩。

影片对观众产生的影响深蕴于它充分表现了革命党人的意志力,表现了革命党人的神经的坚强和斗争的韧性,表现了他们甘愿为信仰、为事业吃苦和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牛虻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确立信仰和为民族解放事业甘愿付出一切的过程。影片没有用大量篇幅表现这个过程本身,而是以他脸上的伤疤“刻印”着他无畏斗争的经历,有代表性地刻画了他走向成熟的生命光彩和最后阶段的斗争。他在一些流于空谈的意大利党人面前显现的坚定性、尖锐性和时势洞察力,他在群众中的影响和号召力,他在狱中忍受巨大病痛用锉刀锯断铁窗的苦斗,甚至他特立独行的斗争方式,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影片最后牛虻就义那场戏,更是充满正义激情的一页,具有崇高的性质。影片片头和片尾都是起义者们在热那亚海边的岩石上伫立,表达爱国热情和斗争的决心,这种首尾呼应颇富寓意——他们的爱国心潮像海水那样汹涌,永远激情澎湃。他们的斗争意志像山岩那样坚强,永远不屈不挠。

影片触动人心处还在于它揭示了人物的灵魂的搏斗,揭示了人物的隐微之情。这种灵魂的搏斗和隐微之情的揭示表现了不同的情感取向。神父蒙泰里尼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物,他既爱他的儿子,也爱他的上帝,爱上帝是他的信仰,是一种时代的风尚,他可以堂而皇之的表现出来,儿子是他的不光彩的爱情的产物,是对上帝不敬的标志,因此他对亚瑟的爱只能隐蔽不能公开。这种隐蔽的爱使他万分痛苦。他终日生活在虚伪的氛围里,爱子之心被自己虚伪丑恶的言行所践踏着,等到他的信仰所支持的权力夺去了他儿子的生命时,这长期深深隐蔽着的爱便像地火一样进发出来,他整个的精神世界都为之崩溃了,世界上的一切甚至连同上帝在他看来都变得虚妄了。这样一个真实的典型的人物形象的心灵矛盾,使我们得以透视宗教泯灭人性的黑暗和虚伪的一面。曾经笃信上帝的亚瑟(牛虻)也经历了痛苦的灵魂分裂,结果是他抛弃了虚伪的上帝,成为人民的儿子。这种人物灵魂的裂变和不同的情感取向是非常能打动观众的心灵的,也是影片获得的又一个思想深刻之处。

影片《牛虻》为什么取“牛虻”这样一个富有寓意耐人寻味的片名?这不能不说到原著作者伏尼契的经历。伏尼契出生于爱尔兰一个学者家庭,她在青年时代就与流亡伦敦的各国革命者有过广泛接触,从中吸取了许多思想养料和创作素材。她深受俄国民粹派作家克拉甫钦斯基的思想和创作影响。侨居俄国期间,她接触过彼得堡革命团体,结识了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并曾为沙皇牢狱中的革命志士传递信件。回国后,她与从沙皇所判流刑中逃亡的波兰革命者米哈依·伏尼契结为夫妻。她担任过俄国流亡者创办的《自由俄罗斯》杂志编辑,翻译介绍了果戈理、奥斯特罗夫斯基等人的作品,并创作反映革命斗争的小说,晚年移居美国直至逝世。这些都为她创作自己这部最为著名的作品《牛虻》奠定了思想基础。她为什么将这部小说取名牛虻?其直接来源是伏尼契从小时候就非常喜欢的英国著名人布莱克的一首自谕性小诗,诗中写道:“不论我活着,或者我死掉,我都是一只快乐的飞虻!”飞虻就是牛虻,它到处飞,专吸牛马的血,是害虫。布莱克为什么要用这个形象自喻呢?在欧洲,牛虻的来路有这样一个典故。希腊神话上说,天神宙斯偷偷爱上少女安蛾,后来被宙斯的妻子赫拉知道了。赫拉要惩罚安蛾,安蛾化为一头牛逃跑,赫拉便搞了许多牛虻日夜追逐,咬得安蛾几乎发疯。一只小小的牛虻,敢于用尖利的嘴狠狠叮住庞然大物的牛马,咬得它们毫无办法,是何等勇敢!而最早以牛虻自喻的又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他说,他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当时社会不断实行针砭,以求督促社会不断改革,即使为此而死,也在所不辞。后来,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在刑场上他宣布:“我被神派到这个城市里来,好比是马身上的一只牛虻,职责就是刺激它赶快前进!”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艾丽·伏尼契给她热爱的主人公亚瑟取了牛虻这个绰号。片中还套用布莱克的诗句,以重复手法让青年亚瑟和中年“牛虻”两次对他所深爱的琼玛说:“无论我活,或是我死,我都永远是一只快乐的大苍蝇!” 意味深长。

看这部影片,还需要对片中那种“牛虻式的爱情”做一点辨析。牛虻式的爱情的确曾被一些人深深迷醉——当牛虻知道波拉太太就是他少年时的恋人琼玛而波拉早已牺牲时,他却不与她相认,还是将全部心思放在斗争生活中,在爱情上苦苦折磨自己,实际上也折磨着她,似乎这才是革命者对待爱情的态度。这种颇具古典“范式”的英雄行为影响着不少后来的革命者。其实,这种爱情观的表现并不一定是牛虻的性格逻辑必然,它主要出自作者伏尼契所受的俄国民粹派英雄观的影响。我们知道《牛虻》的背景是19世纪30~40年代意大利资产阶级革命,艾丽·伏尼契出生于19世纪60年代中叶,她并不是这次革命的同时代人。为了创作需要,她除了阅读历史资料外,她还必须从当代革命者那里吸取诗情和原型,不能不紧密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年轻时起,伏尼契就与流亡在英国的一些俄国民粹派革命家交往甚密,甚至后来还在彼得堡参加了民粹派的革命冒险活动,民粹派的英雄观影响着她,并通过她的创作思想,在她所塑造的牛虻身上打下深深的印记。例如她笔下的一些人物除了在革命方式上严重脱离群众,主张采用暗杀等个人恐怖手段外,在个人性格上,牛虻也像民粹派革命家那样有盲目追求英雄意志的倾向,甚至将革命与爱情人为地对立起来,在对爱情的抑制中追求一种自我折磨式的锤炼。从革命者个人意志和毅力的角度说,牛虻确有可令人惊叹处,但他对待爱情的方式并不应提倡和无条件效仿。

片中牛虻的演员斯特里仁诺夫是60年代苏联最著名的影星之一,也是我国观众曾经很熟悉的演员。他主演的多部影片在我国上映过,如《上尉的女儿》、《黑桃皇后》、《生命在你手中》、《墨西哥人》、《三海旅行记》、《第四十一》、《白夜》、《莫斯科之恋》等。80年代初期,他在系列剧《牛虻》中再次饰演主人公牛虻。他杰出的表演才华使牛虻形象银幕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