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者》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搜索者》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1956 彩色片 (宽银幕) 119分钟

美国华纳影片公司摄制

导演:约翰·福特 编剧:法兰克·纽金特(根据阿伦·勒梅同名小说改编) 摄影:温顿·霍克 主要演员:约翰·韦恩(饰伊森·爱德华) 杰夫利·亨达(饰马丁·包莱) 维娜·迈尔丝(饰罗莉·乔更生) 华特·齐德(饰山姆·克莱顿) 娜妲丽·伍德饰黛比·爱德华




【剧情简介】

德克萨斯,1868年。在西部荒原,有一幢独立的房子。男主人名叫阿朗·爱德华。女主人叫玛莎。他们有三个小孩:露茜、班、黛比。典型的白人移民家庭。

这一天,玛莎似乎心有灵犀,推门出外向荒原张望。远处,有单骑逐渐走近。阿朗和三个孩子也陆续出现在门廊上。他们高兴地发现,来者是多年不见的伊森叔叔。伊森一副西部侠客打扮,利落地翻身下马,跟哥哥阿朗握一握手。接着,他走近玛莎嫂子,在她额上深情一吻。随后,在玛莎的引领下,全家人进到屋内。

伊森跟几个侄儿实在太久不见了,竟然错认小妹妹黛比是当年跟她玩耍的侄女露茜。其实露茜已长得婷婷玉立。黛比趁机向伊森撒娇,让伊森把他的一枚作战勋章送给她。吃晚饭时,养子马丁·包莱迟到了,伊森对他态度冷淡,双方似乎存有芥蒂。

饭后,家人闲谈。阿朗劝伊森留下来别再流浪,但伊森不置可否,倒是拿了一袋金币给阿朗,表示他在南北战争结束后这三年在外面混得很不错。

翌日,骑兵队队长克莱顿率众前来,邀阿朗与马丁加入行列去捉拿偷牛贼。伊森自告奋勇取代阿朗,让哥哥留在家里照顾妻小。

途中,伊森与克莱顿因为带队方法不同而产生矛盾,克莱顿坚持己见,却让偷牛贼跑掉了。由此,伊森在面对克莱顿时占了上风。

到了一处荒野,克莱顿等人发现被偷的牛已遭印第安人的长矛刺死。他们警觉这是印第安人的调虎离山之计,目的是对付被偷牛的一家人。克莱顿等人迅速率众赶回救援,伊森和马丁则留在原地照顾马匹。他们万没想到阿朗一家此时已被屠杀,且露茜和黛比两姐妹也被俘掳而去,当伊森和马丁回来时,悲剧早已酿成。伊森发誓要找到杀人犯,把两个侄女救回,马丁基于手足之情也坚持随同前往。而露茜的男友拉尔斯·乔更生更是当仁不让。三人乃联袂出发,沿途追寻杀人犯的踪迹。

经过一段时间的搜索,伊森在一处峡谷中发现了露茜被奸杀后的尸体,偷偷将她埋葬了,并没有将此消息告诉拉尔斯和马丁。不料,拉尔斯后来发现了一队印第安人中有女子穿着露茜的服装。拉尔斯兴奋地主张进攻救人,伊森为免徒劳无功,只好将露茜已遭奸杀的真相说出。拉尔斯激动之余,只身冲向印第安人队伍,可惜白白牺牲了。

第一次搜索失败后,伊森和马丁来到乔更生家作个交代。乔更生夫妇并没有因为儿子的死而责怪伊森,反而出示杂货商费德曼寄来提供线索的一封信,证明黛比未死,再次掀起了伊森继续搜索的希望。而在此歇息期间,马丁和乔更生的女儿罗莉重燃青梅竹马的爱火。罗莉要求马丁留下来过平静的家庭生活,但马丁坚持要随伊森出发去找寻黛比的下落,双方在争吵中分手。

伊森向费德曼许下数十元金币的赏金,终于让他说出黛比是让北卡曼齐族掳去的线索,并有黛比的衣服为证。伊森与马丁乃深入印第安人出没之地搜索。贪心的费德曼跟踪伊森,想在深夜偷取金币,不料反被伊森将他杀死,并从他身上将原来的几十元赏金取回。

