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塾 诗经鉴赏

诗经《荡之什》译文与赏析

荡之什

荡之什

荡之什,包括荡、抑、桑柔、云汉、崧高、烝民、韩奕、江汉、常武、瞻卬(yǎnɡ)、召旻(mín)11首。该组主要反映西周末宣王、厉王和幽王时期的史实。其中有5篇,记述宣王为中兴周王室所作的最后努力,其余6首,描写周厉王刚愎自用、败坏纪纲,周幽王宠幸褒姒,斥逐贤良,倒行逆施,致使天灾人祸频发。

【原文】

荡荡(1)上帝,下民之辟(2)。疾威上帝,其命多辟。

天生烝民,其命匪谌(3)。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文王曰咨,咨汝殷商。曾是彊御?曾是掊克(4)?

曾是在位?曾是在服?天降滔德,女兴是力。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而秉义类,彊御多怼(5)。

流言以对,寇攘式内。侯作侯祝,靡届靡究。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女炰烋(6)于中国。敛怨以为德。

不明尔德,时无背无侧。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天不湎(7)尔以酒,不义从式。

既衍尔止。靡明靡晦。式号式呼。俾昼作夜。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如蜩如螗(8),如沸如羹(9)。

小大近丧,人尚乎由行。内奰(10)于中国,覃(11)及鬼方。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

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曾是莫听,大命以倾。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

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注释】

(1)荡荡:放荡不守法制的样子。

(2)辟(bì):君王。

(3)谌(chén):诚信。

(4)掊(póu)克:聚敛,搜括。

(5)怼(duì):怨恨。

(6)炰烋(páo xiào):同“咆哮”。

(7)湎(miǎn):沉湎,沉迷。

(8)蜩(tiáo):蝉。螗:又叫蝘,一种蝉。

(9)羹:热汤。

(10)奰(bì):愤怒。

(11)覃:延及。

【译文】

上帝骄纵又放荡,他是下民的君王。上帝贪心又暴虐,政令邪僻太反常。

上天生养众百姓,政令无信尽撒谎。万事开头讲得好,但却少有好收场。

文王开口长声叹,叹你殷商末代王!多少凶暴与强横,敲骨吸髓又贪赃,

窃据高位享厚禄,有权有势太猖狂。天降这些不法臣,助长国王逞强梁。

文王开口长声叹,叹你殷商末代王!你任善良以职位,凶暴奸臣心怏怏。

面进谗言来诽谤,强横窃据朝廷上。诅咒贤臣害忠良,没完没了造祸殃。

文王开口长声叹,叹你殷商末代王!跋扈天下太狂妄,竟把恶人当忠良。

知人之明你没有,不知叛臣结朋党。知人之明你没有,不知公卿谁能当。

文王开口长声叹,叹你殷商末代王!上天未让你酗酒。也未让你用匪帮。

礼节举止全不顾,没日没夜灌黄汤。狂呼乱叫不像样,日夜颠倒政事荒。

文王开口长声叹,叹你殷商末代王!百姓悲叹如蝉鸣,恰如落进沸水汤。

大小事儿都不济,你却依旧老模样。全国人民怒气生,怒火蔓延到远方。

文王开口长声叹,叹你殷商末代王!不是上帝心不好,是你不守旧规章。

虽然身边没老臣,还有成法可依傍。这样不听人劝告,命将转移国将亡。

文王开口长声叹,叹你殷商末代王!古人有话不可忘:大树拔倒根出土,

枝叶虽然暂不伤,树根已坏难久长。殷商镜子并不远,夏桀王朝早灭亡。

【解析】

《荡》诗是一首托古讽今之作。诗人借文王斥责纣王来讽刺周厉王暴虐无道,暗示周王朝将要重蹈覆辙。第一章以后各章,都是假托上帝之名,讽刺周厉王法纪废弛,暴虐无道,不能保有善性。第二章诗人借文王斥责纣王重用无德之人,鞭挞周厉王。第三章在第二章明斥纣王暗责厉王重用贪暴之臣后,指出这样做的恶果必然是贤良遭摒,祸乱横生。第四章刺王刚愎自用,内无美德,外无良臣,必将招致亡国之难。第五章刺王沉湎于饮酒作乐。第六章痛陈前面所说纣王各种败德的行为,借古喻今。第七章作者对殷纣王的错误作总结。最后一章,借谚语“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告诫周历王应亡羊补牢,不要大祸临头还浑然不觉。而这些厉王都不会听取。诗的末两句“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实际上是语重心长地提醒周厉王应当吸取殷纣亡国的教训,语意深长,振聋发聩。

【原文】

抑抑(1)威仪,维德之隅。人亦有言:靡哲不愚。

庶人之愚,亦职维疾。哲人之愚,亦维斯戾(2)。



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訏谟(3)定命,远犹辰告。敬慎威仪,维民之则。



其在于今,兴迷乱于政。颠覆厥德,荒湛(4)于酒。

女虽湛乐从,弗念厥绍。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



肆皇天弗尚,如彼泉流,无沦胥(5)以亡。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维民之章。

修尔车马,弓矢戎兵,用戒戎作,用逷(6)蛮方。



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

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

白圭之玷(7),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无易由言,无曰苟矣,莫扪(8)朕舌。言不可逝矣。

无言不仇,无德不报。惠于朋友,庶民小子。子孙绳绳,万民靡不承。



视尔友君子,辑柔尔颜,不遐有愆(9)。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无曰不显,莫予云觏。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10)可射思!



辟尔为德,俾臧俾嘉。淑慎尔止,不愆于仪。不僭(11)不贼,鲜不为则。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彼童而角,实虹(12)小子。



荏染柔木,言缗(13)之丝。温温恭人,维德之基。

其维哲人,告之话言,顺德之行。其维愚人,覆谓我僭。民各有心。



于乎小子,未知臧否。匪手携之,言示之事。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借曰未知,亦既抱子。民之靡盈,谁夙知而莫成?



