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释】重阳:节令名,农历九月初九叫重阳,又叫重九。古人以九为阳数,因日、月都逢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古人有重阳节登高赏菊的习俗。
天难老:天,指大自然,宇宙。难老,指宇宙的发展变化不易看到。
今又重阳:指一九二九年的重阳,这一天是阳历十月十一日。
战地黄花:战地,指战场,此处指福建省的上杭县一带。这年秋天,红四军在福建省西部长汀一带歼灭土著军阀,攻克了上杭县。黄花,指菊花。我国古代菊花品种主要是黄的,故称黄花,一说典出《礼记·月令》:“季月之令,鞠有黄华。”鞠:通“菊”,黄华:同“黄花”。后因此称菊花为黄花。
劲:强劲,猛烈。陆机《文赋》:“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不似春光:不似,不像,不同于。春光,春天的景致。
胜似:胜过,胜于。
寥廓:空阔远大。
江天:江和江上的天空。范云《之零陵郡次新亭》:“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
万里:极言广阔。
【译文】人生短暂,容易衰老,
可是宇宙自然界却难于衰老,
每年都有重阳节,人的年龄却是每年都在变化着的。
今天又到了重阳节,战场上的菊花更分外馥郁芳香。
一年一度的强劲秋风,涤荡了盛夏的酷暑,
大地的美景不是春天,却比春天更加美丽。
旷远辽阔的江水和天空浑然一色,布满了秋霜。
【赏析】九九重阳,传统佳节,金风送爽,丹桂飘香。这首词写的是重阳节令,但并不是纯写重阳节,而是借重阳节礼赞战地风光。透过写景,抒发了革命豪情,通篇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上阕热情歌颂革命根据地红军的战争。“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这两句词蕴涵着深刻的自然与人生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哲理。人生短暂,容易衰老,可是宇宙自然界却难于衰老,每一年都有重阳节,人的年龄却年年有变化。这两句词看似充满感慨,其实并没有悲叹的情调。反而含有“人生易老”,我们要珍惜光阴,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出一番流传千古的事业之意。
因此,接下来“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两句,更加显示了作者旷达开朗的情怀。“岁岁重阳”看似没有什么变化,可是“今又重阳”的情景大不一样了,那就是战地开放的菊花格外芳香。“战地黄花分外香”更深层次的意思是:革命根据地红军的战争将改变着社会现实,也将改变自然面貌,使菊花变得分外香;馥郁芳香的菊花同时也为红军战争的胜利而分外添香。
下阕赞美秋天的美丽景色。“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其中的“劲”字,写出了秋天的个性,也融进了主观感情色彩。一年一度的强劲秋风,荡涤酷暑,使大地景色不像美丽的春天,但是又胜过春天的美丽景色,可见作者对强劲秋风中的景色是十分喜爱的。作者采用欲扬先抑、以退为进的手法,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
结句“寥廓江天万里霜”,作者豪情激荡,大笔挥洒,描绘了一幅万里霜天的空阔深远景象,这也是“胜似春光”的形象化说明。这是一曲战地秋景的颂歌。历代的诗人、作家,诗及“秋”字,总是要发一通悲秋的感叹,在他们的笔下“悲”和“秋”往往难以分开。如刘禹锡《秋词》有句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等。
这首词一反悲秋的情调,把秋天写得无比可爱,分外美丽,堪称历代写重阳节诗词中的杰作。全词上下两阕的末句,都是以景作结,上阕写黄花吐香,下阕写江天寥廓。写黄花是近景,写江天是远景。一近一远,前后呼应,生动地展现了一幅秋色万里生意盎然的动人画境,格调高昂,意境开阔,余韵悠扬,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乐观情绪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如梦令
元旦
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注释】元旦:旧时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词中的元旦为阳历一九三○年一月三十日。
宁化、清流、归化:福建省西部的三个县。归化,现改为明溪县。宁化、清流、归化这三个县的位置,清流居中,宁化在清流西北,归化在清流东北,而位于闽、赣两省交界处的武夷山又在宁化的四面。这次进军的方向是由东向西,也就是从上杭出发,经清流到归化,再创宁化。词中作“宁化、清流、归化”,是为了适应词牌格律的要求而改动的。
路隘:道路崎岖狭窄。
直指武夷山下:一九二九年,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四军在福建省建立闽西革命根据地以后,十二月底在上杭县古田村召开了对红军发展史有重大意义的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同时,蒋介石组织江西、福建、广东的反动武装实行“三省会剿”,向闽西革命根据地逐步进逼。当福建敌军先头部队进抵离古田村仅三十里的小池时,红军在一九三○年一月上旬向敌后转移。朱德率领红四军第一、三、四纵队先出发,挺进江西。毛泽东率领第二纵队掩护主力部队转移后向北经连城、清流、归化、宁化等县,西越武夷山,去江西和红四军主力会合,使敌人的“三省会剿”彻底破产。
武夷山:位于福建、江西两省的交界处,由东北绵亘到西南,约六十余公里,北接仙霞岭,南接九连山。是赣江、闽江的分水岭,其主峰在福建省祟安县境,海拔二千一百五十七余米。
展;招展,飘动。
【译文】宁化、清流、归化三个地方,
路途艰险,高山连绵,
沟壑纵横,林木茂密。
今天我们要往什么地方进发呢,
就是武夷山下。
无论是山上还是山下,
都只有红旗随风飘动的美丽风景。
【赏析】这首词叙写红军在元旦翻越武夷山的行军情景。宁化、清流、归化三县地处武夷山中段,高山连绵,沟壑纵横,林木茂密。时值数九寒冬,天寒地冻,但红军战士们情绪高涨,斗志昂扬,翻山越岭,急速挺进,一路上人唱马嘶,红旗飘扬,描绘出一幅雄浑壮美的军旅图画。
起始一句“宁化、清流、归化”,写红军行军队伍经过的地方。第二句写红军经过的这些地方自然条件极差,路途艰辛,“路隘林深苔滑”同时暗示隐蔽、迂回的行军特点。这两句词像随军记者摄下的一卷纪录片:部队行经宁化、清流、归化,时而攀越险隘,时而隐没密林深处,时而踏着苍苔滑溜前行。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一问一答,令人如闻其声。虽没有描绘人物形象,但红军在极其艰苦的路上急速行军的情形如现眼前。“直指武夷山下”,交代了红军这次军事行动的目的地。“直指”二字,语气果决,显得豪情满怀。“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红军在群山之中行军,阵容雄壮,红旗在群山之间迎风招展,青山嵌红旗,相映相衬,极有气势。
整首词只写行军情景,画面是动态的。“宁化、清流、归化”,是地理位置的移动;“直指”当是急行军,是快疾的行动;“风展红旗”更使整个画面色彩鲜明,生机勃勃,充分显示出流动的美。这是一首快词,作者欢畅的心情已从轻快的节奏,和谐的旋律中飘逸而出。
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
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
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
十万工农下吉安。
【注释】广昌路上:广昌,县名,位于江西省东南部,东接武夷山,西连雩山。一九三○年二月,红军准备攻打赣江西岸江西省中部重镇吉安时经过广昌。这首词是部队行进在广昌西部的雩山境内时所作,故题为《广昌路上》。
情更迫;情势更加急促。情,情势,即事情在一定阶段上的状况和发展的趋势。
高山:高耸入云霄的大山,指江西省广昌西部的雩山山脉。
大关:指高山间雄伟险要的关隘。广昌一带有很多关隘,都以险峻著称。
赣江:江西省最大的河流,由章水、贡水流到赣州市汇合而成,故名赣江。赣江南北向纵贯全省,经吉安、南昌注入鄱阳湖,全长七百五十八公里。
迷漫:迷迷茫茫,看不清楚。朱熹《题周氏溪园》:“光风回巧笑,桃李住漫山。”
颁:下达,发布。
下:直奔。吉安:县名,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赣江中游西岸,距井冈山约九十公里。今改为吉安市。
【译文】在漫天一片银白色的世界里,
红军冒着风雪急速地行进,军情紧迫。
而这时前面又出现了险峻的高山,
我们的红军战士战胜了艰难险阻,
顺利通过了各处要塞关隘。
我们这是要到哪里去呢?