为了行动方便,伊森与马丁假扮杂货商跟多个部族的印第安人作买卖。不料一个名叫野雁的北卡曼齐族胖女孩看上了马丁,硬要跟上来做马丁的妻子。伊森趁机取笑马丁,令马丁老羞成怒,一脚把睡在他身边的野雁踢开。翌日,野雁离去了,伊森与马丁继续展开他们的搜索旅程。

这一趟搜索历时五年之久,期间,马丁只拜托朋友查理·麦柯里给罗莉捎去一封信,交代他们这几年在外边搜索的遭遇。由于马丁在信中没有向罗莉表达爱意,因此给了查理近水楼台追求罗莉的机会。

在严冬的雪地上,伊森像发狂一样猎杀野牛群,因为他担心没有食物捱过冬天。但此时他们幸运地遇到了前线的骑兵队。冷酷无情的骑兵队将一批北卡曼齐族人屠杀几尽,其中包括野雁在内。马丁对野雁的死感到遗憾,毕竟她没有做什么坏事呀!

在骑兵队队部,伊森前往认人,看看他们救出的14岁女孩是否黛比?不料出现在他眼前的都是几近发了疯的少女和妇人,伊森觉得这些被印第安人掳去的白人女性简直生不如死。

在回程中,伊森与马丁偶然碰到了家乡的老朋友莫斯,并从他口中知道斯卡酋长乃是杀人掳劫的元凶。一名墨西哥人表示可以带伊森去找斯卡,伊森马上拿出一袋金币作赏金。

在北卡曼齐人的营地中,扮作商人的伊森终于跟死对头斯卡见了面,两人在言语上各不相让,更令伊森与马丁感到震惊的是:他们在斯卡的帐篷中发现了黛比。黛比的打扮是典型的印第安少女,再也不是他们印象中的白人小女孩。伊森借口要休息离开帐篷,其实是跟马丁讨论怎么对付黛比。此时,黛比偷偷赶来相见,她表示现已跟印第安人同化,斯卡已是她的族人,劝伊森和马丁离去,不要再管她。伊森怒火中烧,欲枪杀黛比,马丁用身子挡在她面前,叫伊森别开枪。正对峙间,斯卡的人马赶至。伊森手臂受伤,与马丁逃到天险山洞中跟斯卡对抗。斯卡强攻无效,只好下令撤退。

是夜,伊森叫马丁念他所立下的遗嘱,原来他已接受马丁为自己的遗产继承人,并表示黛比已不再是自己的血亲。马丁怒斥伊森,他可一直没有放弃黛比。两人的立场南辕北辙。

当伊森与马丁再次回到乔更生的家时,罗莉正准备跟查理举行婚礼。马丁不耻查理横刀夺爱,两人大打出手,穿着白纱礼服的罗莉却暗暗希望马丁获胜。当马丁与查理结束他们的绅士之争时,一名年轻的传令兵前来乔更生家报告克莱顿队长,要求他带领骑兵队出发会合,对斯卡率领的北卡曼齐人进行总攻击。伊森和马丁再次加入了骑兵队。

在正式进攻斯卡营地的前夕,马丁要求先作搜索,要不然会伤害到黛比。但伊森认为黛比已生不如死,不予赞同。为了阻止马丁的行动,伊森甚至说出马丁的身世秘密——他的母亲是斯卡身边的印第安老妇。但是马丁并没有因此而屈服,依旧要求单身前往敌营搜索,伊森只好随其所愿。

翌晨,马丁终于在营帐中找到了熟睡中的黛比。马丁叫醒了黛比,要带她回家,此时,斯卡来到营帐门口,马丁迅即向他开了一枪。与此同时,伊森与骑兵队攻进了印第安人的营地,伊森在营帐内发现了斯卡的尸体,便拔出尖刀,割下斯卡的头皮以泄心头之恨。

当伊森上马奔驰时,发现了马丁与黛比。伊森策马直追黛比,来到了一个山洞之前,终于把黛比截停。伊森用双手把黛比举起,就像当年在阿朗家举起小女孩黛比一样。稍顷,伊森把黛比抱入怀中,对她说:“黛比,我们回家吧。”

