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的恋人 [英国]勃朗宁》读后感

那么,一切都过去了。难道实情的滋味

真有预想的那么难咽?

听,麻雀在你家村居的屋檐周围

唧唧喳喳地道着晚安。

今天我发现葡萄藤上的芽苞

毛茸茸地,鼓了起来;

再一天时光就会把嫩叶催开,瞧:

暗红正渐渐转为灰白。

最亲爱的,明天我们能否照样相遇?

我能否仍旧握住你的手?

“仅仅是朋友,”好吧,我失去的许多东西,

最一般的朋友倒还能保留:

你乌黑澄澈的眼睛每一次闪烁

我都永远铭刻在心;

我心底也永远保留着你说

“愿白雪花回来”的声音!

但是,我将只说一般朋友的语言,

或许再稍微强烈一丝;

我握你的手,将只握礼节允许的时间,

或许再稍微长一霎时!

(飞白译)

【赏析】

许多读者还未读过勃朗宁的,却已知道勃朗宁的恋爱经过了,这是因为大诗人勃朗宁的作品过去长期没有译介,而勃朗宁夫人的爱情诗有了中译本的缘故。不过,勃朗宁夫妇的爱情确实是诗坛上的一则动人的佳话。

勃朗宁和女诗人伊丽莎白·巴莱特(后来的勃朗宁夫人)是因诗相知而互相倾慕的。1844年,伊丽莎白在诗中赞美了勃朗宁的诗才,并把这位当时名声还不大的诗人与桂冠诗人华兹华斯及当时已经成名而且数年后继任桂冠诗人的丁尼生相并列。勃朗宁于是登门造访这位知音人,并且不顾伊丽莎白年长六岁且长期卧病,真诚地爱上了女诗人。当勃朗宁表白爱情时,伊丽莎白以病残之身不敢奢望爱情的幸福,退回了这封情书并要他烧毁,要求他今后只作为一个朋友来往。勃朗宁只得遵命,但他送给伊丽莎白的花仍不断出现在伊丽莎白床边,直到她终于投身于爱情的怀抱,并因此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但这已是后话了。《失去的恋人》一诗,就作于勃朗宁第一次求婚遭到婉拒之后。

要表现失恋的心情,在其他诗人笔下通常写成纯主观性的抒情诗。但在勃朗宁手中,就连这样主观性的题材,也被作了客观化处理,写成了一首抒情性的戏剧独白诗,或者戏剧独白式的抒情诗。

诗中男女主人公显然是现实中的两位诗人所化,所以独白诗是抒情性的;但诗中情景和环境却属虚构,——现实中勃朗宁写信表白爱情,剧中人却是当面表白;现实中是城市,诗中环境却是乡下的茅屋,还有屋檐的麻雀,墙边的葡萄藤,因此独白诗又是戏剧的。

“那么,一切都过去了”,从第一行诗我们就知道主人公的求爱刚刚遭到了婉拒。对爱情的热烈盼望,忐忑不安的焦虑、金丝编织的梦……这一切,从此刻起都已经成为过去。仅仅在几分钟以前,这样的结局对他来说还是绝对不堪设想、不堪忍受的,但是事至如今,对这颗苦果只能像男子汉那样镇静地咽下去。

第三、四行简洁地交代了戏剧发生的场景,同时说明天色已晚,麻雀在道着晚安,独白主人公也该向他刚刚失去的恋人(和恋情)道晚安了。

第二节诗“今天我发现……”是含蓄的,含有双重的象征。一方面,早春的葡萄藤正待冒芽,独白者暗示着: 本来爱情的芽苞再有一天也就会催开了,如今竟不幸夭折。另一方面,膨胀的芽苞长出了绒毛,暗红转为灰白,又象征着暗暗的恋情转为冷静的现实。

作为一首戏剧独白诗,诗中只能包括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独白或告别辞,难以包括女主人公的话。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作者让独白者引用了两句对方刚才说过的话。这两句话都是不完整的,但是此处并不需要作完整的复述,只要用最简洁的语言点一下也就明白了。一句话是“仅仅是朋友”,就是说拒绝做爱人,今后仅仅作为朋友来往;另一句话是“愿白雪花回来”,——白雪花是欧洲的一种小花,与水仙同类,开放在冬末春初地面尚有残雪之际,女主人公的这句话表示她宁愿把与求爱者的关系停留在冷而纯洁的友谊阶段上。

那么独白者呢?他尊重对方的意愿。但对他失去的恋人仍抱着一往深情。他深感自己失去的是如此之多,生恐自己连保留一般朋友所享有的那份无拘无束也难以做到,但他仍然希望: 今后按一般朋友的礼节握手时,能够“或许再稍微长一霎时!”。这一霎时,旁人的眼睛看不出,裁判的秒表难计算,但求在心底里能感到我从此不再提起但永远不变的情意就够了。

这首诗的特色在于它的含蓄细腻,在于它体现了一往深情和男子汉坚强自制力的统一。

(飞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