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宠臣[俄国]雷列耶夫》读后感

卑鄙而又阴险,你这目空一切的宠臣,

你,君主狡猾的献媚者和忘恩负义的友人,

你是自己祖国疯狂的暴主,

你这仰仗钻营而跃居高位的恶棍!

你竟敢带着轻蔑的神情望着我,

你那凶恶的目光对我闪着强烈的愤恨!

下流东西,对你的垂青我并不稀罕;

你嘴里的辱骂,是值得赞美的花冠!

我笑我自己竟然遭到你的凌辱!

难道被你藐视就会有失尊严:

如果我带着轻蔑的神情望着你,

并以不接受你的藐视而自豪呢?

你这瞬息光荣的铙钹声又算得了什么?

你这惊人的权力和皇皇高位又如何呢?

你与其在同胞们仿佛感到耻辱似的严峻目光下,

怀着卑劣的贪欲和下贱的灵魂

被他们押上自己的法庭,

还不如无声无息地躲藏起来,避不见人!

如果在我的心中没有率真的忘我精神,

那么我的高位和荣耀对我又有何用?

不是高位,不是家世,只有高尚的品德才会令人敬重;

谢扬啊!君主自身如无品德,便遭人鄙薄议论;

在我看来,代表齐采隆的不是他的执政官,

他是因为拯救了罗马才会受到尊敬……

啊,男子汉,当之无愧的大丈夫!为什么你就不能再世重

生,使你的同胞免遭厄运?

暴君啊,快发抖吧!他就要诞生!

不是卡西,就是勃鲁特,或者是君主的敌手卡顿!

啊,我是多么渴望用自己的竖琴来歌颂

那个把我的祖国从你手中拯救出来的人!

你怀着伪善的心情思索着,也许是

要避开由于共同的原因投来的恶毒眼睛……

你不知道你自己可怕的地位,

你一直执迷不悟,惑眩于不幸的名利中。

不管你如何装假,不管你怎样耍滑,

你都隐瞒不住你心灵凶恶的本性:

你的所作所为就把你揭示给人民;

他们会认识到,是你限制了他们的自由,

是你以苛捐杂税搞得他们赤贫如洗,

是你使乡村失去了昔日美好的光景……

那么你就发抖吧,啊,你高傲的宠臣!

那被暴政激怒了的人民会有多么的凶狠!

但如果凶恶的命运爱上了凶恶的人,

保护你免遭那正义的报复,

你还是发抖吧,暴君!由于你的暴虐和奸诈,

后世子孙也要宣判你的罪行!

(魏荒弩译)

注释: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讽刺诗人。

罗马皇帝蒂别里的近卫队长。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执政官、作家、演说家。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政治家,密谋共和、反对独裁的领袖之一。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政治家,密谋共和、反对独裁的领袖之一。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政治家,贵族共和政体的拥护者。

【赏析】

1825年12月14日,一群出身贵族而思想激进的俄罗斯青年军官,为了推翻沙皇专制政体,利用新沙皇宣誓就职之机,在彼得堡参政院广场举行起义,后世称这次起义为十二月党人起义。起义失败后,五位领袖被处绞刑,一百二十一位参与者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服苦役。这些十二月党人,不仅出身名门贵族,而且很多是才华横溢的诗人、作家,本诗作者、被处绞刑的五位领袖之一的雷列耶夫便是一位杰出诗人。

这首《致宠臣》虽说标明为仿古罗马讽刺诗人别尔西之作,实际上反讽的意味并不浓厚,更多的是率直的声讨与激情的抨击。诗人虽然没有直呼其名,只是影射了当时沙皇的亲信阿拉克切耶夫,但诗句所表达的意见并不隐晦,如直呼对方为“目空一切的宠臣”、“自己祖国疯狂的暴主”。此诗突出的是当时浪漫主义者的政治激情和社会理想,其内涵可分三个方面: 前一部分主要表达了对权贵的蔑视,和诗人所坚守的不能屈从于权力与高位的尊严。诗作形象地概括了这一权贵的要点: 卑鄙而又阴险,目空一切,而且是狡猾的献媚者、忘恩负义者,是仰仗钻营而跃居高位的恶棍,更是疯狂的暴主。这是诗歌对之声讨的出发点。作者对权贵的轻蔑显而易见,诗句以反讽的方式表达了这一点:“你嘴里的辱骂,是值得赞美的花冠!”

诗作的中间部分提出了作者心目中社会拯救者的理想形象,他依赖的“不是高位,不是家世,只有高尚的品德才会令人敬重”,这里高尚品德的具体含义是对国家的拯救,是那个把“我”的祖国从宠臣手中拯救出来的人。值得注意的是诗人所列举的榜样都是古罗马信奉共和政体的政治家,这暗示了作者的政治立场和民主主义的社会价值观。

此诗的后一部分集中于对权贵罪恶的揭露,同时蕴含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以及对人民革命的期待。诗人揭露出宠臣的伪善心理及可怕的地位,指出其要害是执迷不悟和眩惑于不幸的名利中,而其罪恶是限制了人民的自由,及以苛捐杂税使他们赤贫如洗,使乡村失去了昔日美好的光景等等。作者相信,把这样的暴主的所作所为揭示给人民,“那被暴政激怒了的人民会有多么的凶狠”,这里预示着“正义的报复”的发生。

可以看出,《致宠臣》一诗以激情的表白开始,逐步转向爱国与民主主义的理念表述,思想在诗句的推进中逐渐明晰。不畏权力与暴行,是诗人出于人格、也是出于社会理想价值的表白。诗的结尾仿佛有着对险恶现实的预感。诗人不是盲目的乐观者,对于反抗暴主与权力他有最坏的思想准备:“如果凶恶的命运爱上了凶恶的人,/保护你免遭那正义的报复”,但他同时也坚信:“后世子孙也要宣判你的罪行!”

(南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