昊天孔昭,我生靡乐。视尔梦梦,我心惨惨。

诲尔谆谆,听我藐藐(14)。匪用为教,覆用为虐(15)。借曰未知,亦聿既耄(16)。



于乎,小子,告尔旧止。听用我谋,庶无大悔。

天方艰难,曰丧厥国。取譬不远,昊天不忒(17)。回遹(18)其德,俾民大棘(19)。

【注释】

(1)抑抑:慎密。

(2)戾:乖谬。

(3)訏(xū)谟:大谋。

(4)湛,同“耽”。

(5)沦胥:相率,沉没。

(6)逷(tì):通“剔”,治服。

(7)玷:玉上的小斑点。

(8)扪:按住。

(9)愆(qiān):过错。

(10)矧(shěn):况且。

(11)僭(jiàn):超越本分。

(12)虹:同“讧”,溃乱。

(13)缗(mín):给乐器安上弦。

(14)藐藐:轻视的样子。

(15)虐:“谑”的假借,戏谑。

(16)耄:老。

(17)忒(tè):偏差。

(18)回遹(yù):邪僻。

(19)棘:通“急”。

【译文】

仪表堂堂礼彬彬,为人品德很端正。古人有句老俗话:“智者有时也愚笨。”

常人如果不聪明,那是自身有毛病。智者如果不聪明,那就反常令人惊。

有了贤人国强盛,四方诸侯来归诚。君子德行正又直,诸侯顺从庆升平。

建国大计定方针,长远国策告群臣。举止行为要谨慎,人民以此为标准。

如今天下乱纷纷,国政混乱不堪言。你的德行已败坏,沉湎酒色醉醺醺。

只知吃喝和玩乐,继承帝业不关心。先王治道不广求,怎能明法利众民。

皇天不肯来保佑,好比泉水空自流,君臣相率一齐休。

起早睡晚难入眠,里外洒扫除尘垢,为民表率要带头。

整治你的车和马,弓箭武器认真修,防备一旦战事起,征服国外众蛮酋。

安定你的老百姓,谨守法度莫任性。以防祸事突然生。

说话开口要谨慎,行为举止要端正,处处温和又可敬。

白玉上面有污点,尚可琢磨除干净;开口说话出毛病,想要挽回却不成。

不要随口把话吐,莫道说话可马虎,没人把我舌头捂。一言既出难弥补。

没有出言无反应,施德总能得福禄。朋友群臣要爱护,百姓子弟多安抚。

子子孙孙要谨慎,人民没有不顺服。

看你招待那贵族,和颜悦色笑盈盈,小心过失莫发生。

看你独自处室内,做事无愧于神明。休道室内光线暗,没人能把我看清。

神明来去难预测,不知何时忽降临,怎可厌倦自遭惩。

修明德行养情操,使它高尚更美好。举止谨慎行为美,仪容端正有礼貌。

不犯过错不害人,很少不被人仿效。人家送我一篮桃,我以李子来相报。

胡说羊羔头生角,实是乱你周王朝。

又坚又韧好木料,制作琴瑟丝弦调。温和谨慎老好人,根基深厚品德高。

如果你是明智人,古代名言来忠告,马上实行当作宝。

如果你是糊涂虫,反说我错不讨好,人心各异难诱导。

可叹少爷太年轻,不知好歹与重轻。非但与你互谈心,也曾教你办事情。

非但当面教导你,还拎你耳要你听。假使说你不懂事,也已抱子有儿婴。

人们虽然有缺点,谁会早慧却晚成?

苍天在上最明白,我这一生没愉快。看你糊涂不清醒,我心烦闷又悲哀。

反复耐心教导你,你既不听也不睬。不知教你为你好,反当笑话来编排。

若说你还不懂事,可你年岁近半百。

叹你少爷年幼王,听我告你旧典章,你若听用我主张,不致大错太荒唐。

上天正把灾难降,只怕国家要灭亡。让我就近打比方,上天赏罚不冤枉。

如果邪僻性不改,黎民百姓要遭殃。

【解析】

这是周王朝一位臣工劝告、讽刺周王的诗,诗歌虽然没有直接批评某王,但却形象地反映了西周末年统治者的腐朽无能和处于崩溃边缘的社会现实。诗人叙说贤人身处于乱世只能假装糊涂才能生存,统治者不重用贤臣,只知饮酒作乐,祖先的规章都被抛弃。统治者要为民表率,勤修内政,防止外患。五、六两章诗人反复重申统治者言行的重要性,告诫统治者要谨言慎行。七、八、九三章诗人重点强调要以德治天下,从善如流,善待百姓臣工,敬事鬼神。后几章诗人告诫周王要实行先王礼法,敬天修德,不可狂傲无知。否则,国家和人民将蒙受患难。本篇同时也是一座成语的宝库,“夙兴夜寐”、“白圭之玷”、“舌不可扪”、“投桃报李”、“耳提面命”、“谆谆告诫”等成语,都出自于本篇。

桑柔

【原文】

菀(1)彼桑柔,其下侯旬,捋采其刘(2),瘼(3)此下民。

不殄心忧,仓兄(4)填兮。倬彼昊天,宁不我矜?



四牡骙骙,旟旐有翩。乱生不夷,靡国不泯。

民靡有黎,具祸以烬。于乎有哀,国步斯频。



国步蔑资,天不我将。靡所止疑,云徂何往?

君子实维,秉心无竞。谁生厉阶,至今为梗?



忧心殷殷,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5)怒。

自西徂东,靡所定处。多我觏(6)痻,孔棘我圉(7)。



为谋为毖(8),乱况斯削。告尔忧恤,诲尔序爵。

谁能执热,逝不以濯?其何能淑,载胥及溺。



如彼溯风,亦孔之僾(9)。民有肃心,荓(10)云不逮。

好是稼穑,力民代食。稼穑维宝,代食维好?



天降丧乱,灭我立王。降此蟊贼,稼穑卒痒(11)。

哀恫中国,具赘(12)卒荒。靡有旅力,以念穹苍。



维此惠君,民人所瞻。秉心宣犹,考慎其相。

维彼不顺,自独俾臧。自有肺肠,俾民卒狂。



瞻彼中林,甡甡(13)其鹿。朋友已谮(14),不胥以穀。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维此圣人,瞻言百里。维彼愚人,覆狂以喜。匪言不能,胡斯畏忌?



