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谷川俊太郎·献给爱犬涅洛》经典诗文赏析
涅洛
不久夏日又要来临
你的舌头
你的双眼
你午睡的倦怠姿容
现在正历历回复于我的眼帘
你仅仅领略过两个夏季
我已感受了十八度夏天
而现在我又念起自己或不属于自己的
迈松拉菲德的夏日
淀的夏日
威廉斯巴克桥的夏日
奥兰的夏日
我还思忖着
人究竟知道了多少次夏日
涅洛
不久夏日又要来临
但已不是你还存在的夏天
而是另一个夏天
另一个面目全非的夏天
新的夏日来临
我将知道种种新的东西
美的、丑的、使我信心百倍与
使我痛哭流涕的
而我将厉声质疑
究竟是什么
究竟为什么
究竟该怎么做
涅洛
你已死去
无人知晓你已兀自远离
你的声息
你的触感
还有你的绵绵情意
现在正历历回复于我的眼帘
但是,涅洛
不久夏日就要来临
而且
我仍将走下去
迎接新夏 迎接秋日
迎接冬天 迎接夏季
期待更新的夏季
为了知道所有的新鲜事儿
而且为了自己回答自己的质疑
(杨 伟译)
《献给爱犬涅洛》选自谷川俊太郎的处女作诗集《二十亿光年的孤独》。关于本诗,诗人自己有如下说明:“涅洛是我邻居家饲养的一只爱犬,常常逾墙来我家玩,大家象家里人一样爱它,但在写成此诗的头一年冬天它患了病。它自觉死期临近而出外寻找死的场所,……在涅洛死后过去了半年的六月某一天,我倚靠在桌子上,注视着洒满庭院的六月之光。那阳光是那年夏天的最初的阳光。新季节来临的强烈感慨,唤起了我心中对人生流逝的感触:季节的流逝,时间的流逝,生与死。而与此同时,我情不自禁地对自己的爱物之死发出了呼唤。我处于某种巨大的旋律中。……我只是把从季节最初的阳光受到的感动用最动物、最素朴、最理所当然的形式, 即作为生存下去的决心而写下了此诗而已。”总之,这首诗是以涅洛的死作为契机而讴歌对生的渴望和决心。
本诗以对涅洛的呼唤开头,这种表现方法决定了诗歌语言的诚挚、率直,给予读者素朴而纯粹的感动。虽说其间流露出作者的稚嫩,但“不久夏日又要来临”表明这已非涅洛还存在的夏日。这是诗人自己的夏日,作为新的出发点的夏日,从少年向青年成长的夏日。但诗人又以这个夏天为分界,追溯到涅洛在世的夏天,同时追溯与涅洛并存过的少年时光, 以此引出“自己或不属于自己的”——人的夏天。这进而发展为“人究竟知道了多少次夏日”这一质疑。而质疑正是认识的开端,意味着诗人新的时间的开始。 “迈松拉菲德的夏日”是杜伽尔《蒂博一家》中出现的夏天,“淀的夏日”是诗人母亲的老家京都府淀町的夏天, “威廉斯巴克桥的夏天”是美国电影《赤裸的城市》中出现的美国之夏,而“奥兰的夏日”是加缪《鼠疫》中的非洲城市的夏天。这些诗人各种经验中的夏天使诗人的世界得以扩张, 引人注目的是诗人真正经历的只有“淀的夏日”,其他的无非是通过小说电影而获得的驾空的经验。对于诗人而言, 日常的经验和驾空的经验都失却了其历史性和时间性,而得以在空间上同时并存。这乃是与诗人世界的特质相关联的认识构造,从而以个人的时间作为代价而获得了普遍的认识。因此这种普遍性时而美丽无比,时而又导致丧失现实性的结果。当把各种夏天作为人的夏天而加以认识时, “新的夏天”、 “新的时间”便造访于诗人。但这新的时间仍只处于预感中,诗人并不认为“各种新的东西”都是好的,有“美的、丑的、使我信心百倍与/使我痛哭流涕的”。接着,诗歌急速地转向收尾部分,他再次呼唤涅洛,他想用这呼唤来换取涅洛的“声息”、 “触感”、 “心意”,而这无疑是为了换取自己正要埋葬的少年时光。对于诗人而言, 自己手中只有与涅洛相关的过去。这也许是对青春时代的不安的心灵的反映,但“我仍将走下去”。最后,在诗的结尾部分,纤细的感性与强烈的决心转入一种较为古朴的抒情,以观念为媒介,使诗中的抒情功能得以合理化。
(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