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森》简析|介绍|赏析|鉴赏

《琉森》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早期创作的短篇小说。它以作家旅行西欧,在瑞士风景区琉森的见闻为素材,采用日记体写成。1857年7月7日,在琉森一家高级旅馆门前,一个流浪乞食的歌手在演唱,一百来位阔绰的人士围着聚精会神地倾听。但半小时后,歌手三次请求阔人们送给他一点报酬,却没人理睬,得到的只是白眼和嘲笑。聂赫留朵夫目睹这一切,愤愤不平,当场邀请歌手在这家豪华的旅馆一起进餐,以示抗议。他的行动引起用膳的英国人的反感,聂赫留朵夫对他们进行了有力的痛斥。

小说真实地描写了一个出身贫贱的流浪歌手的悲惨遭遇,谴责了达官贵人对弱小的欺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所标榜的“文明”和资产阶级的所谓“自由”、“平等”的虚伪性,愤怒谴责了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自私与无耻。但作者的批判是从抽象的宗教、道德出发,是“托尔斯泰主义”的最初表现(“托尔斯泰主义”通常解释为一种宗教道德学说。其内容主要指清洗过的新宗教、“不以暴力抗恶”、“道德的自我完善”、“人类爱”等。这都是托尔斯泰为调和矛盾、清除罪恶、拯救灵魂,教导人们怎样生活而提出来的。)。

小说中的流浪歌手正直、善良、纯朴,在流浪的十几年间,受尽了阔人们的欺弄。聂赫留朵夫既对贵族阶级的寄生和腐朽表示不满,又憎恶资本主义的“文明”,他将政治问题归结为精神道德问题,幻想靠一种“世界精神”使人们“互相亲近”,使人世间的不平变为“无限的和谐”。小说情节简单,情意酣畅,色彩鲜明。作者在开始并不直接进入主题,寓有意于无意之中,缓缓叙来,不落痕迹。通过画面创造气氛,读者可处处感到主题的跳动。人物的生活行径和作品的思想紧密结合,细致的客观描写和的抒情也有效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