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塾 诗词评论

余光中:乡愁

作者: 方忠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

余光中二十岁以前是在大陆度过的,他对故国家园怀着深深的眷恋之情。无论身居台湾还是在异国他乡,他都无法抑制那如江河奔涌、火山喷发的乡愁。他把浓烈的乡愁凝注笔端,写下了不少怀乡诗篇,其中以《乡愁》最具有代表性。这首诗还被谱曲录音,在台湾广为传唱。

乡愁是诗歌创作的一个传统主题,历代诗人写下了许多这方面的佳作。余光中的《乡愁》则别具一格。这首诗将个人悲欢离合的不幸遭遇与对故国的思念,对民族的怀恋紧紧融合起来,表现了由于历史的原因不能与大陆亲人团聚的台湾同胞及流落在台湾的大陆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蕴含盼望民族分裂局面早日结束,祖国统一大业尽快实现的拳拳之心。诗歌概括了特定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普遍感情。全诗分为四节,按照“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现在”的时间顺序来写,使这首诗具有历史的纵深感和鲜明的时代性。在四个时间段里,诗人又分别运用四个很具特征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来表达那种难以捉摸的离愁别恨。这首诗在感情的把握和处理上很成功。由童年时期的母子生离,到青年时期的新婚离别,再到中年时期的母子死别,一直到现在的游子有家难回,组成一个乡愁系列片。这几个片断由远及近,由淡渐浓,层层推进,倾吐不尽的“乡愁”犹如瀑布般飞溅直流,使全诗感情的高潮集中到海峡两岸的隔离之苦上,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诗人在这里极其凝炼地概括了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同时表现出无数有类似经历的海外游子的乡国之思,反映出炎黄子孙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共同心愿。诗人娓娓而叙,语言朴实无华,内蕴的感情却十分深沉,感人肺腑。

这首诗在形式上很有特色。每节都采用了三、十、四、五字数相同、句子均衡的格式,在整齐中又呈现出参差之美。诗中的“乡愁”、“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以及“一枚”、“一张”、“一方”、“一湾”与“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叠词在每节同一位置上的运用,使全诗回环往复,具有音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