维此良人,弗求弗迪。维彼忍心,是顾是复。民之贪乱,宁为荼毒。

大风有隧,有空大谷。维此良人,作为式穀。维彼不顺,征以中垢(15)。



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听言则对,诵言如醉。匪用其良,复俾(16)我悖。

嗟尔朋友,予岂不知而作。如彼飞虫,时亦弋(17)获。既之阴女,反予来赫。



民之罔极,职凉善背。为民不利,如云不克。民之回遹(18),职竞用力。

民之未戾,职盗为寇。凉曰不可,覆背善詈(19)。虽曰匪予,既作尔歌!

【注释】

(1)菀(wǎn):茂盛的样子。

(2)刘:剥落稀疏,句意谓桑叶被采后,稀疏无叶。

(3)瘼:病、害。

(4)仓兄(chuànɡ huànɡ):同“怆怳”。

(5)僤:光明。

(6)觏:见。

(7)圉(yù):边疆。

(8)毖:谨慎。

(9)僾:呼吸不畅的样子。

(10)荓(pīnɡ):使。

(11)痒:病。

(12)赘:通“缀”,连属。

(13)甡(shēn)甡:同“莘莘”,众多的样子。

(14)谮:通“僭”,相欺而不相信任。

(15)中垢:指宫廷秽闻。

(16)俾:通“睥”,斜视。

(17)弋:用丝绳系在箭上射鸟。

(18)回遹(yù):邪僻。

(19)詈(lì):骂。

【译文】

茂密柔嫩青青桑,下有浓荫好地方。桑叶采尽枝干秃,百姓受害难遮凉。

愁思不绝心烦忧,失意凄凉久惆怅。老天光明高在上,怎不怜悯我惊惶。

四马驾车好强壮,旌旗迎风乱飘扬。社会动乱不太平,举国不宁人心慌。

百姓受难少壮丁,如受火灾尽遭殃。长长声声心悲哀,国运艰难太动荡。

国运艰难无钱粮,老天不肯来扶将。没有归宿无处住,哪儿定居可前往?

君子总是在思索,持心不争意志强。如此祸根谁引出?至今为害把人伤。

心中忧愁真恻怆,思念故居和家乡。生不逢时我真惨,遇上老天怒气旺。

从那西边到东边,无处安身最凄凉。遭遇灾祸受苦多,外患紧急在边疆。

谨慎谋划觅良方,才能消除混乱状。告诉你要体恤人,告诉你要用贤良。

谁在解救炎热时,不用冷水来冲凉?小人治国没好事,大家受溺遭灭亡。

好像就在逆风闯,呼吸困难口难张。百姓本有肃敬心,但却无处献力量。

重视农业生产事,百姓辛苦代耕养。耕种收获国之宝,代耕之民最善良。

天降祸乱与死亡,灭我国来驱我王。生出害虫食根节,各种庄稼都遭殃。

哀痛我们国中人,连绵土地受灾荒。没有人来献力量,哪能虔诚感上苍。

顺应人心好君王,百姓爱戴都瞻仰。操心国政善谋划,考察慎选那辅相。

不顺人心坏君王,独让自己把福享。有那一副怪肺肠,让那国民都发狂。

看那丛林苍莽莽,鹿群嬉戏多欢畅。同僚朋友却相谗,没有诚心不善良。

人们也有这些话,进退两难真悲凉。

唯这圣人眼明亮,目光远大百里望。那种愚人真可笑,独自高兴太狂妄。

不是我们不能说,为何顾忌心惶惶?

唯有这人心善良,无所求取没欲望。但是那人太忍心,变化反复总无常。

百姓如今似好乱,实因恶政苦难当。

大风疾吹呼呼响,长长山谷真空旷。想这好人多善良,所作所为都高尚。

想那坏人不顺理,行为污秽真肮脏。

大风疾吹呼呼响,贪利败类有一帮。好听的话就回答,听到诤言装醉样。

贤良之士不肯用,反而视我为悖狂。

朋友你啊可嗟伤,岂不知你装模样。好比那些高飞鸟,有时被射也落网。

我已熟悉你底细,反来威吓真愚妄。

没有准则民扰攘,因你背理善欺罔。尽做不利人民事,好像还嫌不理想。

百姓要走邪僻路,因你施暴太横强。

百姓不安很恐慌,执政为盗掠夺忙。诚恳劝告不听从,背后反骂我荒唐。

虽然遭受你诽谤,终究我要作歌唱。

【解析】

这首诗相传本诗为西周末年芮良夫为讽刺周厉王及其身边的奸臣而作。全诗十六章,前八章刺厉王国政昏乱,好利而残暴,奸臣得势,人民遭殃的社会现实。后八章斥责同僚,祸国殃民,同时也是在说厉王用人不当。前八章是诗的主体,总说国家产生祸乱的原因,是由于厉王好利忘本,不恤民情,不使用贤人,以致民怨沸腾。后八章斥责同僚不以善道规范自己,缺乏远见,只知迎合君王,加速了国家的危亡,更引起人民的怨恨。诗人感叹小人当道,也是厉王的过错,作此诗是为了引以鉴戒。诗中许多用语,至今还常被引用。如“谁生厉阶,至今为梗”、“人亦有言,进退维谷”等等。

云汉

【原文】

倬(1)彼云汉,昭回于天。王曰:于乎!何辜今之人?

天降丧乱,饥馑荐(2)臻。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圭壁既卒,宁莫我听?



旱既大甚,蕴隆虫虫(3)。不殄禋祀,自郊徂宫。

上下奠瘗(4),靡神不宗。后稷不克,上帝不临。耗斁(5)下土,宁丁我躬(6)。



旱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周余黎民,靡有孑遗。昊天上帝,则不我遗(7)。胡不相畏?先祖于摧。



旱既大甚,则不可沮。赫赫炎炎,云我无所。

大命近止,靡瞻靡顾。群公先正,则不我助。父母先祖,胡宁忍予?



旱既大甚,涤涤(8)山川。旱魃(9)为虐,如惔(10)如焚。

我心惮暑,忧心如熏。群公先正,则不我闻。昊天上帝,宁俾我遁?



旱既大甚,黾勉(11)畏去。胡宁瘨我以旱?

