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塾 诗词评论

古诗《王夫之·杂诗》注释与赏析

王夫之·杂诗

悲风动中夜,边马嘶且惊。

壮士匣中刀,犹作风雨鸣。

飞将不见期,萧条阴北征。

关河空杳霭,烟草转纵横。

披衣视良夜,河汉已西倾。

国忧今未释,何用慰平生。

【注释】

①飞将:汉朝将军李广。

②阴北:阴山以北。阴山,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山脉。东西走向。

③关河:今名龙湖,位于山西长治武乡县境内。发源于晋中市榆社县,南流入武乡后,改称武乡水,再南而入太行大峡谷的昂车关,称为关河。

④杳霭:云雾缥缈之貌。

⑤河汉:银河。

赏析

王夫之(公元1619年—公元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别号一壶道人。湖南衡阳人,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一代大儒。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其曾积极组织抗清斗争,失败后到南明桂王的政权中任职,南明亡后,更名隐居山中,潜心著述。他学识渊博,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等均有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文学。他坚决反对程朱理学,曾自题堂联“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意思是说:儒家的学说需要我来打开新的局面,我的七尺之躯,可任由老天处置。表明了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感以及大义凛然的崇高气节。

这首五言诗是作者在南明永历政权军中所作,感慨复国难酬的惆怅心情。诗中先用“风”、“马”、“刀”来叙写军旅生活的情景,而用“悲”“嘶”“惊”“壮”“鸣”来渲染那紧张、激昂的气氛。这时诗人突然笔锋一转,直写飞将难期,北征受阻,中原不复,关河一片萧条之状。道出了猛将不再、兵孤力单、北伐无望的凄苦心情,全诗由实入虚,情调也由激昂转为悲愤。最后四句,诗人再由虚返实,由远及近。他悲愤至极,夜不能寐。于是披衣出门,遥望星空。国恨家仇,一起涌来,令诗人悲愤难当。不禁发出了“何用慰平生”的感慨,慷慨悲凉,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位爱国志士。这首诗景中有情,情景双向互通,诗人紧抓“现量”,向上伸展而直入“神理”,充分体现了王夫之主客论的审美思想和诗学观点,对审美本体内蕴进行了深刻的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