就是要去赣江风雪迷茫漫天的地方,
昨天刚刚下达了命令,
而今天我们的大军就已经攻占了吉安。
【赏析】这首词描写红四军粉粹敌人的“三省会剿”后,去攻打吉安时,路过广昌的情形。红军攻打吉安,在一九三○年一共有九次之多,这首词写的是第一次。
上阕通过雪景,赞扬了红军不畏艰险行军夺关的英雄气概。起始两句描写行军的环境和气氛。“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是说在漫天一片银白的世界里,红军冒着风雪急速地行进在广昌路上,可见当时军情十分紧迫。“温”“皆”状雪势之盛“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雪里行军已经十分艰难,可是前面又现险峻的高山,最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要塞和关隘。但是,我英勇红军还是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神速地越过了要塞和关隘。“风卷红旗”四个字充分显示了红军攻夺关隘时势如破竹的迅捷气势。
下阕写红军向吉安进军时的情景。“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两句,一问一答,交代了红军的战略意向。“风雪迷漫处”就是吉安,因吉安当时尚被敌军所占,红军前去攻打,于是便以“风雪迷漫处”代之,显得含蓄而有韵味,点明“争取江西首先胜利”的战略意义。
同时,“风雪迷漫处”与上阕的“漫天皆白”遥相呼应,又构成了一幅大雪纷飞,江天莫辨的雄浑图景。“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明白如话地补充交代:这次行军的命令是昨天颁布的,命令的具体内容是红军去攻打吉安,在行文上又与“过大关”相照应。一个“下”字,显示出“十万工农”势不可挡有如排山倒海的气势。
全词描绘了一幅雄壮的雪天行军图。画面有近景:高山、大关;有远景:风雪迷漫的赣江。在“漫天皆白”的阔大底幕上,有红旗翻卷,展开渐行渐远,不见尽头的的十万工农红军。红旗和白雪相映衬,色彩更加鲜明,十万工农红军向吉安进发,场面雄壮而富于活力。
整首词景象壮美,节奏整饬,跃动着大自然的力与社会革命的力,具有雄浑的艺术特色,显露出作者卓越的填词造诣。
蝶恋花
从汀州向长沙
六月天兵征腐恶,
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
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
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国际悲歌歌一曲,
狂飙为我从天落。
【注释】汀州,旧地名,即今福建省长汀县。位于福建省西部,汀江上游。
长沙:湖南省省会。一九三○年六月,红军第一军团(开始称第一路军)由福建汀州进军江西。八月,从江西向湖南进军,在浏阳东北同彭德怀领导的红军第三军团会合,并决定共同组成红军第一方面军。由于蒋介石、冯玉样、阎锡山等军阀正在河南等地混战,数月之内,江西、湖南一带,除长沙、南昌等大中城市外,都无强敌。此时,毛泽东说服红一方面军的干部,改变当时立三路线的党中央指示夺取湘,鄂、赣省会的冒险方针,分兵攻取茶陵、攸县、醒陵、萍乡,吉安、峡江、新喻(现改为新余)等地,占领了大片地区,扩大了部队,为粉碎敌人的第一次“围剿”准备了条件。这首词写红军一九三○年六~七月间从汀州向长沙进军途中的豪迈心情。
腐恶:腐朽丑恶的人,这里指国民党反动军队。
长缨:长绳子。语出《汉书·终军传》,汉武帝时,朝廷任用年轻的终军为谏议大夫,去劝说南越王入朝,他保证“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这里喻指红军。
鲲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鱼和大鸟。《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鲲鹏通常用作褒义,这里作贬义,喻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
红:用作动词,染红,比喻革命胜利。
借重:倚重,特别重视。
黄公略:原名汉魂,字家杞,湖南湘乡人。一八九八年生,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八年参加平江起义,历任红军团党代表,副师长,一九三○年任红三军军长。一九三一年九月十五日,在江西吉安东固地区与国民党军队作战时负伤,不幸牺牲。
踊跃:欢欣跳跃,乐于趋事。
直捣:直接冲入,有长驱直入之意。《宋史·岳飞传》:“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耳。”捣,本指舂谷、捣衣,引申为攻打。
国际悲歌:国际悲歌,即《国际歌》。悲,悲壮的省语,实则偏义于壮,即慷慨悲壮。
狂飙为我从天落:狂飙,急骤的暴风,这里喻指革命风暴。为我从天落,化用唐代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悲风为我从天落。”
【译文】从六月开始,
我们英勇的红军战士开始征讨反动军队。
我们强大的人民军队,
即使是面对鲲鹏也要把它擒获。
赣水地区,
黄公略军长已经开辟
建立起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百万工农群众一起踊跃参加革命,
从江西到湖南和湖北,
都开辟了很多新的根据地。
工农群众唱着《国际歌》进行着不懈地斗争,
如同狂飙天落,不可阻挡。
【赏析】在这首词中,作者描写了中国工农红军横扫湘赣,征伐敌人的浩荡声势,颂扬了革命根据地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
上阕歌颂了红军磅礴的气势。开头两句“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起笔不凡,气魄雄伟。“六月天兵”要去“征腐恶”,“万丈长缨”是为了缚“鲲鹏”。这两句写出了红军无坚不摧的力量,威慑敌胆的声威。
“要”字有如千钧,表达了红军的坚强决心。“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是说赣水地区的革命根据地已经建立起来,这是红三军黄公略军长开辟和领导的。作者在歌颂红军的同时,充分肯定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革命根据地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全中国的战略决策。
下阕承上阕词意写出,热情洋溢地描述了正在蓬勃兴起的工农武装斗争。“百万工农齐踊跃”,形象地写照了工农群众踊跃参加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情景。“齐”字充分写出了工农踊跃革命的动人场面。