憯不知其故。祈年孔夙,方社不莫。昊天上帝,则不我虞。



敬恭明神,宜无悔怒。旱既大甚,散无友纪。鞫(12)哉庶正,疚哉冢宰。

趣马师氏,膳夫左右。靡人不周。无不能止,瞻卬昊天,云如何里!



瞻卬昊天,有嘒(13)其星。大夫君子,昭假无赢。大命近止,无弃尔成。

何求为我。以戾庶正。瞻卬昊天,曷惠(14)其宁?

【注释】

(1)倬(zhuó):大。

(2)荐:重,再。

(3)虫虫:热气熏蒸的样子。

(4)瘗(yì):指把祭品埋在地下以祭地神。

(5)斁(dù):败坏。

(6)躬:身。

(7)遗(wèi):赠。

(8)涤涤:光秃无草木的样子。

(9)旱魃:古代传说中的旱神。

(10)惔(tán):火烧。

(11)黾(mǐn)勉:勉力为之,谓尽力事神,急于祷请。

(12)鞫(jū):穷,与“通”相对。

(13)嚖(huì):微小而众多的样子。

(14)惠:赐。

【译文】

看那银河多高远,白光闪亮旋在天。周王声声在叹息,现今人们有何罪!

老天降下丧祸乱,饥饿灾荒接连来。没有神灵不祭奠,奉献牺牲毫不吝。

礼神圭璧全用完,神灵还不听我言!旱情已非常严重,暑气郁盛大地蒸。

接连不断行祭祀,祭天处远在郊宫。祀天祭地埋祭品,天地诸神无不奉。

后稷恐怕难救民,上帝不理民受难。天灾这般害人间,大难恰恰落我身。

旱情已经非常重,想要推开没可能。整天都小心翼翼,正如头上落雷霆。

周地余下那百姓,现在几乎无所剩。渺渺苍天之上帝,竟然没有东西赐。

怎不感到忧愁惶,人死失祭祖受损。旱情已经非常重,没有办法来止住。

赤日炎炎热气腾,哪里还有遮荫处。死亡之期已临近,无暇前瞻无暇顾。

诸侯公卿众神灵,不肯显灵来佑助。父母先祖神在天,为何忍心我受苦!

旱情已经非常重,山秃河干草木枯。眼看旱魔要肆虐,遍地好像大火烧。

暑热难当我心畏,忧心忡忡如煎熬。诸侯公卿众神灵,哪管我悲痛呼号。

渺渺苍天高上帝,难道迫我要出逃!旱情已经很严重,勉力祷请求上苍。

为何害我降大旱?不知缘故费思量。祈年之礼举行早,延祭社祭也未迟。

渺渺苍天高上帝,竟然对我不肯帮。一向恭敬诸神明,不该恨我气难当。

旱情已经经很重,饥荒散乱我纪纲。各位官长智穷竭,宰相忧苦无法想。

趣马师氏齐出动,膳夫百官助祭忙。没有一人不愿济,可是不能止灾荒。

仰望苍天晴无云,怎样止旱我忧伤。仰望苍天晴无云,微光闪闪满星辰。

公卿大夫众君子,祷告上苍要虔诚。死亡之期已临近,继续祈祷不停歇。

禳旱祈雨非为我,全为安定众官心。仰望苍天默祈祷,何时才能赐安宁?

【解析】

本篇是一首写周宣王忧旱求神祈雨的诗,并抒写了他为旱灾而忧劳愁苦的心情。全诗共八章。一、二两章写周宣王在大旱之时祭神祈雨而事与愿违的悲伤心情。三、四两章写大旱的不可解除,主要表达了畏旱之情。五章写旱灾继续肆虐,周宣王只好呼天自诉。第六章周宣王叙述失望痛苦之余的扪心自省,觉得自己并无过错,为何遭此劫难?第七章叙君臣上下因忧旱而困病的情况。末章以描写周宣王勉励群臣继续虔诚祈祷祖先、上天,以求得降雨消灾来总结全篇。

崧高

【原文】

崧高(1)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2)。四国于蕃(3)。四方于宣(4)。

亹亹(5)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6)是南邦,世执其功。

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谢人(7),以作尔庸。王命召伯,彻(8)申伯土田。王命傅御,迁其私人。

申伯之功,召伯是营(9)。有俶其城,寝庙既成。既成藐藐,王锡申伯。四牡蹻蹻,钩膺濯濯(10)。

王遣申伯,路车(11)乘马。我图尔居,莫如南土。锡尔介圭(12),以作尔宝。往近王舅,南土是保。

申伯信迈(13),王饯于郿。申伯还南,谢于诚归。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疆(14)。以峙其粻(15),式遄(16)其行。

申伯番番,既入于谢。徒御啴啴(17)。周邦咸喜,戎有良翰。不显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宪。

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揉此万邦,闻于四国。吉甫作诵,其诗孔硕(18)。其风(19)肆好,以赠申伯。

