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赵超构
赵超构也是《新民报》里的一个了不起的头面人物,他是《新民报》的主笔,也是毛泽东的朋友,他与毛泽东最早相识于延安。
晚年的赵超构
那是1944年5月间的事情。当时,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华,美国方面急于要掌握中共的一些情况,从而根据盟军的力量来制定美国的对华政策。在美国大使馆的再三要求下,华莱士说服了蒋介石,迫于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压力,国民党勉强同意了美国大使馆要求派遣军事观察小组和记者团访问延安的要求。这个新闻代表团由中外记者十多人组成,带队的是陈铭德的小舅子,邓季惺的亲弟弟,国民党中宣部秘书邓友德。而《新民报》方面派出的记者是《新民报》主笔赵超构。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上,记者团的每一位都意外地收到了一张浅红色的、朴素大方的请柬,毛泽东邀请所有记者于当天下午到大礼堂聚会。大家在下午4点左右的时候就来到了聚会的场所,大约过了几分钟的光景,毛泽东和周恩来一前一后来到了大家的面前。周恩来将大家一一介绍给毛泽东,毛泽东和大家亲切地握手、交谈。
赵超构这样描写当时的毛泽东:
身材颀长,并不奇伟。一套毛呢制服,显见已是陈旧的了。领扣是照例没有扣的,一如他的照相画像那样露着衬衣,眼睛盯着介绍人,好像在极力听取对方的姓名。
谈话时,依然是满口的湖南口音,不知道是否因为工作紧张的缘故,显露疲乏的样子,在谈话中简直未见笑颜。然而,态度儒雅,音节清楚,词令的安排恰当而有条理。我们依次听下去,从头至尾是理论的说明,却不是煽动性的演说。
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先生。
接着,赵超构对毛泽东又进行了近距离的观察,对毛泽东的肖像进行了细致的刻画:
……浓厚的头发,微胖的脸庞,并不是行动家的模样,然而广阔的额部和那个隆起而端正的鼻梁,却露出了贵族的气概,一双眼睛老是向前凝视,显得这个人的思虑是很深的。
吃过晚饭之后,毛泽东又请大家在大礼堂看了四出京剧。赵超构恰好坐在毛泽东的右侧,毛泽东和赵超构很自然地进行了朋友式的交谈。当时张恨水的小说非常流行也非常有名,毛泽东也读过张恨水的一些作品,于是两个人的话题首先就从张恨水聊起。
赵超构问:“张恨水写的《水浒新传》您看了吗?”
毛泽东说:“这本《水浒新传》写得很好,等于在鼓舞大家抗日。”
后来赵超构还专门采访了毛泽东。赵超构在延安一共待了四十三天,返回重庆的第五天,他撰写的长篇通讯《延安一月》就在重庆的《新民报》上开始连载。由于蒋介石多年对新闻、文化的封锁,延安这个西部的边塞小城的确是令人感到陌生的、神秘的。赵超构凭着记者敏锐的眼光、凭着记者公正的笔触,全方位地描绘了延安的一切,有毛泽东的访问记、朱德将军的招待会、民众大会、边区货币、标准化生活、干部政策、文艺座谈会、秧歌大会、作家生活、鲁迅艺术学院等;而文章对边区的文化艺术工作倾注了更多的笔墨,描写了延安的剧院、边区文协、端午节访问丁玲、延安文艺群像、文艺政策等;此外,还详细介绍了延安大学、边区教育、《解放日报》、医药卫生、陕北的巫神、土地政策、劳动英雄、二流子、边区财政、民主方式的党治、领导作风……
虽然经过了七八年的抗战,蒋介石对共产党的看法、对待共产党的政策没有丝毫的改变,但是陈铭德和邓季惺对共产党的看法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否则,在国民党占绝对统治地位的重庆,陈铭德敢在《新民报》上发表《延安一月》这样的文章,是绝对不可能的。这是陈铭德的胆量和魄力。后来,毛泽东曾经和夏衍说:“我看过《延安一月》,能在重庆这个地方发表这样的文章,作者的胆识是可贵的。”
一年之后,也就是1945年8月底的一天,毛泽东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邀请赵超构到八路军办事处聚谈。上午9点,赵超构如约而至,赵超构一见面就关切地对毛泽东说:“你这次来重庆,许多人都替你的安全担心。”毛泽东轻松地说:“蒋介石这个人,大家都是清楚的,但是这一次来重庆,也是经过研究分析的,有准备的。”
接着毛泽东和赵超构谈起了当前的形势,毛泽东说:“如果没有美国人帮蒋介石运兵运枪炮,大片的‘沦陷区’是会由人民收复的,因为‘八路军就在城门口’。”
赵超构领会地点点头。
毛泽东突然想起了赵超构的《延安一月》,微笑着说:“看到你写的《延安一月》了,我看你是个自由主义者。”
赵超构笑了,毛泽东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