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奥三世

利奥三世(Leo Ⅲ,680—741),拜占廷帝国伊苏里亚王朝(717—802)的创立者。他上台执政前,拜占廷帝国正处于内乱外患之中,存亡危急之秋,但他却以非凡的毅力,扭转了这个局面,使千疮百孔的大帝国得以维持下去。

利奥三世原名康农,公元680年出生于叙利亚北部的日耳曼尼西亚(现土耳其境内马拉什)①一平民家庭。幼年时期随父母迁居色雷斯的麦森布里亚。其父因经营畜牧业而相当富有。传说利奥年轻时,常与一些商贩驱赶毛驴出入农村集市。在一次赶集途中,利奥遇到了犹太预言家,他们预言:利奥若答应放弃偶像崇拜,以后能当罗马皇帝。由此可见,利奥并非豪门出身。他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使他与阿拉伯和犹太的下层人民有广泛的接触。他不仅熟练地掌握了阿拉伯语和拉丁语,而且很熟悉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生活习惯与宗教信仰,这对于他以后的政治生涯有着重要影响。

利奥在青年时代,目击了帝国的重重灾难。自查士丁尼以后,由于奴隶和隶农起义的打击,斯拉夫人和阿拉伯人的不断入侵,以及皇室、贵族之间争权夺势、互相倾轧,这个古老的国家跼蹙于东欧一隅,面临全面崩溃的威胁。利奥出生后没有几年,查士丁尼二世登位(685—695;705—711),他因残暴地杀害贵族,对城市贵族征课重税,对军人不加思考地发布严酷命令,因此引起大贵族的强烈不满。695年,大贵族拥戴帝国的著名将领里昂第为帝,推翻了查士丁尼二世,并削掉他的鼻子,把他流放到赫尔松涅斯。后来由于保加利亚人和斯拉夫人的帮助,查士丁尼二世才得以复位(705年)。在恢复皇位的一次征战中,据说利奥给查士丁尼二世的军队输送了600只羊,因而受到他的赏识,取得一个很有地位的职务,做了皇帝的随从。后来在阿那塔西乌斯二世统治时(713—715),他又被任命为安那托里卡(小亚细亚最大的一个省)的总督。

公元715年8月,帝国沃普西基地区的军队因不满大官僚和正统教会(即反对基督一性论的教会)在朝专权,举帝国收税人费奥多西乌斯三世为帝,并攻陷君士坦丁堡,那时阿那塔西乌斯二世正在外省征集军队,拒绝放弃帝位。

利奥利用争夺帝位之机,联络阿拉伯人,取得后者的支持,于公元716年4月13日宣布自己为皇帝,并于公元717年3月25日率军进入君士坦丁堡,从此开始了伊苏里亚王朝的统治。

利奥三世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抵抗阿拉伯人的进攻。他为了反对费奥多西乌斯,曾向阿拉伯人寻求援助,并接受了他们提出的条件,作为交换。但是利奥三世在事成之后却不愿履行诺言,阿拉伯人以此为借口,立即发水陆两军向拜占廷进攻。哈里发的兄弟摩斯雷玛亲自率领12万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组成的军队(其中多数是骑兵和骆驼兵),穿过小亚细亚,越过赫勒斯滂海口阿比杜斯进入欧洲,从陆路包围了色雷斯诸城。同时,由埃及和叙利亚驶出大批阿拉伯战船,据记载一般战船1800艘,另有20艘大型战船,满载重装士兵,浩浩荡荡地冲进了博斯普鲁斯海峡,进攻君士坦丁堡。

利奥沉着应战,采取以守为攻的战略。他以非凡的才能,组织好人力和物力,来对付强敌的进攻。同时又接受了一名炼丹术士卡林尼库的建议,决定采用由硝石、硫璜、石油和各种树脂制成的一种能够燃烧的混合液,人们称之为“希腊火”的新武器破敌。他下令撤除进港海口用以防卫的铁链,诱引阿拉伯舰队深入海港,然后出其不意地放出火箭、火船和火矛。刹那间火龙飞舞,浓烟滚滚,爆炸声轰鸣,阿拉伯舰队陷入一片火海,战船和兵士纷纷葬入海底。当时正值严冬季节,围城的陆军也由于饥寒交迫,疾病流行,很快丧失战斗力。长达一年(717年8月—718年8月)之久的君士坦丁堡的攻守战,最后以阿拉伯人的惨败而告终。

自公元726年起,阿拉伯人又恢复了对拜占廷帝国小亚细亚地区的侵略,为保卫帝国的安全,公元732年,利奥通过儿女联姻与反对阿拉伯人的喀山汗国建立同盟,并与保加利亚保持和平友好关系,从而在欧洲东部组成一个反阿拉伯人的联盟,迫使阿拉伯人不敢贸然入侵。740年,利奥的军队在弗里吉亚的阿克洛瓦依农(今阿菲翁卡拉希萨尔)与阿拉伯人交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从而使小亚细亚彻底摆脱了阿拉伯人的威胁,为利奥的后继者收复小亚细亚奠定了基础。

在面临外族随时入侵的情况下,利奥还致力于整顿帝国内部的混乱秩序。他清楚地认识到,掌握军队是实行对内统治和对外征战的重要关键。他一方面制定严格的纪律整顿军队;另一方面大量征用修道院和教会的地产来奖赏军事贵族和士兵。这就引起教会的强烈不满,激化了政府与教会的矛盾,导致了“破坏圣像运动”的发生。