【注释】

(1)崧(sōnɡ)山:崧又作“嵩”,山高而大,嵩山,五岳之一。

(2)翰:筑墙时树立两旁以障土之木柱,指骨干。

(3)蕃:即“藩”,屏障。

(4)宣:“垣”的假借,城垣。

(5)亹(wěi)亹:勤勉的样子。

(6)登:升。

(7)谢人:谢邑的人民。

(8)彻:治理。此指划定地界。

(9)营:办理。

(10)濯濯:鲜明有光泽。

(11)路车:诸侯乘坐的一种大型马车。路,同“辂”。

(12)介:大。圭:古代玉制的礼器,诸侯执此以朝见周王。

(13)信:真。迈:行。

(14)土疆:指田地的界限。

(15)峙:储备。粻(zhānɡ):粮食。

(16)遄(chuán):迅速。

(17)啴(chǎn)啴:众多的样子。

(18)孔硕:指篇幅很长。

(19)风:曲调。

【译文】

巍峨四岳是高山,高高耸立插云天。神明灵气降四岳,甫侯申伯诞人间。

申伯甫侯是好人,辅佐王室为骨干。藩国以他为屏蔽,天下以他为城垣。

申伯勤勉有能力,委以重任治南疆。分封于谢建新邑,南方诸国有榜样。

周王下令与召伯,申伯新地去丈量。申伯升为南国长,世世代代福祚享。

周王下令给申伯,要树表率于南国。依靠谢地众百姓,修筑封地建新郭。

周王下令给召伯,申伯田界重新划。周王下令给傅御,带上家臣同生活。

申伯建邑大工程,全靠召伯苦经营,城垣已经建设完。宗庙也已修筑好,

富丽堂皇新面貌。周王有物赐申伯,四马驾车真威武,佩戴装饰明晃晃。

周王赏赐给申伯,大车驷马物品多。我已谋虑你居所,不如南方最适合。

郑重赐你大玉圭,镇国之宝永不磨。尊贵王舅请前往,回到南方安邦国。

申伯出发果真行,周王郿地来饯行。申伯如今回南国,去往谢邑即启程。

周王下令给召伯,去把申伯土地定。储备粮草要足够,保证供给快驰骋。

申伯勇武有豪情,前往谢邑入新城,步卒车骑军容盛。周邦人民皆欢喜,

国有栋梁得安宁。尊贵显赫贤申伯,周王元舅封疆臣,文武双全人崇敬。

申伯德高又望重,品行端正温且恭。安抚万邦功劳大,誉满四海人称赞。

吉甫创作这首诗,篇幅既长情亦重。曲调典雅音节美,用来赠送给申伯。

【解析】

这首诗是周宣王的大臣尹吉甫赠给在王室为卿士而又出为方伯的申伯的。据传申伯是周宣王的母舅,宣王增加申伯的封地,并派召虎带领人马为他建好城邑,临行时还赠给他车马宝玉等物品。本诗主要意思是歌颂申伯辅佐周室、镇抚南方侯国的功劳。同时也写了宣王对申伯的优渥封赠及不同寻常的礼遇。

烝民

【原文】

天生烝民(1),有物有则。民之秉彝(2),好是懿德。天监有周,昭假于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

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3)。小心翼翼。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赋(4)。

王命仲山甫,式(5)是百辟,缵戎(6)祖考,王躬是保。出纳王命,王之喉舌。赋政于外,四方爰发(7)。

肃肃王命,仲山甫将(8)之。邦国若否(9),仲山甫明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人亦有言,柔则茹(10)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人亦有言,德輶(11)如毛,民鲜克(12)举之。我仪图(13)之,维仲山甫举之(14)。爱莫助之。衮职有阙(15),维仲山甫补之。

仲山甫出祖(16)。四牡业业。征夫捷捷,每怀靡及。四牡彭彭,八鸾锵锵。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

四牡骙骙(17),八鸾喈喈。仲山甫徂(18)齐,式遄其归。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19)其心。

【注释】

(1)烝民:众民。

(2)秉:禀赋,天性。彝(yí):常理。

(3)令:美。仪:仪容。色:表情。

(4)明命:国家的政令。赋:颁布、实施。

(5)式:做榜样。

(6)缵:继承。戎:你。

(7)爰:于是。发:实施。

(8)将:实施。

(9)若否(pǐ):通“臧否”,好坏。

(10)茹:吞并。

(11)輶:轻。

(12)鲜(xiǎn):少。克:能。

(13)仪图:揣度。

(14)举之:指能注重德行。

(15)衮(ɡǔn):绣龙图案的王服。职:犹“适”,即偶然。阙:缺。

(16)祖:祭路神。

(17)骙(kuí)骙:同“彭彭”。

(18)徂:往。

(19)慰:安慰。

【译文】

上天生万物,皆有其法则。人们的本性,追求真善美。

上天临视周王室,虔诚祷告以求福。上天保佑周天子,降下辅臣仲山甫。

山甫贤良具美德,温和善良作准则。仪容端庄好面色,恭敬谨慎真负责。

效法先王的遗训,勉力做事合礼节。天子选他做大臣,国家政令得实施。

周王命令仲山甫,要做诸侯的榜样。继承祖业要弘扬,辅佐天子振朝纲。

掌管周王的号令,天子喉舌责任重。发布政令告畿外,四方听命都遵从。

严肃对待王命令,山甫全力来推行。国内政事好与坏,山甫心里明如镜。

既明事理又聪慧,保全自身的节操。从早到晚不懈怠,侍奉周王献忠诚。

有句老话这样说:柔软东西吃下肚,刚硬东西往外吐。与众不同仲山甫,

柔软东西他不吃,刚硬东西偏下肚。鳏夫寡妇他不欺,如遇强暴狠打击。

有句老话这样说:德行如同毛羽轻,很少有人能高举。我细揣摩又合计,

能举起者仲山甫,别人爱他难相助。天子龙袍有破缺,独有山甫能弥补。

山甫出行祭路神,四匹公马力强劲。车载使臣匆匆行,常恐尚有不周处。

四马奔走彭彭响,八只鸾铃声锵锵。周王命令仲山甫,督修齐城赴东疆。

四匹公马蹄不停,八只鸾铃响当当。山甫急急赴齐地,早日完工赶紧回。

吉甫作歌赠穆仲,乐声和美如清风。山甫临行顾虑多,宽慰其心向东行。

【解析】

本诗主要讲周宣王委派卿士仲山甫前往齐地筑城,大臣尹吉甫作此诗以赠别。诗歌用很长的篇幅赞美仲山甫的美德和他对周王室所做的功绩。第一章叙述仲山甫应天运而生,来辅佐周王。接下去二至六章便不遗余力赞美仲山甫的德才与政绩:首先说他有德;其次说其在周王朝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再次说他明辨聪慧,明哲忠贞,忠于职守;继而说他执政刚直不阿,不畏强暴,不欺凌弱者;然后说他德高望重,关键靠自己修养,不断积累。七、八两章写仲山甫奉王命赴东方督修齐城,尹吉甫临别作诗相赠,安慰其离别之心,祝愿其能早日功成归来。