“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这是工农齐踊跃以后所形成的大好局面。“席卷”一句极言革命根据地开创与建立的速度之快,声势之浩大。“直捣”则写出了革命根据地的影响与力量已形成威慑之势。
最后两句“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把全词推向高潮,意思是百万工农唱着《国际歌》大进军,为推翻旧世界,为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而斗争,其势如狂飙天落,不可阻挡。
这首词以浪漫主义的笔触,写出了红军各路大军互相配合,讨伐敌人的浩荡声势。在炎热的夏天,红军宛如神兵,从天而降,万丈长缨腾空而起,捆缚“鲲鹏”。全词感情浓烈,激越高昂,表现了红军指战员慷慨激昂,叱咤风云的气势与无坚不摧的战斗力量。
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
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
同心干,
不周山下红旗乱。
【注释】反第一次大“围剿”:蒋介石曾经对红军革命根据地大规模地发动过五次“围剿”。一九三○年前后,红军总数发展到了六万多人,这引起了蒋介石政府的注意。一九三○年十一月,在结束了蒋、阎(锡山)、冯(玉祥)战争之后,蒋介石发动了对红军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大“围剿”。他纠集了十万兵力,任命江西省主席鲁涤平为总司令,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采取“分兵合击”的战术,分八个纵队、三个战区,围剿我中央革命根据地。当时我红一方面军仅四万人,在毛泽东的亲自指挥下,先是按计划作战略退却,后采取诱敌深入,打歼灭战的战略,集中优势兵力,于十二月三十日乘雾对进入龙冈包围圈内的敌军主力张辉瓒部发起总攻,激战至晚,把敌军全部歼灭,俘获师长张辉瓒及官兵九千余人。接着乘胜追击逃至东韶的敌军另一主力谭道源部,于一九三一年一月三日将谭道源部又歼灭了一半。两役共缴获枪一万二千余枝,余敌纷纷败撤,此次“围剿”遂告失败。这首词作于第一次反“围剿”胜利之后,第二次反“围剿”之前。
万木霜天红烂漫:万木,指大片大片的树林。特指秋天的枫树和其他红叶植物。霜天,下霜的天气,这里指冬天。
烂漫:色彩鲜明的样子,这里用经霜的红枫林比喻我生机勃勃的红色根据地。
龙冈:江西省水丰县南端的一个小镇,南与兴国县相连,西与吉安县相接,周围山峦重叠。地势险要。
嶂:高峻如屏障的山峰。
二十万军重入赣:蒋介石于第一次“围剿”失败后,又调集二十万兵力至江西省,于一九三一年四月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围剿”。
重:重新,卷土重来。
风烟滚滚来天半:风烟,风尘,烟火,指敌军大队人马奔驰扬起的尘埃,虚指其嚣张的气焰。
来天半:指风尘卷地而来,遮蔽了天空的下半部分。
不周山:古代传说中西北方的一座大山,因其缺坏而不周圆,故名不周山。《山海经·大荒西经》:“大荒西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这里喻指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支柱。
红旗乱:红旗拥挤杂乱,借喻决心打倒反动统治的工农红军和革命群众声势浩大,士气旺盛。
【译文】隆冬时节,树林被枫叶染成了一片红色,
我们的红军战士同仇敌忾,怒气冲上云霄。
龙冈的山岭都因为大雾弥漫而变得暗淡下来。
我军战士齐声喊着“活捉张辉瓒”而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二十万敌军又重新来到了江西,
滚滚的硝烟遮住了半边天,
我们的千百万工农战士齐心协力迎战敌军于不周山下。
【赏析】这首词着重写反第一次大“围剿”中的关键性战役龙冈大捷。龙冈战役胜利了,反第一次大“围剿”就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反第一次大“围剿”的胜利,增强了根据地人民战胜敌人的信心,也为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这是一曲鼓舞军心民心的凯歌。
上阕记述龙冈战役的历史场面。开篇即以“万木霜天红烂漫”起兴,写龙冈地区无尽的林木在霜天的笼罩下,枫叶鲜红耀眼的自然景色,衬托红军战士打伏击战的兴奋情绪。起笔阔大,色彩鲜明,为第二句“天兵怒气冲霄汉”作了渲染与烘托。
第二句写红军战士为敌军的嚣张气焰所激怒,同仇敌忾,怒气之大以致冲入云霄。如此形容,蓄足了红军战士义愤填膺的精神状态,预示了巨大的威势和力量,也给整首词营造了高昂、豪迈的艺术氛围。
第三句“雾满龙冈千嶂暗”是写实。据记载,一九三○年十二月三十日下午三时,张辉瓒率部刚进入龙冈,龙冈地区大雾突起,千山万岭全被茫茫雾海所笼罩而变得幽暗。这样的环境为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写反第一次大“围剿”以活捉敌军前线总指挥张辉瓒而胜利结束。“齐声唤”,据说当时“活捉张辉瓒”的喊声漫山遍野,千峰回响,气势冲天。用两句自语,使人似闻其声,似见其景。
下阕写第二次反“围剿”前的敌我双方的态势。开头两句写敌军情况。一九三一年二月,蒋介石调兵二十万,向红军发动第二次大“围剿”,“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两句写的就是这一事实。敌人的兵力比第一次“围剿”时多了一倍,而且来势凶猛,气焰嚣张。
接下来三句写红军这一方。面对强大的敌人,红军的策略是发动工农群众,“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表达了作者的战略思想,抒写了作者反“围剿”必胜的信心与豪情。
“不周山下红旗乱”一句,用典赋予新的内容。共工是一个摧毁旧天地,创造宇宙新格局的英雄。红军也正是这样的英雄,红军就是要打碎旧世界,创建一个崭新的中国。这一典故,把不周山与红旗,共工与红军,神话与现实联系起来,化腐朽为神奇,给神话以崭新的氛围,使词有了新的生命力,红军的斗争显得更加壮阔,整首词的内容也大为扩展。“乱”字又如神来之笔,豪放而凝重,显示了千百万工农“同心干”轰轰烈烈的革命声势。于豪放中见出典雅、凝重,是这首词的显著艺术特色。
渔家傲
反第二次大“围剿”
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
飞将军自云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如卷席。
有人泣,
为营步步嗟何及!