利奥执政初期,由于阿拉伯人的不断入侵,帝国领土的实际面积大大缩小,阿拉伯人占领地区的大批教士纷纷离开“异教”辖地,迁回帝国境内,从而使帝国境内修道士的数量猛增,竟达十万名之多。享有免税特权的修道院和教会地产几乎占有帝国土地的半数。这些修士和寺院的存在,成为拜占廷帝国的一个沉重负担。而军事贵族对于教会和寺院所占有的肥沃土地早就垂涎欲滴,伺机夺为己有。广大人民群众对教会巧立名目的搜刮和贪得无厌的剥削也强烈不满。七至八世纪的封建教会一直在利用圣像、圣迹的崇拜,欺骗群众,作为聚货敛财的手段,并使圣像崇拜成为经常性的宗教活动,甚至深入到每一家庭之中。然而,早期基督教是反对供奉圣像的,自四世纪埃尔维拉宗教会议①以来,反对供奉圣像的运动一直在继续。七世纪以后,在拜占廷境内兴起了保罗派异端,这个教派也尖锐地攻击圣像崇拜。利奥正是巧妙地利用了各阶层人民反教会的情绪,打出“反对供奉神像”的旗号,进行教会改革,使其为伊苏里亚朝的统治服务。

726年,利奥颁布了第一道反对供奉圣像的诏令,他宣布供奉圣像同偶像崇拜一样,都属“异端”,应该取缔。730年,他再次颁布诏令,把反对供奉圣像正式定为国家的宗教政策,下令撤除和销毁教会、寺院中所有的圣像,并废除一些修道院,没收其全部土地与财产,迫令其男女修士还俗,担负国家赋税。这一政策得到大小军事贵族和部分市民的支持,遭到教会的强烈反对,甚至罗马教廷也出面干涉。教皇格利哥里二世于731年宣布开除利奥的教籍。利奥并没有被吓倒,他在给教皇的信中写道:“我既是皇帝,也是传教者”,表明了他集政教大权于一身的决心。同时,他断然剥夺了教皇在南意大利的征税权和对伊里利亚等地的管辖权,作为对教皇的报复。对那些不顺从的主教的教士,则予以监禁和惩罚。但是,一些顽固的宗教狂煽动部分群众,于727年在拉温那主教区发起了反对破坏圣像的武装斗争。由于暴风雨冲毁了利奥的军备物资,使军队镇压失败,拉温那从此脱离了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这是利奥实行教会改革政策所付出的代价。然而这次运动毕竟沉重地打击了教会和修道院的势力,挫伤了罗马教皇不可一世的气焰。利奥把没收的土地分封军事贵族,满足了军事贵族对土地的要求,巩固了利奥的统治地位。大批军事贵族的出现,使其领地上的村社农民迅速沦为农奴,从而加速了拜占廷帝国的封建化过程。

利奥在内政方面另一件重大的事是,他和他的儿子君士坦丁主持编修了“法律全书”。自查士丁尼编修法典以来,帝国状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查士丁尼法典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利奥和他的继承人君士坦丁一起,成立了一个由三名法学家、帝国会计员和两名档案官组成的专门委员会,从事于修订法典的工作。

这部重新修订的法典被称为“埃克洛加”,即法律选编、法律摘要的意思。严格地说,这不是一部新法典,而是对查士丁尼法典和历代补充律令及民间习惯法的简缩、编译和补充。其出现的具体年代不详,部分学者认为它公布于726年3月,即利奥统治的初期,但也有人认为,是在740年或741年公布的,即利奥统治的晚年。但是可以肯定,此法律确由利奥及其子君士坦丁一同主持编纂的。在法律全书的前言中“以虔诚智慧的皇帝利奥和君士坦丁的名义”这样一句话可以说明。

新法典共分十八篇,论及婚礼、订婚、彩礼、遗嘱、监护和奴隶的释放、证人等方面,还有各种有关买卖租佃的规定。其中以民法为主,只有一章是刑法部分。编修这部法典的目的在于调整当时的婚姻和财产所有权的关系,巩固私有制和国家组织。前言中阐明了立法的原则:伸张正义,制止法官以个人好恶行事;反对行贿受贿,决定由国家给司法人员一定薪俸,不许他们向诉讼者勒索报酬,免得“为银钱而出卖正义”;并反对轻视贫者,包庇富者,主张贫者和富者在法律面前有平等的权利。新法典重申查士丁尼法典的基本原则和关于奴隶的法律条文都继续有效,但同时又许给奴隶以自由,新法典十分注意租赁关系和永佃制,这反映了地方贵族的利益。法典对战利品的分配也作了规定,因为战利品已成了军事贵族参加战争的目的和财富的重要来源。新法典又以各种体刑取代死刑的惩罚,规定了断臂、劓刑、割舌或挖眼等刑法,最轻的为笞刑。新法典的公布,深刻地反映了拜占廷帝国内部政治和经济的巨大变化,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法典颁布以后,一直沿用于伊苏里亚王朝,直到马其顿王朝时期(867—1057),仍被用来作为法学教育的基本教材,仍借用此法典中的部分章节,作为立法的依据。因此,这部法典可以称为“希腊化的罗马法”,它开创了拜占廷法的历史新阶段。在东欧斯拉夫民族中,特别在罗斯的法典中,也有“埃克洛加”影响的深刻痕迹。这部法典的某些原则迄今仍为某些国家制定民法的主要依据。因而,利奥还可以称之为精干的立法者,在法制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741年6月18日,利奥死于君士坦丁堡,被葬在君士坦丁大教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