韩奕

【原文】

奕奕(1)梁山,维禹甸之,有倬(2)其道。韩侯受命,王亲命之:缵戎祖考,无废朕命。夙夜匪解,虔共(3)尔位,朕命不易。粲不庭方,以佐戎辟。



四牡奕奕,孔脩(4)且张。韩侯入觐,以其介圭,入觐于王。王锡韩侯,淑旂绥章,簟茀错衡(5),玄衮赤舄(6),钩膺镂锡,鞹鞃(7)浅幭,鞗革金厄。



韩侯出祖,出宿于屠。显父饯之,清酒百壶。其殽维何?炰鳖(8)鲜鱼。其蔌维何?维笋及蒲。其赠维何?乘马路车。笾豆有且。侯氏燕胥。



韩侯取妻,汾王之甥,蹶父之子。韩侯迎止,于蹶之里。百两彭彭,八鸾锵锵,不显其光。诸娣从之(9),祁祁如云。韩侯顾之,烂(10)其盈门。



蹶父孔武(11),靡国不到。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孔乐韩土,川泽訏訏(12),鲂鱮甫甫,麀鹿噳噳(13),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庆既令居,韩姞燕誉。



溥彼韩城,燕师所完。以先祖受命,因时百蛮。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14)受北国,因以其伯。实墉实壑,实亩实藉。献其貔皮(15),赤豹黄罴。

【注释】

(1)奕奕:高大的样子。

(2)倬(zhuó):长远。

(3)虔共(ɡōnɡ):敬诚恭谨。共,通“恭”。

(4)孔脩:很长。

(5)簟茀:竹编车篷。错衡:饰有交错花纹的车前横木。

(6)玄衮:黑色龙袍,周朝王公贵族的礼服。赤舄(xì):红鞋子。

(7)鞹鞃(kuò hónɡ):包皮革的车轼横木。

(8)炰(páo)鳖:烹煮鳖肉。

(9)诸娣从之:娣,女弟,即妹。周代婚制,诸侯嫡长女出嫁,诸妹诸侄随从出嫁为妾媵。

(10)烂:光彩明耀。

(11)孔武:很勇武。

(12)訏(xū)訏:广大的样子。

(13)麀(yōu):母鹿。噳(yǔ)噳:鹿多群聚貌。

(14)奄:完全。

(15)貔(pí):一种猛兽名。

【译文】

巍巍梁山多高峻,大禹曾经来治理,交通大道开辟成。韩侯来京受册命,

周王亲自来宣布:继承你的先祖业,切莫辜负帝王令。日日夜夜不懈怠,

在职谦恭又谨慎,册命自然不变更。整治不朝诸方国,辅佐君王显才能。

四匹公马高且壮,体态雄壮又修长。韩侯入朝拜天子,手持介圭到殿堂,

恭行觐礼拜周王。周王赏赐给韩侯,蛟龙日月旗漂亮;竹篷车子雕纹章,

黑色龙袍红色鞋,马饰繁缨金铃装;车轼蒙的是虎皮,辔头挽具闪金光。

韩侯祖祭出发行,首先住宿在杜陵。显父设宴来饯行,备酒百壶甜又清。

用的酒肴是什么?炖鳖蒸鱼味鲜新。用的蔬菜是什么?嫩笋嫩蒲香喷喷。

赠的礼物是什么?四马大车好威风。盘盘碗碗摆满桌,侯爷吃得喜盈盈。

韩侯娶妻办喜事,大王外甥作新娘,蹶父长女嫁新郎。韩侯出发去迎亲,

来到蹶地的里巷。百辆车队闹攘攘,串串銮铃响叮当,婚礼显耀好荣光。

众多姑娘作陪嫁,犹如云霞铺天上。韩侯行过曲顾礼,满门光彩真辉煌。

蹶父强健很勇武,足迹踏遍万方土。他为女儿找婆家,找到韩国最满意。

身在韩地很愉悦,川泽遍布水源足。鳊鱼鲢鱼肥又大,母鹿小鹿聚一处。

有熊有罴在山林,还有山猫与猛虎。喜庆有个好地方,韩姞心里好欢愉。

扩建韩城高又大,燕国征役来筑成。依循先祖所受命,管辖所有蛮夷人。

王对韩侯加赏赐,追族貊族听号令。北方各国都管辖,作为诸侯的首领。

筑起城墙挖壕沟,划分田亩税章定;珍贵貔皮作贡献,赤豹黄罴也送京。

【解析】

本诗的内容主要是叙述年轻的韩侯入朝受封、觐见、迎亲、归国和归国后的活动,全诗的主题是颂扬韩侯,颂扬他接受王国重要政治使命,肩负作为王国屏障安定北方的重任,表现周王的优宠和倚重,公卿对他的尊慕和礼敬,诗中渲染的他的富贵荣华以及他的权威,都与他的政治地位密切联系。全诗六章,章十二句,每章内容各有重点,按人物的活动依次叙述,脉络连贯,层次清楚。

江汉

【原文】

江汉浮浮(1),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既出我车,既设我旟。匪安匪舒,淮夷来铺。



江汉汤汤(2),武夫洸洸(3)。经营四方,告成于王。四方既平,王国庶定。时靡有争,王心载宁。



江汉之浒(4),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匪疚匪棘,王国来极。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王命召虎:来旬来宣。文武受命,召公维翰。无曰予小子,召公是似。肇敏(5)戎公,用锡尔祉。



厘尔圭瓒(6),秬鬯一卣(7)。告于文人,锡山土田。于周受命,自召祖命,虎拜稽首(8):天子万年!