【注释】反第二次大“围剿”:指一九三一年五月下旬,中央革命根据地抗击国民党军队第二次大规模军事进攻的战役。当年四月初,国民党集结二十万大军,以何应钦为总司令,从江西吉安开始一直延伸到福建建宁,构成一道八百里长的弧形阵势,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兵分四路,紧缩包围,向红一方面军的集结地宁都推进。红军在这次作战中仍然采用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战略。一九三一年五月十六日先对由富田镇(在吉安县城东南九十里)向东固(在吉安县城东南一百二十里)地区进犯之敌一个师和一个旅突然猛攻,经过一昼夜激战,消灭了大部分敌人。然后向东横扫,一直打到江西、福建两省的边境。五月三十一日,第二次反“围剿”胜利结束。这首词作于“第二次反围剿”胜利之后。
白云山:江西省吉安市东南面的山名,主峰介于吉安、泰和、
兴国三县交界处,形势险要,海拔九百一十二米,距东固镇西南十七里。《嘉庆一统志》载,此山“峰峦特出,常有白云蒙罩”,因以为名。一九三五年五月十五日拂晓,红军奉命进占此山,隐藏在深谷丛林中,待机歼敌。这里是第二次反“围剿”中毛泽东、朱德指挥打第一仗的地方。
云欲立:夏云积聚山顶,似乎要站立起来。
枯木朽株齐努力:这里是说在我军包围歼灭国民党军队的时候,连枯木朽株也发挥了帮助我军反对敌人的作用。枯木朽株,干枯腐朽的树木。典出汉代邹阳《自狱中上粱孝王自明书》:“有先人谈,则以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
枪林逼:这是倒装笔法。
枪林:枪炮密集如林,极言其多。
逼:迫近,靠近。
飞将军自重霄入:飞将军,指矫健英勇的武将。语出《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这里用来描写行动隐蔽神速的红军从山上冲下来杀敌的情形。重霄,即九重霄,九重天。古代传说,天有九层,重霄指天极高处。
入:这里是下来的意思。当年红军隐蔽集结在山上,敌军由富田向东固地区进攻,红军居高临下,突然从山上打到山下,好象飞将军从天而降。
驱:即长驱,有锐不可当之意。
苍茫:旷远迷茫,无边无际的样子。
闽山:这里指福建省建宁县境的武夷山区。碧:青绿色,形容山青翠秀丽。
卷席:即席卷,像卷席子一样。汉代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之句,意即轻而易举地攻取全国各地,这里形容红军歼敌迅速干净。
有人泣:有人,指蒋介石。
泣:抑住声音哭,即无声地哭。第二次“围剿”失败后,蒋介石曾亲到南昌,痛骂其部下无能,不禁涕哭失声。
为营步步嗟何及:蒋介石鉴于第一次“围剿”冒进而失败,这次“围剿”改用所谓“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打法,但仍遭惨败,向隅而泣,嗟叹莫及。为营步步,即“步步为营”的倒装。嗟:叹息,感叹。何及,怎么来得及呢?
【译文】夏天的云聚集在白云山顶,
仿佛要站立起来,而白云山下,
英勇的红军发出惊天动地的喊杀声冲向敌人,
就连干枯腐朽的树木也发挥了帮助我军打击敌人的作用。
红军集中优势兵力从山上猛冲下来,
仿佛从天而降,势不可挡。
在十五天的时间里,
我们的战士从江西到福建,
长驱直入七百里,
迅速干净地消灭了大批敌人。
蒋介石怎么能不哭呢,
就是步步为营的进攻战略也来不及了。
【赏析】这首词真实地再现了第二次反大“围剿”的战斗历程。
上阕写第二次反“围剿”中的白云山战斗。这次战斗是第二次反“围剿”的第一役,关系重大。上阕全从红军方面着笔。起始一句“白云山头云欲立”,采用拟人化手法写云,移情入景,通过欲立之云表现红军的战斗姿态和同仇敌忾的情绪。
“白云山下呼声急”,写白云山下战斗已经打响,我英勇红军冲向敌军,发出惊天动地的喊杀声。接着采用拟人化手法,是说连“枯木朽株”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积极能动性,为杀敌而“齐努力”,这也预示了战斗必然取得胜利。
“枪林逼,飞将军自云霄入”,写红军集中优势兵力从山上猛冲下来,有如雷霆万钧、锐不可当。敌人纷纷缴枪投降,惊呼“红军是从天上飞下来的啊!”