黛比终于回到文明世界和温馨家园,在乔更生夫妇的扶持下进入屋内;马丁与罗莉也找到了爱情的归宿进入屋内,只有孤单的伊森,依旧独个儿在屋外的荒原徘徊。



【鉴赏】

“我的名字是约翰·福特,我拍西部片。”这是福特对西席·地密尔的自我介绍。日后成为福特脍炙人口的注册商标。

从默片时代的1917年,到1966年执导最后一部作品《七妇人》,在整整半个世纪之间,福特一共导演了112部剧情长片和多部短片,其中西部片拍了近60部。因此,要讨论“西部片”而不提约翰·福特的卓越贡献是不可思议的。然而,在福特本人的心目中,却似乎一直有心低估他所拍的西部片的价值。他在1968年接受英国BBC电视网来访时曾经说过“我所拍过的所谓‘好片’,没有一部是西部片。”奇怪的是,约翰·福特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六部作品包括 《告密者》 (1935)、《怒火之花》 (1940)、《青山翠谷》 (1941)、《蓬门今始为君开》(1952)和两部纪录片《血战中途岛》(1942)、《12月7日》(1943),的确没有一部是西部片。这是否意味着电影工作者对西部片类型的轻视呢?

不过,在影评人的眼中,福特和他所执导的西部片倒没有完全忽略。以英国电影杂志《画面与音响》每10年一度的“世界十大佳片与十大导演”票选结果为代表,福特在1972、1982和1992等三届均入选十大导演之一,而他执导的《搜索者》也在1982年和1992年两届入选十大佳片,成为历年来唯一入选的西部片代表作。

为什么《搜索者》可以超越福特自己的《关山飞渡》,霍华德·霍克斯的《红河劫》、乔治·史蒂芬斯的《原野奇侠》、费列德·辛尼曼的《正午》等片的表现,成为所有西部片之中最受推崇的一部作品?它与众不同的特色何在?

过去的西部片,每每给人千篇一律的印象——向西部移民的白人遭印第安人攻击残杀,白人英雄反过来向印第安人进行大报复。在这些模式化的影片中,印第安人清一色扮演着“坏蛋”的反派角色,而白人对印第安人的灭绝性屠杀行为则被视为理所当然,替天行道。这种完全站在大白人种族主义立场的叙事观点,到了美苏冷战的50年代开始受到了质疑。《搜索者》将这种对种族主义质疑的观点带进了西部片的世界,重新检讨美国白人与印第安人之间的对立关系。这对于已有60年历史的西部片而言是一个惊人的突破。

本片男主角伊森·爱德华不是传统的白人英雄,反而是一个问题颇多的流浪汉。他随南军打仗,但在内战结束三年后才回家,而且带着来历不明的北军金币回来。从他的固执行为来判断,伊森显然是一个自大的种族主义者,并且在内心深处潜藏着极其复杂的情欲。让这样的一个人来主宰整个故事的走向,显然是非同寻常的尝试。然而,《搜索者》的成功,正是约翰·福特险中求胜的结果。

本片采用一般的传统方式处理片头字幕。马克斯·坦纳谱写的《搜索者》主题曲随字幕悠然响起,道出了本片的主题:“是什么令男子汉徘徊?是什么令男子汉游荡?什么令男子汉抛弃安乐离开家园?骑马远去,骑马远去,骑马远去……”,这个“什么”正是编导刻意引领观众去追寻的主题所在。

《搜索者》一片最受推崇的有两点:在形式上,以鲜明的视觉映象建立起蛮荒—家园,原始—文明的二元对列,并以此为基础组成了全片的叙事架构;在内容上,塑造了西部片影史上内心世界最复杂隐晦的主人公伊森·爱德华,并将他的秘密情欲转化成强烈的复仇怒火,使本片的白人与红人之间的抗争超越了单纯的种族之争,成为伊森个人“文明的我”与“野蛮的我”互相斗争的悲剧,在主题的深度上远远超过其他西部片,成为“心理西部片”中独树一帜的经典。