虎拜稽首,对扬王休。作召公考(9):天子万寿!明明天子,令闻不已,矢(10)其文德,洽此四国。

【注释】

(1)浮浮:众多而强盛的样子。

(2)汤(shānɡ)汤:水势大的样子。

(3)洸(ɡuānɡ)洸:威武的样子。

(4)浒(hǔ):水边。

(5)肇敏:图谋。

(6)圭瓒(zàn):用玉作柄的酒勺。

(7)鬯(chànɡ):一种香草,即郁金,姜科,多年生。卣(yǒu):带柄的酒壶。

(8)稽(qǐ)首:古时礼节,跪下拱手磕头,手、头都触地。

(9)考:通“簋(ɡuǐ)”。簋,一种古铜制食器。

(10)矢:通“施”。

【译文】

长江汉水波涛滚滚,出征将士意气风发。不为安逸不为旅游,要对淮夷进行讨伐。

前方已经出动兵车,树起彩旗迎风如画。不为安逸不为舒适,镇抚淮夷在此驻扎。

长江汉水浩浩荡荡,出征将士威武雄壮。将士奔波平定四方,战事成功上告我王。

四方叛国均已平定,但愿周朝安定盛昌。从此没有纷争战斗,我王之心宁静安详。

长江汉水二水之滨,王向召虎颁布命令:开辟新的四方国土,料理划定疆土地境。

不是扰民不是过急,要以王朝政教为准。经营边疆料理天下,领土直至南海之滨。

我王册命下臣召虎,巡视南方政令宣诵:文王武王受命天下,你祖召公实为梁栋。

莫说为了我的缘故,你要继承召公传统。全力尽心建立大功,因此赐你福禄无穷。

赐你圭瓒以玉为柄,黑黍香酒再赐一卣。禀告文德昭着先祖,还要赐你山川田畴。

去到岐周进行册封,援例康公仪式如旧。下臣召虎叩头伏地:大周天子万年长寿!

下臣召虎叩头伏地,报答颂扬天子美意。作成纪念康公铜簋,敬颂天子万寿无期!

勤勤勉勉大周天子,美名流播永无止息。施行文治广被德政,和洽当今四周之地。

【解析】

宣王之时,首先消除玁狁之患,然后宣王亲征,平定淮夷之乱。宣王驻于江汉之滨,命召伯虎率军征之。召伯虎取胜归来,宣王大加赏赐,召伯虎因而作铜簋以纪其功事,并作此诗,以颂其祖召康公之德与天子之英明。

周王对朝廷老臣说话时恰如其分的谦虚和鼓励的语气,通过表彰召康公的业绩来表彰召伯虎,并激励他再建大功。第五、六章写宣王对召伯虎赏赐规格之高和召伯虎的感戴之情。全诗以“矢其文德,洽此四国”作结,表现出中兴君臣的共同愿望。

常武

【原文】

赫赫明明(1)。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脩我戎(2)。既敬既戒,惠此南国。



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3)。戒我师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不留不处,三事就绪。



赫赫业业(4),有严天子。王舒保作(5),匪绍匪游。徐方绎骚(6),震惊徐方。如雷如霆,徐方震惊。



王奋厥武,如震如怒。进厥虎臣,阚如虓虎(7)。铺敦淮濆(8),仍执丑虏。截彼淮浦,王师之所。



王旅啴啴(9),如飞如翰。如江如汉,如山之苞。如川之流,绵绵翼翼。不测不克,濯征徐国。



王犹(10)允塞,徐方既来。徐方既同,天子之功。四方既平,徐方来庭(11)。徐方不回,王曰还归。

【注释】

(1)赫赫:声威显赫的样子。明明:明智的样子。

(2)脩我戎:整顿我的军备。脩,习;戎,武。

(3)陈行:列队。

(4)业业:举止有威仪的样子。

(5)舒:徐缓。保:安。作:起。

(6)绎:络绎。骚:骚动。

(7)阚(hǎn)如:阚然,虎怒的样子。虓(xiāo):虎啸。

(8)濆(fén):高岸。

(9)啴(tān)啴:人多势众的样子。

(10)犹:通“猷”,谋略

(11)来庭:指朝觐周天子。

【译文】

多么威严多严明,王给卿士下命令。太祖庙堂召南仲,太师皇父在其中:

“速速整顿我六军,备战习武任务重。布防警戒切莫松,救助南方惩元凶。”

王诏尹氏传下令,告谕程伯和休父,士卒左右列成队,告诫全体现军士。

沿那河岸急急行,巡视徐国察隐情。诛其祸首安人民,三司就职工作勤。

多么威严多伟大,神圣天子亲出征,从容镇定向前行。不快不慢按兵法,

徐方慌张乱阵营。王师神威震徐方,雷霆万钧压头顶,徐方骚动大震惊。

周王奋威用武力,如天动怒雷声起。前锋部队猛如虎,虎怒吼声震大地。

大军屯聚淮水边,擒获顽敌向前逼。切断淮水沿岸路,王师驻此扫顽敌。

王师强大兵马众,迅捷如鸟掠长空,势如江汉水汹涌。如山之基难动摇,

如川之流滚滔滔。军营绵绵排列齐,战无不胜难知底,大力征讨定淮夷。

王的谋略真是行,徐国投降来归从。徐国臣服成一统,胜利应是天子功。

四方叛逆已平定,徐国入觐来王庭。徐国改邪已归正,王命班师回京城。

【解析】

赞美周宣王率兵亲征徐国,平定叛乱,取得重大的胜利。诗人的叙述基本按照事件发展:首章写宣王昭告大臣,要他们做好战备工作,准备出师。第二章通过尹氏向程伯休父下达作战计划,出征的宗旨是平乱安民。第三章写进军徐国,徐国闻讯惊恐不已。第四章写勇猛如虎的王师进击徐夷。第五章写周王那举世无双的强大阵营。第六章写周王师胜利凯旋,并把此归功于天子。

瞻卬

【原文】

瞻卬(1)昊天,则不我惠。孔填(2)不宁,降此大厉。邦靡有定,士民其瘵。蟊贼蟊疾,靡有夷届。罪罟(3)不收,靡有夷瘳(4)。



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说之。

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懿厥哲妇,为枭为鸱(5)。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匪教匪诲,时维妇寺。

