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贾笃岐 【本书体例】
【原文】:
载驰载驱(1),归唁卫侯(2)。驰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3),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4),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5)。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6)。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稚且狂!
我行其野,芄芄其麦(7)。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鉴赏】:
这首诗相传作者为许穆夫人,她堪称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位女爱国诗人,也是世界史上最早的一位女诗人。她是春秋时代卫国卫宣姜的女儿,许国国君穆公的妻子,故称许穆夫人。《诗序》说:“《载驰》,许穆夫人作也。闵其宗国颠覆,自伤不能救也……思归唁其兄,又义不得,故赋是诗也。”此说符合事实。这首诗的本事在《左传·闵公二年》有所记载:“冬十二月,狄人越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哉?’及狄人战于荥泽,卫师败绩,遂灭卫。立戴公,以庐于漕。许穆夫人赋《载驰》。齐侯使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漕。”记载揭示出在狄人的残踏下,卫国的破灭,许穆夫人的爱国及齐国出师救卫的梗概。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大约在狄灭卫的第二年(公元前659年)春夏之交,即许穆夫人返回漕邑期间。这时许穆夫人的哥哥毁继戴公之后,做了卫国的国君,也就是卫文公。许穆夫人听说自己的祖国被狄灭亡,非常痛心,很想亲自到卫国来慰问,并去向大国求救。当她的想法遭到许国君臣的非议,计划不能实现的时候,写了《载驰》一诗来抒发自己的忧郁之情,表现了她的卓识远见、爱国热情以及坚强的性格。这首悲愤动人的爱国主义诗作,在当时广为传诵。
《载驰》以“载驰载驱,归唁卫侯”发端,把读者引入了那个战祸频仍的动荡年代。马车急驰,尘土飞扬,许穆夫人心急如焚,她的行为是何等大胆,关心卫国的心情又是何等急切!“驱马悠悠,言至于漕”,既写道路的遥远,亦透露出诗人心中的悲恸、忧思。终于,漕邑隐隐在望,正当女诗人高兴激动之际,许国大夫赶来传达君命,不准许穆夫人返漕吊国:“大夫跋涉,我心则忧。”事情的陡然变化,女诗人怎能不充满忧愤?
第二章埋怨许国君臣不支持自己的行动,对许国大夫的阻扰作了正面回答。古代礼制,国君的夫人父母在则归宁。在《周南·葛覃》中所赋:“言告师氏,言告言归。”“归宁父母”就可以说明这一点。《礼·杂记》中载:“妇女非三年之丧不踰封,如三年之丧则君夫人归。”许穆夫人的归卫,距懿公的死已有半年,已经过了奔丧的时期,因之不合礼法。况且当时卫国处于兵马倥偬之际,在漕地暂时安住下来,不要说以礼接待,即使安全也无法保障。难怪许国的君臣都反对她归卫。在这种情况下,许穆夫人吊死慰生,忧心如焚,为了拯救祖国的危亡,将个人的安危完全置之度外,她坚定地表示:“既不我嘉,不能旋返。”“既不我嘉,不能旋济。”在语气转折中,把许穆夫人不屈于君命、非返卫不可的决心表现得异常突出。这一章,在抒情中引入人物语言,运用排比句式,将人物内心斗争的结果推涌而出,更显示出许穆夫人的胆识和气魄。
许穆夫人对卫国的热爱,不仅表现在思想上,而且表现在行动上。第三章,写受阻的车马又奔跑了起来。诗人尽管焦虑的心中又添了许多忧愤“陟彼阿丘,言采其蝱”。但她仍然坚信“女子善怀,亦各有行”。女子虽然多愁善感,但也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她许穆夫人的忧愤,完全是许国君臣的阻挠引起的。她对许卫两国大夫们碌碌无能,不能拯救卫国的危亡,既愤慨,又蔑视,讽刺他们“许人尤之,众稚且狂”。那些人的反对既幼稚又愚妄。其见识、其胆略超过了许卫两国的大夫们。全诗的情绪至此推向了高潮。
末章,写许穆夫人的车马终于进入了漕邑的原野。“我行其野”二句,以轻松的笔调、舒缓的语气,写出了女诗人心头的喜悦和欢快。为了拯救卫国的危亡,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她心中萌生:去向大国求救,但谁能靠得住呢?”控于大邦,谁因谁极。”许国弱小,许国的大夫君子,既不能帮忙,反而会给自己妄加罪过,因之求别人想办法,还不如自己去做。因此结尾处大声呼告:“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这是一位爱国妇女发自内心的热切呼声,是决心将祖国从危亡中拯救出来的誓言。从中亦可看出她的远见卓识和坚强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