更使人感到惊异的是:如此复杂的形式与内容,竟在《搜索者》短短两三分钟的开场戏中便已成功地建立起来,显示出福特在其创作高峰期的不凡功力。本片的第一个镜头简洁有力地建立了门内/门外的意象,而开门的人不是西部片传统的一家之主——男人,而是房子的女主人玛莎。在整场戏中,玛莎均居于主导者的地位,而她的丈夫阿朗反倒成了配角,是玛莎而非阿朗说出“欢迎回家,伊森”这句话的。另一方面,伊森对这个家的男女主人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感情。跟他的亲兄弟阿朗,只是冷静地握握手;但对他的嫂子,却是双手拥抱着她的肩膀,深情地往她的额上一吻。玛莎对伊森这种“过分的热情”似乎也是很欣赏的,所以她的视线一直没有离开过伊森,并且用倒退着走路的方式引领着伊森进入家门。福特运用自然而又别具玄机的手法来处理两叔嫂之间不寻常的关系,一出手已令人眼明肚亮。其后,当伊森要随骑兵队离家之前,玛莎在窗前柔情地抚摸伊森的大衣。此情此景让身为牧师兼骑兵队长的克莱顿意外地瞧见了,他的反应却是默默地把眼光移开装作没有看见。从这一组含蓄的镜头中,观众已经很明白伊森与玛莎之间的感情是一种“道德禁忌”,甚至了解个中奥妙的人(例如克莱顿)都不愿意去触及。同时,这一组镜头也印证了影片开始时玛莎主导一切的处理是何其恰当,因为玛莎才是吸引伊森回家的唯一要素。

了解伊森对玛莎的隐晦感情后,我们就不难明白为什么伊森对斯卡(刀疤) 酋长的仇恨会如此强烈和偏执。伊森不惜耗时 (五年) 和巨资 (千元赏金)来找寻斯卡的下落,其表面理由是救回被印第安人掳去的侄女黛比,实际上是要将杀死心爱嫂子的元凶碎尸万段以泄心头大恨。假如我们将伊森的复仇心理往下意识的深层再加以挖掘,可以发现伊森誓要杀死斯卡的目的,不只是为了维护文明和社会正义,其实是想借此根除伊森心中野蛮的 “第二自我”——下意识地渴望杀兄奸嫂,实际上却由这个欲望的化身斯卡酋长来完成这宗罪行。因此,只有杀死斯卡,才能消除伊森内心的负罪感。这个深层的心理动机,解释了伊森用刀子割下斯卡头皮的仪式性野蛮行为。

当伊森历尽波折终于找到黛比,而又惊愕地发现黛比已被印第安人同化,变成“非我族类”时,他的第一反应是把她杀掉。伊森曾经把他的勋章送给黛比,在她身上寄托了自己的荣誉,也寄托了他对玛莎的感情。如今,这个女孩却变成了原始的野蛮人,他怎么忍受得了?叔叔和侄女之间的血缘亲情敌不过伊森的偏执心理,证明伊森在本质上是属于“原始”,而非“文明”的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挺身救黛比的人是在血缘上跟黛比非亲非故的马丁。他只是阿朗与玛莎的养子,黛比名义上的哥哥,他甚至拥有一半的印第安人血统。然而,马丁自始至终坚守他对黛比的手足之情。在骑兵队最后一次围攻斯卡族人的行动中,马丁坚持要先搜索黛比的行踪,但伊森却已视黛比的性命如草芥,大言不惭地说:“跟红人一起生活已不算是活着。”结果,马丁独自前往敌阵中找到黛比,并且开枪杀死了斯卡,而伊森报仇雪恨的方式,竟然是拿刀子割下斯卡的头皮——就像他所不耻的红人所作的一模一样。事情演变至此,约翰·福特的批判观点已经再鲜明不过了。所谓大白人主义的神话终于不攻自破。

影片的高潮,是伊森骑马追赶黛比,来到了山洞的洞口。在画面构图上,福特刻意呈现出跟片首一样的门内一门外的意象。经过割头皮仪式洗涤了他对玛莎的负罪感的伊森,再次来到野蛮和文明的分水岭。伊森用双手把黛比举起,仿佛当年举起他那个可爱的小侄女。此时,“爱”取代了“恨”,伊森良心发现,恢复了他对家园的眷恋。于是,他把黛比抱在怀中,对她说:“黛比,我们回家吧。”

本片的结局,是黛比重回白人的文明社会,马丁也找到了爱情归宿,他们都进到门内,而只有孤单的伊森始终徘徊在门外,继续过他的流浪汉生活。因为在本质上,伊森始终是个喜欢依个人法则生活的野蛮人。