鞫人忮忒(6)。谮始竞背(7)。岂曰不极?伊胡为慝(8)?如贾三倍,君子是识。妇无公事,休其蚕织。



天何以剌?何神不富?舍尔介狄,维予胥忌(9)。不吊不祥,威仪不类。人之云亡,邦国殄瘁(10)。

天之降罔,维其优矣。人之云亡,心之忧矣。天之降罔,维其几矣。人之云亡,心之悲矣。



觱沸(11)槛泉,维其深矣。心之忧矣,宁自今矣?不自我先,不自我后。藐藐昊天,无不克巩。无忝(12)皇祖,式救尔后。

【注释】

(1)卬(yǎnɡ):通“仰”,仰望。

(2)填(chén):通“尘”,长久。

(3)罟(ɡǔ):网。罪罟:指周幽王设置的名目繁多的罪名。

(4)瘳(chōu):病愈。

(5)枭(xiāo):相传长大后食母的恶鸟。鸱(chī):猫头鹰,古人认为猫头鹰是不祥之鸟。

(6)鞫(jū):穷尽。忮(zhì):害。忒(tè):变化。

(7)谮(zèn):进谗言。竟:终。背:违背,自相矛盾。

(8)慝(tè):恶,错。

(9)胥(xū):通“斯”,是。忌:怨恨。

(10)殄(tiǎn)瘁:病。

(11)觱(bì)沸:泉水涌动的样子。槛:通“滥”,泛滥。

(12)忝(tiǎn):辱没。

【译文】

仰望上天晦阴阴,对我不肯赐恩情。世间很久不平静,天降惩罚大祸临。

国家没有和平时,士人平民都困病。害虫疯狂食禾稼,不到满足不会停。

刑网布下不收起,如病不愈苦难尽。

别人拥有好土地,你却侵犯去占有。别人拥有的奴隶,你却强夺要带走。

这人本来没有罪,你反拘捕将他囚。那人应该判有罪,你却让他得自由。

聪明男子能创业,有才女子乱国政。那个聪明的女人,猫头鹰般发怪声。

她有长舌善狡辩,产生邪恶埋祸根。大乱是非从天降,生自工谗此妇人。

劝谏国王听不进,妇人内侍言必信。

不断害人变化多,谗言首尾相矛盾。难道凶狠还不够?为何作恶大不仁!

如同奸商逐利益,入朝执政哪能成。妇人不做妇人事,放弃纺织养蚕功。

上天为何责我王?神灵为何福不降?深谋远虑全抛弃,恨我只因忌忠良。

人们遭难不恤问,威仪不修乱朝纲。贤人君子离朝堂,邦国危难将灭亡。

上天无情降罗网,牢不可破难躲藏。贤人君子离朝堂,我心实在太忧伤。

上天无情降罗网,已近王身国将亡。贤人君子离朝堂,我心实在太悲凉。

泉水喷涌流不止,深深源头总在此。我心实在太悲伤,难道只是从今始。

恶政不在我身前,也不在我身后施。苍茫上天自高远,万物都得受控制。

莫让祖宗受耻辱,悔改才能救后嗣。

【解析】

本诗讽刺和严正痛斥昏庸荒淫的周幽王宠幸褒姒,斥逐贤良,败坏纪纲,倒行逆施以致政乱民病,天怒神怨,国运濒危。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西周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政治一片黑暗的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现实性。言辞凄楚激越,既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又抒发了他疾恶如仇的愤慨。

全诗七章。首章斥责周幽王施行暴政、国不安宁。二章说政刑颠倒,三章言致祸之原由,认为女宠是祸乱的根源。四章写褒姒无中生有,陷人于罪,斥责她干预朝政,祸国殃民。五章申斥幽王听信褒姒谗言,不虑国政,忌恨贤臣,致使人亡国瘁。六章哀贤人之亡,抒发忧时忧国的痛苦之情。末章自叹生不逢时,希望幽王改悔,光复祖德,造福子孙。

召旻

【原文】

旻天疾威(1),天笃降丧。瘨(2)我饥馑,民卒流亡。我居圉卒荒。

天降罪罟,蟊贼内讧。昏椓(3)靡共,溃溃回遹(4),实靖夷我邦。



皋皋訿訿(5),曾不知其玷。兢兢业业,孔填不宁,我位孔贬。

如彼岁旱,草不溃茂,如彼栖苴。我相此邦,无不溃止。



维昔之富不如时,维今之疚不如兹。彼疏斯粺,胡不自替?职兄斯引(6)。

池之竭矣,不云自频。泉之竭矣,不云自中。溥斯害矣,职兄斯弘,不烖(7)我躬。



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8)国百里。

于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

【注释】

(1)旻(mín)天:此指上天。疾威:暴虐。

(2)瘨(diān):灾病。

(3)昏椓(zhuó):昏,昏乱;椓,通“诼”,谗毁。

(4)溃溃:昏乱的样子。回遹(yù):邪僻。

(5)皋皋:欺诳不诚实。訿(zǐ)訿:谗毁。

(6)职:主。兄(kuànɡ):通“况”。斯:语助词。引:延长。

(7)烖(zāi):同“灾”。

(8)蹙(cù):收缩。

【译文】

上天暴虐难预防,接二连三降灾荒。饥馑遍地灾情重,十室九空尽流亡。国土荒芜生榛莽。

天降罪网真严重,蟊贼争斗起内讧。谗言乱政职不供,昏愦邪僻肆逞凶,会把国家断送掉。

欺诈攻击心藏奸,却不自知有污点。君子谨慎又勤勉,对此一直心不安,可惜职位不起眼。

就像干旱年头到,地里百草不丰茂,像那枯草歪又倒。看看国家这模样,灭亡崩溃逃不掉。

昔日富裕今日穷,痛必朝政日败坏。人吃粗粮他吃米,何不退后居朝中?情况越来越严重。

池水枯竭非一天,岂不开始在岸边?泉水枯竭源头断,岂不开始在中间?这场祸害太普遍,这种情况在发展,难道我不受灾难?

先王受命昔为君,有像召公贤辅臣。当初日辟百里地,如今国土日受损。可叹可悲真痛心!不知如今朝中人,还有几位旧忠臣?

【解析】

本诗是《大雅》的最后一篇,此诗斥责周幽王昏庸暴虐,任用奸逆之臣,致使天灾人祸频发。本篇共七章。首章一开始就叙述上天暴戾,举国上下陷入一片死丧饥荒的动乱之中。第二章斥责周王朝内部群小自相争斗。第三章诗人从另一个角度继续进行抨击,并感叹自己职位太低无法遏制他们的气焰。第四章说明国家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以天灾喻人祸。第五章诗人哀叹贤者失位,小人得势,国家的祸患日益加强。第六章诗人以池、泉的水干涸为喻。说明西周王朝已经面临内外交困的绝境。于是,末章怀念起本朝的前代功臣,希望像当初召公那样的贤明而有才干的人物能出来匡正幽王之失,力挽狂澜,而这又是与本篇斥责奸佞小人的主题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