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彼特拉克《美好的年,美好的月,美好的时辰》爱情诗赏析

〔意大利〕彼特拉克《美好的年,美好的月,美好的时辰》爱情鉴赏

〔意大利〕 彼特拉克



美好的年,美好的月,美好的时辰,

美好的季节,美好的瞬间,美好的时光,

在这美丽的地方,在这宜人的村庄,

一和她的目光相遇,我只好束手就擒。

爱神的金箭射中了我的心房,

它深深地扎进了我的心里,

我尝到了这第一次爱情的滋味,

落进了痛苦却又甜蜜的情网。

一个动听的声音从我的心房

不停地呼唤着夫人的芳名,

又是叹息,又是眼泪,又是渴望;

我用最美好的感情把她颂扬,

只是为了她,不为任何别的人,

我写了这样美好的诗章。

(李国庆 王兴仁 译)



彼特拉克(1304—137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著名诗人,开始在大学读过法学,供职过宗教界,后来漫游各地,热心搜集、研究希腊、罗马古藉手抄本,对意大利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思潮的形成做出不小的贡献。他一生用意大利文和拉丁文写过叙事诗、抒情诗多种,曾两次获得桂冠诗人的荣誉。他的著名诗集《歌集》共收366首抒情诗,大多数是抒发他对一个名叫劳拉的女子的爱情

《歌集》中这第六十一首抒情诗,从内容看是写诗人初尝爱情禁果时的内心体验。诗人初见劳拉据说是在1327年的基督受难纪念日,地点是在诗人家乡的亚威农教堂,《歌集》中的第三首诗被认为是写这次见面的,诗中这样写道:“那是在这样一天,阳光在西方隐没,/仿佛它不忍目睹基督受难的情景——/这时候,夫人,我的无忧无虑的青春/却使我陷进了你的眼睛的罗网。”这第一次见面给诗人留下经久难忘的印象,劳拉成了他心目中的爱情偶像,对她的仰慕和爱恋成为他以后诗歌创作灵感的来源。

和《歌集》的第三首异曲同工,这第六十一首也是描绘诗人同劳拉初遇时的情景,抒发诗人初次爱情体验的,可以将两首诗比照参读。诗的第一节,诗人用了一连串词意相同或相近的排比词语:“美好的年,美好的月,美好的时辰,/美好的季节,美好的瞬间,美好的时光”,突出了那个相遇的美好时刻,又以同样词意相同或相近的排比词语:“在这美丽的地方,在这宜人的村庄”,指出了那个相遇的美丽地方。这个时刻之所以“美好”,这个地方之所以“美丽”、“宜人”,并将长久难忘,全都系于诗人的一次特殊的内心体验——爱情的初次萌发。“一和她的目光相遇,我只好束手就擒”,这种强烈的被吸引、被征服的感觉,正是发自诗人内心深处的爱情萌动。但是诗人自己还一时说不清楚,只能用“束手就擒”形容这种不曾体验过的感情。诗的第二节,诗人借用希腊神话中的爱神金箭故事表达了自己爱情的初次觉醒:“爱神的金箭”射中了他,而且“深深地扎进了我的心里”,明白地确认:“我尝到了第一次爱情的滋味”,这种初尝爱情的内心体验既“痛苦”又“甜密”。第三、四诗节表达诗人爱情萌发后的反应,他抗拒不住爱情的力量,在内心深处连连呼唤“她”的芳名,进而引发创作的欲望:“我用最美好的感情把她颂扬,/只是为了她,不为任何别的人,/我写下了这样美好的诗章。”全诗通过诗人和一个女子初识时的内心波动,表现了诗人的爱情觉醒以及相伴而生的复杂微妙感情,从中不难看出作为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在爱情问题上的人文主义反封建进步思想立场。

这首爱情诗虽然篇幅不长,但却真实地反映出诗人爱情觉醒从发生到发展的变化过程和诗人初次爱情心理体验的特点。诗人初遇女子的目光立刻感到“束手就擒”,这种强烈的被吸引、被征服,一时又说不清楚其内容和性质的感觉,表现出诗人爱情萌动之初的心理反应,严格说这只是爱情觉醒的序幕。诗人明确意识到爱神的金箭射入并深深扎进他的心中,这意味着诗人爱情的真正觉醒,实现了由盲目到自觉的转变。及至诗人无法抗拒爱情的冲击,连连呼唤女子的芳名进而为她写下歌颂的诗章,这标志着诗人的爱情觉醒已由发生进入到发展的过程。

诗人爱情觉醒过程中的内心体验,表现出矛盾复杂、非常微妙的特点。据说诗人的爱情偶像劳拉是一个美貌可亲、又矜持高贵难以接近的女子。面对这样一个爱情女神,诗人的感情很矛盾,一方面无法抗拒她的魅力,一方面又难于和她接近,这就是为什么在诗人第一次尝到爱情滋味的时候,内心里却感到既“痛苦”又“甜蜜”,在连连呼唤这女子芳名的时候,却“又是叹息,又是眼泪,又是渴望”的原因。这种矛盾、复杂、微妙的感情,对于经历过爱情冲击的人来说,也许具有一定程度的代表性,但要符合诗人自身爱情体验的特点,这种特点在诗人的其它爱情诗中亦有表现,如同样是写这个女子的目光的:“这光芒赐给严冬以冰雪的原野,/又给大地披上绿装,这就是它带给我的/第一次心乱如麻的激动的时光:/这两道神奇的光芒/给我的复杂感受能否说清?/纵使倾尽人间语汇也难想象。”(《歌集》第七十二首)又如“你变化莫测的眼神啊,/决定了我心中的欢乐和悲怆。”(同上)

这首爱情诗连同以下两首,都是采用十四行诗体(又译“商籁体”)。这种诗体形式比较固定,格律比较整齐。十四行指诗行而言,一般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八行,后六行,或前四、四行,后三、三行;韵脚组成是ABBA ABBA CDECDE,或是ABBA ABBA CDC CDC,本诗采用前一种诗行,后一种韵脚。十四行诗体源于意大利,到了彼特拉克手里已臻成熟,他的十四行诗作对这类诗歌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