下阕用倒笔追叙反第二次大“围剿”战役的全过程。“七百里驱十五日”是写实,从江西富田镇到福建的建宁县约七百里,战斗从五月十六日开始~五月三十日结束,正好十五日。“驱”字,十分形象地描写了红军长驱御敌的无可抵挡的英雄气概。
“赣水苍茫闽山碧”是对前一句的补叙,既交代了红军在十五天中长驱七百里所经过的地区,又描写了一个景色迷茫,山清水碧,富有诗意的境地。在艰苦的行军和作战生活中,注入了乐观的情绪。
“横扫千军如卷席”,如高屋建瓴,是“驱”的具体内容,写激动人心的战斗结果。白云山战斗之后,红军从西向东,横扫七百里,先后又打了五个大胜仗,彻底打败了国民党的第二次大“围剿”。这句充分表达了红军风扫残云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最后两句以轻蔑的语调描画了敌人失败的窘态。
“有人泣”,是说有人因战败而悲伤,向隅而泣,这个人首先当然是蒋介石,但也包括那些战败的国民党军事将领和军阀的头目。“为营步步嗟何及”一句,极富深刻的嘲讽意味。这首词上阕全从红军方面着笔,一、二句正面写红军高昂的士气,旺盛的斗志。
第三句用曲笔仍然表明红军众志成城,志在必胜。后两句写红军进攻的威猛和神速。下阕仍以写红军为主,前三句正面概括描写红军这次反“围剿”的全过程,既写战斗的空间转移,又写战斗的辉煌战果。最后两句才写到敌人一方,但这完全是为了衬托红军,胜负的鲜明对比,使词的意味无穷。
全词画面雄阔,语气跌宕,风格豪壮,韵致无穷,生动地概括了第二次反“围剿”战役的全过程,堪称是一首壮丽的史诗。
菩萨蛮
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注释】黄鹤楼:旧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城西长江岸边蛇山的黄鹤矶上,即今武汉长江大桥东端北侧,相传始建于三国吴大帝孙权黄武二年,因曾有仙人王子安驾黄鹤至此休息,楼因此而得名。楼在历史上曾几经毁坏修复,一九五五年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拆去遗留建筑物,一九八五年六月在蛇山上重建黄鹤楼。黄鹤楼历来是游览胜地,站在楼上,可以俯瞰波澜壮阔的长江和武汉三镇的雄姿,再加上美丽的神话传说,所以引起历代不少诗人的吟咏和赞叹。一九二七年春,中国命运正处于严峻的时刻,毛泽东登上黄鹤楼,触景生情,感怀国事。写下了这首词。
茫茫:形容长江水势广大的样子。
九派:九条支流。相传在湖北、江西一带有九条支流同长江汇合,所以称九派。这里指长江中游的河流。派,江河的支流。
中国:国之中部,指我国的中部地区。《孟子·梁惠王上》:“莅中国,而抚四夷。”
沉沉一线穿南北:沉沉,深远的样子,指铁路伸向远处。一线,指当时长江以南的粤汉铁路和以北的京汉铁路。一九五七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两条铁路接通后改称京广铁路。穿南北,伸向南方北方的尽头。
莽苍苍:本指草木茂盛,这里指烟雨迷蒙,若隐若现,远望不甚分明。
龟蛇锁大江:龟山、蛇山夹江对峙,好像要把长江锁住一样。龟蛇,龟山和蛇山。龟山在汉阳,形如龟;蛇山在武昌,形如蛇。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萧》:“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神话中的黄鹤不知飞往何处去了,现在只剩下供人游览的地方。这两句化用唐代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卢郢《黄鹤楼》:“黄鹤何年去杳冥?高楼千载倚江城。”何去,去何,去到了什么地方?处,地方,处所。
把酒酹滔滔:用酒祭奠滔滔的大江。把,拿着,端着。酹滔滔:把酒浇到滚滚滔滔的江水里。酹,古代把酒浇在地上祭奠鬼神或对自然界事物设誓的一种习俗。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滔滔,形容水势盛大的样子。这里指长江,形容词用作名词。《诗经·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
心潮:潮水般激荡着的思想情绪。
逐:跟着。
【译文】九道浩瀚的江河,奔流在幅员辽阔的,
中原大地之上,
一条沉重的铁路穿过了乌云迷漫的,
中国南方北方。
迷迷蒙蒙的雨雾,笼罩着林木繁茂的,
祖国原野,对峙的龟山和蛇山,
紧锁着滚滚奔流的万里长江。
翩然飞去的黄鹤,不知该到那里寻觅,
游客往来的黄鹤楼,空荡荡的留在这里。
怀念为革命牺牲的战友,对着滚滚的长江,
我把祭奠的酒杯高举,展望祖国的未来,
我心血沸腾了,无法抑制的思绪!
随着长江的波涛,汹涌而起!
【赏析】这首词是毛泽东携夫人杨开慧同游武昌黄鹤楼时所作。黄鹤楼是历代游人游览之胜地,站在楼上,可以俯瞰波澜壮阔的长江和武汉三镇的雄姿,风景极其壮丽,又有美丽的神话传说,所以引起历代文人墨客的吟咏和题记。
在这首词中,作者触景生情,感怀国事,抒发了对革命前途沉重的忧虑,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澎湃的革命激情和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信念。
上片写景。“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这是作者站在黄鹤楼上所见到的阔大的景象。放眼望去,看到的是横贯东西,波涛汹涌,武汉三镇深远,一片浩荡的长江。
“九派”,这里是长江的同义语。“流中国”,点明长江源远流长,不可一世。大江之外,最显眼的就是穿越南北的铁路了。“沉沉”,形象地描绘了铁路延伸之辽远。这两句词写得气象阔大。
近看,眼前是“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大地烟雨迷茫,隔江对峙的龟山和蛇山好像要锁住奔腾的大江。“锁”字,形象传神,写出山对峙,似欲阻遏滔滔江流之态,也反映了政治形势的严峻。这两句词,寓情于景,暗示了作者当时的心境。
下片抒情。“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两句,借用典故,巧妙地记叙作者的黄鹤楼之游。同时也隐含着作者因革命前途而产生的沉重心情。两句低徊咏叹,郁思凝结。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两句,写洒酒祭江的行为和内心如潮逐浪的感受。把酒酹江并非真的以酒祭奠江水,只是借用典故,对江盟誓,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当时在如烟如雨的政治形势面前的心情,即“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心潮逐浪高”一句,与上片所形成的感情色彩相对照,语句亢奋,心潮澎湃,抒发了作者要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因为诗人相信,革命事业终究会如滔滔长江,滚滚向前,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结句振起全篇,又含蓄不露,戛然而止。杨开慧当时就称赞说:“这首词真好,前几句太苍凉了,后几句一变而显得昂扬,激动,我听了心绪也难平。”可作为此词的注脚。
菩萨蛮
大柏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注释】大柏地:圩镇名,位于江两省瑞金县城北六十里。一九二九年一月,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军由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二月十日(正值春节)~十一日,红军在大柏地一带宿营,国民党赣军刘士毅部追踪而来,红军利用大柏地以南的有利地势,同敌军展开激战,战斗持续一天,红军歼敌近两个团,俘敌团长以下八百余人,并缴获大批武器。一九三三年夏天,毛泽东到宁都视察工作,在返回瑞金县城路过大柏地时,正值天空雨停虹现,夕阳在山,触景生情,回忆往事,欣然命笔,填写了这首诗。当时,毛泽东已被调离军事领导职务,改任苏维埃中央政府工作。
彩练:彩色的绸带,这里喻指彩虹。练,洁白的丝绸。
雨后复斜阳:复,又,更。斜阳,从西边斜射过来的阳光。唐代温庭筠《菩萨蛮》词:“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阵阵苍:时隐时现深绿的颜色。苍,深绿色。
鏖战:酣战,激战。
弹洞前村壁:洞,作动词用,射穿,穿透。
前村,泛指战场附近的小村庄。
装点:装扮,点缀。华若《登楼晚望》:“装点红山归画图”。
今朝:犹言今天,指一九三三年的夏天。
【译文】赤橙黄绿青蓝紫,
好一道美丽的长虹。
是谁把着条彩色绸带,
在雨后的天空里舞动?
