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出德语歌剧是德国作曲家海因里希·许茨在1627年所写的《达芙妮》,但曲谱已经散佚。直到18世纪为止,意大利歌剧对德语地区一直有很大的影响力。不过本土形式也非停滞不前。1644年,西格蒙德·施塔登(Sigmund Theophil Staden)首创了歌唱剧,以音乐化的对白代替意大利歌剧宣叙调的地位。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汉堡的白鹅市场歌剧院(Theater am G"ansemarkt)成为了德语歌剧的中心,上演了不少赖恩哈德·凯泽尔(Reinhard Keiserin)、格奥尔格·菲利普·泰勒曼和韩德尔的作品。然而不少作曲家,如卡尔·海因里希·格劳恩(Carl Heinrich Graun)、约翰·阿道夫·哈塞(Johann Adolph Hasse)以至后来的格鲁克,甚至韩德尔本人,都选择以外语谱写歌剧,尤以意大利语为多。
莫扎特的歌唱剧,1782年的《后宫诱逃(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和1791年的《魔笛》,被视为德语歌剧在国际歌剧市场立足的重要突破。而在法国大革命思潮的影响,贝多芬的《费德里奥》成功延续了德语歌剧的发展。而卡尔·马利亚·冯·韦伯则成功开创德语浪漫主义歌剧的先河,成功抵抗了意大利美声歌剧的浪潮。而在1821年首演的,充满超自然力量的气氛的《魔弹射手》,更彰显了韦伯制造戏剧效果的天赋能力。当时著名的歌剧作曲家还包括海因里希·马施纳(Heinrich Marschner)、弗朗茨·舒伯特、罗伯特·舒曼和阿尔伯特·洛尔青(Albert Lortzing),然而最著名的德语巨匠,当数理查德·华格纳。
华格纳被认为是音乐史上最富革新性和争议性的作曲家。在韦伯和梅耶贝尔的风格影响下,华格纳最终发展出混集音乐、诗词和美术于一身的“总体艺术(Gesamtkunstwerk)”的新概念。在后期的成熟作品中,如《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纽伦堡的名歌手》、《尼伯龙根的指环》和《帕西法尔》,华格纳“废除”了宣叙调和咏叹调之间的停顿,将歌剧化为旋律不休止的乐剧。同时华格纳相当强调管弦乐团在歌剧中的角色和能力,更通过在乐谱上罗织主导动机的网络,不断重复与个别角色和戏剧概念有关的主题旋律。另一方面,华格纳更尝试突破传统的音乐理论,如音调以及和声,以求更大的表达空间。华格纳更尝试将哲学观点嵌入自己的歌剧作品当中,常常以德意志和凯尔特传说为基础编写歌剧。最终华格纳更在拜罗伊特修建自己的剧院,参照自己的歌剧需求设计,专门上演自己的歌剧。
歌剧在华格纳以后便不能以同日而语,而华格纳的传奇成为了很多作曲家的沉重包袱。但理查德·施特劳斯却能成功吸收华格纳的概念,发展出令人惊异的新方向。他先以极富争议性的《莎乐美》声名大噪,既而以灰暗的《厄勒克特拉》把和声推到极限。但此后施特劳斯来了个大转向,把华格纳的风格混合莫扎特的风格和维也纳圆舞曲,炮制出了巅峰之作——《玫瑰骑士》。施特劳斯其后不断推出风格各异的歌剧作品,不少由著名诗人雨果·冯·霍夫曼斯塔尔提供辞本,直至1942年推出《随想曲》为止。20世纪值得一提的德语歌剧作曲家还包括亚历山大·冯·策姆林斯基(Alexander von Zemlinsky)、保罗·兴德米特、寇特·威尔和意大利出生的费鲁西奥·布索尼(Ferruccio Busoni)。而阿诺德·勋伯格和其弟子在歌剧方面的创新则会在现代主义一节中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