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松尾芭蕉》读后感|赏析

寂静似幽冥,

蝉声尖厉不稍停,

钻透石中鸣。

(陆坚译)

【赏析】

在写作《奥州小道》的旅途中,松尾芭蕉于1689年(日本元禄二年,中国康熙二十八年)访问山寺(今山形市山寺的宝珠院立石寺)时作出此俳句。

句中“寂静”,是芭蕉对自己内心状态的描写。面对满山寂寞的景象,芭蕉内心也不禁陷入闲寂的境地。正在这种景况下,又听到蝉的叫声,自然更增加和强调了闲寂境地的程度。“钻透”,是指声音深深地穿透进去了。这是十分准确地把握了当地的地理特征和风俗习惯所作的生动描绘。

这一俳句,在写作手法上最明显的特点是以有声写无声,以动写静。在生活中,动和静是对立的,但又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反而相成的。在创作实践中,有时描写某种情态,若单从它本身的状态去写,反倒不易达到最佳效果;如果从它相反的方面去表现,则往往可达到相成的目的。芭蕉此作,也体现了这一艺术辩证法。写动而显示静,通过蝉鸣而反衬内心的闲静。

这种以动显静,使静态不板滞、有生气的作品,在中国古代歌中常可见到。静中见动,可以使人更加有静穆之感。明朝袁中道在《爽籁亭记》中曾仔细地记述过这种体验。他爱静坐石下听泉声,其声变态百出:“初如哀松碎玉,已如鹍弦铁拨,已如疾雷震霆,摇荡川岳。故予神愈静,则泉愈喧也。泉之喧者,入吾耳,而注吾心,萧然冷然,浣濯肺腑,疏瀹尘垢,洒洒乎忘身世,而一死生,故泉愈喧,则吾神愈静也。”泉声越是喧闹,作者的心神就越觉宁静;反之,心神越静,也就更感受到泉声的喧腾。

芭蕉此作所创造的意境,与袁中道的论述也相一致。芭蕉这一俳句,初稿时是“山中有山寺,蝉声渗到石中去”,后来正式成文时,因考虑到在山形市(今称山形县)有一名叫立石寺的山寺,所以就把“山寺”略去。原来所用的“渗到”一词语,似乎有颜色附着在物体之上的感觉,其程度,常是表面的,没能表现出声音的响度和给物体影响的深度。因此,改为“钻透”一词语,则更准确而形象。

(陆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