西下的太阳,又一次照耀,
新雨洗过的天宇,
向晚上的山川啊,一阵比一阵更加深青。
想起当年那场战斗,在这里打得格外激烈,
前面村里的墙壁,也被枪炮的子弹穿破,
正是这些,斑斑累累的弹痕,
把眼下这美丽的关山,点缀的更加壮观生色。
【赏析】全词抚今追昔,描绘大柏地雨后美丽诱人的景色,热烈讴歌人民革命战争,流露出一种宽慰乐观的情绪。
上阕写景。开头“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两句,作者首先巧妙地运用借代的手法,通过七种颜色的铺叙,写出了七彩纷呈的彩虹绚丽夺目。接着又以彩色绸带比喻彩虹,具体写出了彩虹美丽的形态,而且“当空舞”三字又使静止的彩虹具有了动态的英姿,彩虹的出现是雨后的自然现象,所以作者随即点明“雨后复斜阳”,表明此时正是阳光西斜之时。天空是如此的美丽,大地上又是如何呢?
作者以“关山阵阵苍”一句逼真传神地描绘出,经过雨水冲洗的关山,在斜阳的笼罩中,正流动着一阵阵苍翠之色。作者笔下的关山充满了动态之感,显示出凝重苍劲之感。
下阕回忆旧事,托事言情。“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回想起一九二九年二月在这里发生的激战,那次战斗是多么地急促,打得是多么地激烈。前村墙壁上的那些弹洞,就是当年战斗留下的痕迹。“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今天看来,那些弹洞,装饰和点缀着阵阵苍翠的关山,却别有一番风采,使得关山更添秀色了。作者作为历史见证的乐观之情溢于言表。
整首词亦画亦诗,情景交融。画面清晰,色彩交融。绚丽的彩虹,雨后的斜阳,苍翠欲滴的关山,前村墙壁上的弹洞等,构图适宜,层次极强。彩虹的赤橙黄绿青蓝紫,斜阳的红,村庄墙壁的白,但以天宇的湛蓝和群山的苍翠为主色。“舞”字,使人似见彩虹在蓝天的映衬下飘动。“阵阵苍”,让人感到群山的苍翠之色有着深浅明暗的变化。总之,整个画面丰富和谐,生气盎然。
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是重游自己战斗过的地方,回忆往日辉煌胜利时的愉悦之情和对人民革命战争以及经过战争洗礼的革命根据地的赞美之情。这些喜悦赞美之情又通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写中流露出来。作者把主观的情志美与客观的自然美高度统一,熔炼成艺术美,并融情入景,体现了革命者的豪情与热爱自己事业的新的美学观。
清平乐
会昌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注释】会昌:县名,位于江西省东南部,东连福建省,南经寻乌县通广东省。早在一九二九年,毛泽东为开辟赣南革命根据地,就曾率领红军到过会昌。一九三一年十月,在会昌建立了革命根据地,这以后作者经常途经和居住在这里。一九三三年八月中共粤赣省委成立,省委办公地设在会昌,这首词是一九三四年夏天作者在会昌进行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时所作。
欲晓:快要天亮。欲,将要。晓,天亮。
莫道君行早:莫道,不要说。君,第二人称敬词,相当于“您”,这里是作者自称之词。行,动身,出发。旧谚有:“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踏遍青山人未老:踏遍青山,从一九二七年九月秋收起义以来,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转战千里,足迹踏过湖南、广东,江西、福建等地的无数山岭,故云。踏遍,走遍。人未老,《高丽史·乐志》,“祝嵩龄,后天难老。”比词的“人未老”与“后天的老”命意相同。
这边:指会昌一带。
独:唯独。
会昌城外高峰:指会昌城西北的会昌山,又名岚山岭。作者曾回忆说:会昌有高山,天不亮我就去爬山。
颠连直接东溟:颠连,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颠,通“巅”。山顶,这里指山峰。直接,一直接到。
东溟:东海,这里指福建省。李白《古风》:“黄河走东溟,向日落西海”。
南粤:古代地名,也叫南越,在今广东、广西一带。这里指广东。因其在江西省的南边,立足于江西而南望广东,故言南粤。
郁郁葱葱:草木苍翠茂盛的样子。《后汉书·光武帝纪》:“气佳哉,郁郁葱葱然!”这里喻指革命前途光明美好。
【译文】东方的天空,已经度过长夜,
接近天亮,请不要用,战士动身早啊!
把他们夸奖,红军战士走遍千山万水,
奕奕神采,说起我们祖国的未来,
最好的只有,革命根据地。
会昌的城外山峰高耸入云,
连绵的山岭一直延伸到大海,
英勇的战士望着广东大地那无际的原野,
碧绿的青翠生机勃勃,富有色彩!
