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讳
[定义] 对犯忌讳或不便直接说出的事物,借用其他的话语加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的一种修辞方式。又称讳饰。
[例释] 根据避讳的方式,可分为两类:
(1)委婉模糊型。用表意模糊的词语来代替不便直接说出的事或物。
例1:今天我肚子疼得厉害,原来是来“那个”了。
例2:自从上次小两口吵架后,他们已经好久没“那个”了。
例3:在农村,很多人家老人还没死,就早早地把那件东西准备好了。
例1中“那个”指的是女人每个月的生理现象——月经;例2中的“那个”则指夫妻之间的性事;例3中“那件东西”则是对“棺材”的委婉表达。月经、性事都是十分私密的事情,因此不便将其直接说出来;“棺材”与死亡紧密相关,也不宜直说。
(2)别语替代型。用其他的词语来代替讳言的事物。
例4:“祥林嫂怎么了?”我赶紧问。“老了。”“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鲁迅《祝福》)
例5:你等我一下,我去方便一下,马上回来!
例6:知道妻子有喜了,小张兴奋得脸都红了。
例4中“老了”和“死了”尽管表达的是同一个语义,但一个是间接表达,一个是直接表达,两者所蕴含的审美及文化意义是不同的。被鲁四老爷称作“谬种”的祥林嫂在旧历年底的最后一天寂寞地死去了,她的死在鲁四老爷等人看来是非常不吉利的、是很晦气的事,唯恐避之而不及,因此当“我”问“祥林嫂怎么了”时,鲁四老爷家的短工谨慎地选择了避讳性话语“老了”来回答;而“我”则是一个知识分子,对祥林嫂的遭遇充满了深深的同情,她的死对“我”来说无异于晴空里一个霹雳,于是慌忙中反问“死了”。“老了”和“死了”虽然语义相同却表现了人们对待祥林嫂的截然不同的态度。例5中“方便”是上厕所的别称;例6用“有喜”这个带有浓厚喜悦色彩的词语来代替“怀孕”这一不含感情色彩的中性词,很好地表达了小张那种难以言传的高兴心情。
[辨析1] 避讳与避实。见“避实”条。
[辨析2] 避讳与含蓄。见“含蓄”条。
[辨析3] 避讳与回避。见“回避”条。
[辨析4] 避讳与谲辞。见“谲辞”条。
[辨析5] 避讳与曲指。见“曲指”条。
[辨析6] 避讳与婉曲。见“婉曲”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