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桑德堡《芝加哥》赏析

《〔美国〕桑德堡·芝加哥》经典文赏析



世界的屠夫,

工具匠,小麦商,

铁路的运动家,民族的运输工

暴躁,魁梧,喧闹,

宽肩膀的城:

人家告诉我你太卑劣,我相信,我看到

你的女人涂脂抹粉在煤气灯下把乡下

小伙子勾引。

人家告诉我你太邪恶,我回答:是的,

的确我见到凶手杀人逍遥法外又去行凶。

人家告诉我你太残忍,我的答复是:在

妇女和孩子的脸上我见到饥饿肆虐的

印痕。

我这样回答过后,转过身,对那些嘲笑

我的城市的人,我用嘲笑回敬他们,

我说:

来吧,给我看别的城,也这样高昂起头,

骄傲地歌唱,如此活泼、粗犷,强壮而

机灵。

在把工作堆积起来时,他抛出带磁性的

咒骂,他是一个拳击手高大勇猛,根

本不象那些矮小疲软的城。

凶狠如一只狗,舌头舔出准备进攻,机

敏有如跟莽原搏斗的野蛮人;

光着头,

挥着锹,

毁灭,

计划,

建造,破坏,再建造,

在浓烟下,满嘴的灰,露出白牙齿大笑,

在命运可怕的重负下,象个青年人一样

大笑,

大笑,象个从未输过一回合的愚鲁的斗

士,

自夸,大笑,他腕下脉搏在跳,肋骨下

人民的心在跳,大笑!

笑出年轻人的暴躁,魁伟,喧闹的笑,赤着上身,

汗流浃背,他骄傲,因为他是屠夫,工具匠,小

麦商,铁路运动家,民族的运输工。

(赵毅衡 译)



桑德堡是本世纪初异军突起于美国并与意象派并峙的芝加哥诗派的成员。他的诗努力继承惠特曼的传统,为人民而歌唱,因此得到了“普通人民的诗人”的名声。同时,他的诗一反以往诗人咒骂现代工业的传统,歌唱大工业和摩天楼, 因此他又被称为“工业美国的诗人”。

《芝加哥》一九一四年第一次发表后, 引来了暴雨似的咒骂和雷鸣般的喝采。这首诗发展了惠特曼的传统,热情洋溢, 豪放雄辩,对作为现代工业文明象征的大都会作了恰如其分的评价。

现代诗人常用一种反讽的手法,即先建立一种雄伟的效果,接着用嘲讽或荒谬的反高潮把它毁掉。桑德堡在这首诗里所采用的却正好相反,他先用几个富有典型意义的意象展现了芝加哥这个大都会的丑恶面: 卑劣、邪恶、残酷,然后却又笔锋一宕,转而赞美它的力量,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来呀,给我看别的城市,也这样/骄傲地歌唱,如此活泼, 粗犷、强壮而/机灵。”字里行间,洋溢着强烈的自豪感。

欲扬先抑——这种褒词已难概括本诗的成功。我们看到,这首诗中存在着两种反方向的力,存在着互相干扰、冲突和排斥的两种情境,一方面诗人因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大都会的恶德败行而憎恶它,另一方面又因它的巨大活力而为它感到自豪,诗人的感情因而也朝着相反的方向推展。这种两极性的推展又丝毫不给人矛盾和零乱的感觉,诗人依靠自己心灵的活动,把互相冲突排斥的方面纳入统一的格局,结合成一个稳定的平衡状态。他利用材料间的阻力,转化而成积极的势能。当我们读这首诗时,会感到,一个资本主义的大都市,正该是这样的,一味赞美或一味诅咒都将失之虚假。诗人表现在诗中并赢得我们信任的这种感情靠同类情境的意象是难以达到的,相反,它只能靠异质意象的巧妙组合:这些不同意象在动态中互相接近,互相沟通,形成一个动态结构,因而具有巨大的包含量。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写法也许还影响了一些中国现代诗人,比如艾青,他早期创作的《巴黎》正是这样一首具有动态结构的诗篇。

柳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