【赏析】这首词是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填的最后一首词,表现了作者豪迈的气概,宽广的胸怀,以及对革命胜利的乐观精神和坚定信念。
上阕写晨起登山的情景与感慨。起始两句“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交代时间环境。近似白描的两句词勾勒了一幅天将破晓的夏日晨曦图。
“莫道”二字是说走得早是很自然的事,因为急需做的事毕竟很多。“踏遍青山人未老”,紧承前一句的“行”字,联系作者的自注看,内中颇有深意。
自一九二七年秋收起义队伍进入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以来,历经国民党的五次大“围剿”,转战于革命根据地的山山岭岭,可谓是踏遍了青山。
作者写这首词的时候,七、八年过去了,人的年龄有所增长,但人并未衰老,仍精力旺盛,游兴甚浓革命意志更没有衰退。所以结句出现了“风景这边独好”的评说。
作者对自己亲手建立的革命根据地有深厚的感情。
下阕写登会昌山目及之景,实际上是“风景这边独好”的具体描述。“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两句,写登上城外会昌山高峰所看到的极为开阔辽远的风光。
作者登上高峰,向东眺望,峰恋叠嶂,山海相接。“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写南方的美丽景色。
作者借同行的战士指看,所见到的是“更加郁郁葱葱”的南国风景。
事实上,站在岚山岭上,不仅看不到山海相接,也看不到南奥的郁郁葱葱;此数句是将眼前实景融化宽广的胸怀与远大的眼光之中,反映苍凉郁闷而又恢弘宽广的意境。这也是这首诗的主旨。
十六字令三首
一
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
离天三尺三。
二
山,
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
万马战犹酣。
三
山,
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
赖以拄其间。
【注释】十六字令三首:十六字令,词牌名,以全调字数取名,是一种短小的词。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从江西瑞金出发,途经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省,翻越无数崇山峻岭,攻关夺隘,冲破敌人重重封锁,击溃敌人围迫堵截。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胜利到达陕北。这二首词是作者在一九三四年~一九三五年的长征途中对所经过的形势险峻的群山的描绘。
惊回首:惊,吃惊,兼有惊喜的意味。回首,回头看。
离天三尺三:极言山高峻,与天相近。
巨澜:巨大的波浪。这里所说巨浪的翻卷和下文的奔腾都是比喻群山的起伏。
犹酣:犹,正。酣,本指酒兴正浓,这里指酣畅,痛快。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英姿竦爽来酣战”。
刺破青天锷未残:刺破青天,神话传说:天是用青石砌成的。后来共工和颛顼争帝,共工怒触不周山,天柱折了,天塌了一个窟窿,女娲炼成了五色石把它补住了。这里形容山峰的坚韧。锷,刀口,剑锋,这里比喻峰尖。唐代柳宗元有“海上千山似剑峰”的诗句。残,残缺,毁坏。
欲堕:要掉下来。堕,掉下,落下。
赖以拄其间:赖,依赖,依靠。拄其间,支撑在天地之间。拄,支撑。《战国策·齐策六》:“大冠若箕,脩剑拄颐”。
【译文】一、山呀山;
高入云;战士跃马紧扬鞭;
回头看;惊又险;
离天还有三尺三。
二、山呀山;
汹涌澎湃的巨浪,
翻滚的江河;
不停息;来匆匆;去匆匆;
万马奔向前。
三、山呀山;
长剑锋利刺破天;
天遇塌;山峰高;
撑起青青天。
【赏析】这几首小令是作者在马背上断断续续吟出来的,虽非一时之作,但内容相互有联系,而且都是写山。作者从三个不同的审美视角展示了山横空接天的高峻,颠连逶迤的磅礴,力擎蓝天的崇高,凝聚了在长征途中对山的观感,极典型地显示出山的高、险、奇的外在特征,同时又赋予山以丰富的社会性,使之展示出了革命者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第一首写山的高峻兼写革命者的豪情。人与山相互映衬:人马走过之后,回头一看,所过之山高耸入云,令人惊叹,“离天三尺三”。作者又用“离天三尺三”的民谣烘托人的“快马加鞭未下鞍”的豪情,用高山作背景,衬托和突出长征路上红军跨越高险峰峦后的豪迈心境。
第二首着重写重叠起伏的山势。落笔就用两个极有气势的比喻来描绘群山绵延起伏的动感气象:“山,倒海翻江卷巨澜”,使静态的千山万岭突然汹涌澎湃,喧嚣起来,形成撼天动地的势不可挡的力的运动。“奔腾急,万马战犹酣”两句,以奔腾急骤、战斗正酣的万千战马,状写群山的磅礴气势,其象征着长征途中的红军将士排山倒海的雄姿。
第三首写山之峻峭。“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山之峻峭非同寻常,这是作者着意塑造山峰高入苍穹的峭拔形象。“天欲堕,赖以拄其间”,这才是高山的真正作用,在这里,作者借用神话典故,充分展示了高山支撑蓝天的伟岸精神。这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这三首词采用象征的艺术手法,以雄伟苍劲的笔力,描绘了群山的奇特形象,从而热情讴歌了长征途中的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红军雄伟豪迈的气魄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山是这三首小令共同的主题意象,既是作者对所有山的外在形体本质特征的精炼概括,又是作者寄托一定情感的艺术创造。全词意境雄伟,寓意深刻,音节遒劲,气势凌厉。
忆秦娥
娄山关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注释】娄山关:关隘名,位于贵州省遵义县城北六十公里娄山的最高峰上,形势极为险要,是防守贵州北部重镇遵义的重要关隘,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关上竖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娄山关”三个大字。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于一九三五年一月占领遵义,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会后红军经过娄山关北上,原准备在泸州和宜宾之间渡过长江,结果没有成功,于是又折回,第二次进军遵义。在娄山关和板桥之间红军与贵州军阀王家烈部一个师展开激战,战斗异常激烈。第二天拂晓,敌人又两次集结优势兵力进行反扑战斗更为激烈。最终英勇善战的红军打败了强敌,重新占领遵义。这首词写的就是这次攻克娄山关的战斗。
西风烈:西风凛冽。
长空雁叫霜晨月:一个严寒刺骨的霜天早晨,辽阔的天空中,还挂着一钩残月,一群惊叫的大雁掠空而过。“雁叫”、“霜晨”和上句的“西风”都是娄山关二月间的真实景物。温庭筠《商峰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碎:形容马蹄声清脆错落。刘兰史《春游曲》:“碧蹄声碎玉门桥”。
喇叭声咽:喇叭,指军号。咽,声音因梗塞而低沉,这里用来描写清晨寒风中的军号声低沉断续。韦庄《江城子》:“角声呜咽,星斗渐微茫。”
雄关:雄伟的关隘。娄山关地势险要,气势雄伟,故称之“雄关”。
漫道:空说,枉说。
如铁:像钢铁一样坚固。
迈步:跨步,大踏步。
从头越:从山头上跨越过去,指红军再次跨越娄山关。
苍山如海:这里是说苍翠的群山逶迤起伏,层峦叠嶂,无边无际,犹如浩瀚而波涛汹涌的大海。苍山,青翠的群山。
残阳如血:残阳,快要落山的夕阳。残,将尽,剩余。如血,好象鲜血一样殷红。唐代杜甫《喜雨》:“日色赤如血。”作者曾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吟成了“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两句颇为精粹之词。
【译文】凛冽的西北风,一个寒冷的霜天早晨,
在辽阔的天空中,挂着一轮残月。
照在清晨严霜上,
纷乱的马蹄声,震撼着山谷,
清晨的寒风中传来低沉连续的军号。
雄伟的娄山关啊!
