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塾 诗词入门

七言沿革

七言沿革

中古诗家鄙七言,每由支脉塞其源。

懒从俚俗迂神采,忝附歌行薄草根。

属鲍参军先振作,藉庾开府再珍存。

染成唐代风雷色,汇入星河逆浪翻。

七言体起源甚早,诗经《七月》,即有七言句,然杂句而已,尚不成体式。逮至战国,始有成篇七言歌谣。荀子成相,即仿此例。然终汉之世,七言限于谣谚,不登大雅之堂。四言沦没,五言一统天下之时,人不以七言为诗。

张衡四愁,曹丕燕歌,尝试七言,然终不成气候。张衡四愁,更被嗤为体小而俗。

直至南朝,七言始渐出头,鲍照倡其先,曲高和寡,庾信继其后,羽翼渐丰,至于陈隋,偏见渐消,逮于有唐,蔚然成风。泽遗后世,竟成正体。

惟唐人气魄,能举七言于俚俗之际,唱雄风于庙堂之间,翻成雅道,开辟新篇。千年沉寂,一朝显扬。长安古意,帝京鸿篇,卢骆佳构,肇始风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香艳风致,曲折衷肠,体韵兼备,焕然文章。七言大备,弘传至今。

后世不肖者,每以古薄今,动辄前人无这般语,前人无这般写法,前人无这般用法,前人无这般诗云云,俨然前人不为便是红线,岂不鄙哉。

若唐人做是念:前人不曾赋七言为诗,我辈更不可以七言为诗,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以七言入诗,我辈必群起而哄之。若唐人果如是,则后世不肖者,又何从得七言体式捏格律哉?

明清以降,旧体诗出新气魄,几陵替殆尽。至于今日,墨守自封厚古薄今,仰前人鼻息,诋时人新意,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几成时尚,比照唐人倡七言之气魄,能无扼腕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