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苏〕屠格涅夫《致尼·霍》爱情诗赏析

〔俄—苏〕屠格涅夫《致尼·霍》爱情鉴赏

〔俄—苏〕 屠格涅夫



睡去大地的上空,

浅白的云间飘游着月亮。

那神奇的月亮,

从高空摇荡着海浪。

我心灵的海,

也把你当成它的月亮;

——它也在欢乐和痛苦中,

为你摇荡。

我的心灵充满郁郁爱情,

和依稀想象。

我的心情沉重,

可你就像那月亮,不慌不忙。

(李延龄 译)



屠格涅夫(1818—1883)是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1818年11月9日生于奥廖尔省一贵族家庭。1833年入莫斯科大学语文系,次年转入彼得堡大学哲学系语文专业。1838年赴柏林进修哲学、拉丁语与希腊语,与巴枯宁相识。回国后结识了别林斯基,对他的思想发展具有重大影响。1847年侨居法国,在巴黎亲眼看到了1848年的革命。1847年起为《现代人》杂志撰稿。1850年回到俄国,与涅克拉索夫接近。因在对被农奴制改革的态度上有分歧,1860年与《现代人》公开决裂。1871年再次侨居巴黎,直至逝世。屠格涅夫的全部作品几乎成为19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俄国社会生活的编年史。他的作品语言简洁、朴素、细腻清新,他笔下的俄罗斯自然景色优美多姿。他以深厚的人道主义感情刻画了俄国农民的民族特征,展示了他们的高贵品质。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猎人笔记》,中篇小说《阿霞》、《初恋》、《春潮》,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等。

屠格涅夫青年时期具有一种很强烈的诗人气质。他温存、善良、富有同情心,同时又多愁善感,喜好沉思。他的母亲——一个暴戾的女庄园主,在他面前甚至也会变得温柔起来,还戏谑地称他为“我的女儿”、“我的珍妮”。

《致尼·霍》这首小诗写于1840年春天。当时,22岁的屠格涅夫旅行来到了意大利的罗马。在罗马,他结识了俄国退伍骠骑兵上校霍夫林一家,霍夫林正带着妻子和女儿们漫游意大利。霍夫林的大女儿,17岁的亚历克桑德拉·霍夫琳娜美丽迷人、活泼、机灵,年轻的屠格涅夫一下子就爱上了她。霍夫林家经常是宾客满堂,霍夫琳娜对谁都是一样的热情友好,落落大方,看不出对谁有特别的偏爱。实际上姑娘已经暗暗地爱上了屠格涅夫的朋友斯坦凯维奇,两人在一起的时间要更长一些。而对霍夫琳娜一见钟情的却不是屠格涅夫一个人,年轻人都争着向她献殷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屠格涅夫写下了《致尼·霍》这首小诗。

这首小诗一共分三小节。第一小节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皎洁的月亮在淡淡的云朵间飘游,那云海就像大海一样,那忽而隐没忽而出现的月亮,也像在大海的波浪中一样忽上忽下,显得越发自在从容。

如果没有第二小节,上面的只是一幅普通的自然景象,没有什么意义。可是有了第二小节,作者把自己心灵的海,比作了天上的云海,把自己心上的姑娘,比作了那云海中的月亮,这样一来,第一小节的自然景象一下子就活了起来,变成了一种感人的意境。天上的景象与诗人心中的情境融为一体了。云海重重叠叠、有欢乐、有痛苦,却都是为了心爱的姑娘。

诗的第三小节诗人对自己的心情说得就相当坦诚了:“我的心灵充满郁郁爱情,和依稀想象。/我的心情沉重,”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心爱的姑娘像那云海中的月亮,悠闲自在,不慌不忙。热烈的爱情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心情自然是沉重的了。

这首小诗自然朴实,意境清新,显示了年轻诗人敏锐的艺术感觉。可以这样设想一下,当诗人心爱的姑娘并不格外垂青于诗人的时候,诗人一定很惆怅、很孤独。他或许伫立于窗前,或许徘徊于庭院,总之,他看见了天上云海中的月亮。于是触景生情,他想到这皎洁的月亮,这不冷不热的月亮不正像他所热爱的姑娘吗?于是诗人的灵感迅即捕捉到云海中的月亮这一意象,随即把这一意象点染成恰恰能表现自己内在情感的浓郁的意境。诗人的那种对姑娘的又爱又怨的心情那样强烈地流露出来了,姑娘的那种不冷不热的态度那样维妙维肖地活画出来了,真真的韵味十足,越琢磨越有味道,简直要叫人发出会心的微笑。

就艺术手法上讲,这首诗前两小节是通过象征手法构成一个浓郁的意境,先描绘自然景物本体,后点出象征的意义,使自然景物与人的心情融合成一体。最后一小节是直抒胸臆的手法,这种直抒胸臆的手法仍然是在前两小节象征手法的基础之上,因此,仍然是含蓄的。

人们都说初恋是令人难忘的,看来,对屠格涅夫也是这样。这段对霍夫琳娜爱恋的时光,在屠格涅夫的记忆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以至20年后当屠格涅夫动手写作《贵族之家》时又想起了当年的景象。在这部长篇小说中,潘辛对丽莎·卡里金娜说道:“昨晚上我写了一首新的罗曼斯;词也是我自己填的。你要不要我唱给您听?”他唱了,用钢琴给自己伴奏。这首新的罗曼斯的全部歌词正是这首《致尼·霍》,这真是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