你象铁铸的一样难以攻破,
而现在英勇抗战的战士,
将要从你头上跨越,
苍翠的群山像大海的波浪一样,
夕阳照在雄伟的关山上,
发出血样的红光,
迎接着即将来临的新世界。
【赏析】这首词写红军第二次进军遵义时在娄山关与敌人发生激战的情景,赞颂了红军的豪迈气概和英勇精神。
上阕描写红军向娄山关进军时的战前气氛,融入了作者当时的沉郁心情。“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两句,描写战斗环境。
西风猛烈地刮着,清晨时分,寒霜满地,残月还悬于半空,辽阔的天空中传来了归雁的鸣叫声。寥寥几个字,写出了西风、长空、大雁、晨霜、残月五种景物,而且层次清楚,排列有序,词语凝练,景色清美。一幅凄清苍凉的画面展现眼前、第二个“霜晨月”,词意承前,景物依旧,但词意转向了红军夺关的战斗行动。“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写红军夺取娄山关时的战斗情景。马蹄声杂沓轻急,军号声低哑断续,一支部队正紧张急速而又高度戒备地前进。
下阕写红军越过娄山关天险的豪迈气概和娄山关的壮美景色。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语气豪迈,言意如钢如铁的娄山雄关算得了什么,如今红军又从它的顶上大踏步地越过去了。第二个“从头越”词意与前不同,主要指越过娄山关的时间。在意境上取得一唱三叹之效。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描写红军过关时所见景物。群山苍翠如无边无际的大海。娄山关战役胜利时,夕阳正照,殷红如血。这里描写的是当时的真实景物,也是抒情。这样一幅阔大的壮丽图景,有力地表现了红军取得凯旋后的豪迈情怀。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进军图,是一首雄壮的革命进行曲。全词气象雄浑,画面阔大,蕴涵着勃勃生机,跃动着生命的创造力。选择典型环境和侧面烘托是这首词的又一特色。攻占娄山关是在黄昏时,当时战斗得很激烈。到次日拂晓,敌人又两次集结兵力进行反扑,战斗更为激烈。作者摄取了拂晓时这个典型环境来写“西风烈”、“雁叫”、“喇叭声咽”这三种意象,构成了浓重悲壮的战争气氛。晨夕线索分明,战前战后情状与心态各异,加深了词的凝重感。
临江仙
给丁玲同志
壁上红旗飘落照,
西风漫卷孤城。
保安人物一时新。
洞中开宴会,
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枝谁与似?
三千毛瑟精兵。
阵图开向陇山东。
昨天文小姐,
今日武将军。
【注释】给丁玲同志:一九三六年夏,著名左翼作家丁玲逃离被国民党囚禁三年多的南京,秘密经上海,北平,西安,于同年十一月十日来到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陕北保安县。中宣部召开了欢迎宴会,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亲自出席。会后,毛泽东问丁玲打算做什么,她答“当红军”。随后就到前方总政治部工作。毛泽东写了这首词以电文的形式传给她。一九三七年初,丁玲回到延安时,毛泽东又手书这首词送给丁玲。丁玲(一九○四~一九八六),原名蒋冰之,笔名丁玲,湖南临澧人。著名女作家。一九三一年参加“左联”,一九三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一九三三年被国民党逮捕入狱,三年后出狱。
壁上:城头。壁,壁垒,古代军营的围墙,这里指城墙。
落照:夕阳。南朝梁简文帝《和徐录事见内人作卧具》:“密房寒日晚,落照度窗边。”
西风漫卷孤城:西风,秋风。漫卷,随意吹卷。孤城,孤立的城池。这里指保安县城。因其独立于陕西省西北部众多大村庄之中,故言。唐代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保安:县名,位于陕西省西北部,邻接甘肃省。当时是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所在地。一九三六年为纪念与国民党军作战中光荣牺牲的红十八军军长刘志丹,改名志丹。
人物:指有一定声誉、在某一方面才能出众的人。
一时:同时。宋代朱熹《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洞:指窑洞。
纤笔:纤细的笔。这里指丁玲细致描绘的文笔。
三千毛瑟精兵:一九二二年八月二十四日,孙中山在《与报界的谈话》中说:“常言谓:一枝笔胜于三千毛瑟枪。”毛瑟,德语的音译,指德国毛瑟工厂所制造的步枪,手枪,在当时很有名。
阵图:古代军队作战的阵列队形。唐代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里借指作战部队。
陇山:六盘山南段的别称,位于陕西省陇县西北,延伸于陕甘边境。长约一百公里,海拔二千米左右,是渭河平原与陕西高原的分界山脉。当时这里是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前方。
【译文】城头上的红旗在夕阳的余辉下随风飘扬,
孤独的保安县随意被秋风吹卷,
许多的革命人士一下子都汇集到保安县,
大家聚在窑洞里开会,
一起去迎接我们的战友丁玲同志。
她的文采谁能相比呀?
好似一只三千人的部队,都配有毛瑟枪的势力,
排着整齐的部队的战士们向陇山东进军了,
昨天文小姐,今天武将军。
【赏析】这是一首赠词。上阕写欢迎的情景。旌旗、落日、秋风、孤城是古代边塞诗中常见的词语。如王昌龄《从军行》:“孤城遥望玉门关,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千嶂里,长落落日孤城闭。”“壁上红旗”两句写开欢迎会的时间、环境,创造了一种热烈的场面。
“红旗”一词点明地点是在陕北抗日根据地。“落照”表明举行欢迎会的时间是傍晚。西风,这是深秋时节常吹的风。“孤城”,指保安这座当时独一无二的县城,当时的中共中央及其办事机构正留驻于此。
“保安人物一时新”,这句词承上启下,是上阕的中心句,是说保安这座特殊的县城,吸引了全国许多革命青年纷纷仰慕而来,这些人物可以说是“一时新”。而且,在窑洞中开宴会所欢迎的人,对于根据地来说,也是一位新人。“洞中开宴会”两句,承“新”字写出,同时也起了点题的作用。
下阕从议论入笔,对投身革命根据地的丁玲予以鼓励。“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两句,一问一答,“纤笔一枝”与“三千毛瑟”对举,高度赞扬并肯定了丁玲的作品,说明了革命知识分子在革命队伍中的巨大作用。
“阵图开向陇山东”,指丁玲即将到前线去工作。在宴会上,毛泽东问丁玲打算做什么,丁玲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红军!”毛泽东赞赏地说:“好呀!你跟着杨尚昆他们的前方政治部去前线吧。”不久,丁玲随红军去了陇东前线。
“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两句,是全词的结语,同时也照应了题意。作者肯定了丁玲投身革命后所起的巨大变化。一文一武,判若两人;一小姐,一军人,更是起了质的变化。这是毛泽东鼓励的,也是丁玲所期望的。
这首词在艺术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通俗化。全词基本上是用口语写眼前景,身边事,语言明朗晓畅。“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通俗之极,但蕴意深远。出语亲切,情感真挚,也是这首赠词的特点。这两句,举出实例,说明了“保安人物一时新”,是全词的主题思想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