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湘《贵州飞云洞题壁》抒发物是人非,年岁不与的感慨

贵州飞云洞题壁·宋湘

我与青山是旧游,青山能识旧人否?
一般九月秋红叶,两个三年客白头。
天上紫霞原幻相,路边泉水亦清流。
无心出岫凭谁语,僧自撞钟风满楼。

飞云洞在贵州省黄平县城东二十里东坡山,以千姿百态的石壁著称。清嘉庆18年(1813),宋湘外任云南曲靖府知府,19年重游贵州飞云洞,诗即作于此时。诗中抒发了作者重游时的物是人非,年岁不与的感慨,表达了返身自然的愿望和缺少知音的孤独感。

诗的开头与他的《入洞庭》诗相似,“皆用复字,句法相似,尤为超拔”(冯振《诗词作法举隅·诗词杂话》),宋湘好用此法,集中相似者还有《游君山》等。在本诗中,这种不避重复、纯以神行的好处是使“我与青山之间的关系显得十分紧密,使这两句的意思集中在我与青山的关系上,毫无枝节旁鹜。首句是我的陈述,也即是对“我与青山关系如何”这个问题的回答。这一句中,我是主,山是宾。次句是个问句,要青山来回答,宾主关系对换。这样宾和主就形成了对照关系,并引出了下文的宾之所见、宾(客)之所感。颔联分写青山与我。这个重来的游客他所看到的是和过去一样的九月红叶,一样的秋山景象。在青山的不变面前,游客的变表现得非常明显,距前次来此,时间只隔六年(作者自注:“戊辰秋,典黔试游此。”戊辰即1808年),但客已经白头了。这里,诗人突出了色彩的变与不变,不变的是青山和红叶,变的是人的头发,前次黑,此次白。这一变化的原因诗中没有交待,但感慨已尽寓其中了。诗人这六年来的肉体和精神上的感受全让这无声的画面来表述。

在这黑头到白头的变化中,在这物是人非的对照下,诗人的心灵也疲惫了。因此此番游览飞云洞,他不再为飞云洞的奇观而兴奋激动,就在这首题飞云洞壁的诗里,也懒得把飞云洞的特色写出来。前两联中写的青山、红叶,毫无地点特征,颈联所选择入诗的,显然也不是飞云洞才有的景观。“紫霞”这一物象似乎可以看作石壁奇景的一个比喻,或者说石壁为天上紫云幻化而来,但如果注意到它与泉水相对,又是特地强调了“天上”“路边”,就可以发现,“紫霞”“泉水”很可能是两个带隐喻性质的意象。天上紫霞,传统理解为祥瑞,喻显贵,而泉水,如果在深山,即与隐逸有关。诗人有意说它是“路边泉水”(在青山大环境里),看起来他是有意要把显贵和平凡相对,从而表达他对显贵的看穿和对平凡的亲近。有了五六句所写的景中之理,跟着也就有了第七句所言的想法。“无心出岫”语出陶渊明《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中国古人用典故或截用前人诗文词句,往往要把典故和词句的意义背景一起带进来,所以这里他要表示的除了欣赏云一般的“无心”、任应自然外,很可能也有倦游思归之意。“凭谁语”表示了他的孤独。诗人欲甘淡泊,倦于宦游,希望有同道能交交心,而此时他为官边陲,四顾茫然。他无法与人交谈,甚至也无人知道他的孤寂。山间长风掠掠,吹拂着他飘潇的白发,寺庙的钟声依旧在山间回响,“自”字又一次强化了相对于变化中的我而言的外物的不变性。诗在这里运用了以景代言的手法作结,这种手法的妙处常在造成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效果,尤其适用于感慨。辛弃疾说当人不愿意再言愁的时候,用“却道天凉好个秋”来代替。以写景作为抒情诗结尾的写法用的正是这种传情方式。陈与义词“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辛弃疾词“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等,都是用此法。钟声和风满楼在古典诗歌中常与感慨相伴。如唐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曰:“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谭元春《舟闻》曰:“远钟渡水如将湿,来到身边天已秋。”等,均可见两者关系。“风满楼”语出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山雨欲来风满楼”。不过这里没有许浑那种类似于末世忧患一般的意识,而倒有点像韦庄《鹊踏枝》中所写的“独立小桥风满袖”,诗中的人物是个有万千感慨却又凭栏不语的人,他的感慨是难以名状的,综合性的,而不像许浑较明显的是忧世。

题洞壁之诗而不粘着于洞景,却又与游洞有关,这大概也是宋湘此诗的“超拔”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