整部影片在结构与心理上的对称自始至终都显得严谨有力,在西部片中并不多见。正—反,黑—白的二元对比,不光是在前述的画面构图与人物关系中随处可见,甚至在同一个角色之中也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双重身份。例如:山姆·克莱顿既是手持圣经的牧师,摇身一变就成为率领骑兵队杀戮敌人的队长(伊森跟山姆谈话时常常故意问他当时的身份是牧师还是队长?这给人以荒谬感);怪老头莫斯一方面是发现斯卡的关键人物,另一方面却是个精神异常的低能儿;罗莉一方面深爱着马丁,另一方面却准备跟查理结婚。诸如此类的安排,使本片的次要人物脱离了西部片惯见的类型化,使这个结构严谨的故事在进行中显得多姿多彩。不过,在所有配角之中,处理得最成功的还是伊森的守护者——马丁。开始时,马丁只是个毫不起眼的角色,连吃饭也迟到,并且在首次随骑兵队出征时饱受伊森的白眼(既不能叫“伊森叔叔”,又不能叫“先生”,态度冷淡得可怕)。然而,在养父母被杀,两个妹妹失踪之后,马丁表现出异乎寻常的韧性。在长达五年的搜索过程中,马丁经历了各种磨练而茁壮成长。表面上,整个复仇行动是伊森在主导,马丁只是跟随着他;实际上,伊森是思想偏执的白人——正如跟他敌对的斯卡酋长是个思想偏执的红人一样——他只想到发泄个人的愤怒,却忘记了行动的真正目的。是马丁最后反客为主拯救了黛比和伊森,否则哪有伊森回心转意抱着黛比回家的圆满结局?所以,在最初歧视马丁的伊森,最后也心甘情愿地把遗嘱的继承人列为马丁(而非血亲的黛比),说明了他对马丁的欣赏。毫无疑问,本片自始至终保持头脑清醒的人只有马丁——一个白人与印第安人的混血儿,一个无父无母的养子。约翰·福特把真正的英雄佳冠给这样的一个角色戴上,在西部片历史上是另一突破。

谈到叙事技巧,本片的表现亦属可圈可点。约翰·福特采用了极端浓缩的手法来交代这个“四进四出”的复杂故事:画外音的活用和映像化叙事是其中利器。从第一次北卡曼齐人采用调虎离山计诱出骑兵队从而攻击阿朗·爱德华一家的设计,已可看出本片在叙事手法上的高明。首先,我们看到伊森等人在半途发现牛被长矛刺杀,推测出是印第安人的诡计。克莱顿队长马上率众赶回救援,伊森和马丁则留在原地照顾马匹休息。突然,镜头切至伊森的特写,他的眼神犹豫着,似乎预感到什么。镜头随即切至阿朗的家,阿朗已感觉到异常正匆匆逼近,急忙吩咐黛比爬出窗外躲藏到外婆的坟地去。但当黛比刚靠近墓碑坐下,一个印第安人的黑影便压在黛比身上。镜头一转,是斯卡酋长的半身画面。跟着镜头渐隐,在黑暗中结束了一次惨绝人圜的杀戮,当伊森赶回来救援时,他所能看到的已经是不必在画面上呈现的阿朗一家被杀惨状了。换言之,福特全部用“暗场交代”的方式来处理本片最血腥残忍的场面,绝不趁机卖弄所谓的“娱乐性”和“感官刺激”,而只让观众从刻意省略的场面中去联想画面外的情节,使本片的艺术档次大大提升。类似的浓缩处理方式,在伊森于峡谷中发现露茜被红人奸杀的场面;马丁听闻骑兵队的号角声从画面外传来,接着便在银幕上见到已打胜仗的骑兵队列队荣归,红人被杀戮的场面全部以暗场交代,仅保留伊森和马丁发现野雁被杀死在营帐内的镜头,目的是让马丁对白人骑兵队这种滥杀妇孺的行为提出抗议。约翰·福特在其创作巅峰期处心积虑提升西部片的品位与内涵,其诚意令人敬佩。

本片的故事基调本来十分深沉,并且充满愤怒之火,但约翰·福特适时加入了幽默喜剧的处理,将气氛平衡过来,这是他执导本片的另一高明处。假设马丁寄给罗莉的信不是用喜剧的叙事手法交代,那么伊森与马丁的五年搜索旅程该会何等乏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