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西伯利亚》简析|介绍|赏析|鉴赏

《寄西伯利亚》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俄国作家普希金(1799—1837)的抒情诗。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很多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服苦役,但他们的反抗精神和普希金崇拜自由的意识相交汇,在这首诗中得到集中体现。诗歌每四行为一节,全诗共四节,每一节由两组情境构成。西伯利亚矿坑深处——高傲的容忍,崇高的愿望;幽暗的地下——高昂的勇气,希望的欢乐;阴暗的牢门,苦役的坑穴——爱情和友谊,自由的歌声;枷锁,牢狱——自由,利剑。但每一节两种情境的构成是不同的。第一节中矿坑是近乎封闭的环境,崇高的愿望只能容忍;第二节中幽暗的地下成为陪衬的背景,突出了勇气与欢乐;第三节中人类最高尚的感情已冲破牢门,涌入坑穴;而到第四节,枷锁将要脱落,牢狱将要崩溃,胜利者是手持利剑在自由的门前相会的弟兄们。这样,诗的每一节都构成对比,逐节发生着对比的变化,从而使全诗的意蕴呈现从囚禁到自由,全诗的意象呈现从黑暗到光明的动势。这也就与普希金在专制压迫下相信自由必胜的激情构成完美的契合。诗歌是专写给服苦役的十二月党人的,意蕴磅礴而用语亲切,因而能长久地激动着人们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