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往往说:唐诗重情性,宋诗重理趣。其实,宋人注重理性思维,尤其注重对人生意义、人生哲理的思考,并不仅仅表现在诗歌方面,宋词也同样富于理趣。同时,人们讨论宋词的理性化,往往将目光集中到苏轼、辛弃疾身上,所谓苏轼以诗为词,辛弃疾以文为词,似乎宋词从苏辛开始才走上理性化的道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被视为花间正宗的晏欧小令,就颇多含蕴深厚的人生思考,已经与晚唐、花间大异其趣。如“一向年光有限身”“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等等,都以其深刻的理趣脍炙人口。
不过话说回来,推动宋词走上议论化、散文化道路的确实是苏轼和辛弃疾。苏轼的《定风波》 穴 莫听穿林打叶声 雪 ,在人生的风雨面前潇洒吟啸,“一蓑烟雨任平生”。辛弃疾的《沁园春》 穴 杯汝来前 雪 ,嬉笑怒骂,诙谐幽默,“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置于哲学论文中亦难以辨识。正是有了苏辛,宋词对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思考才更加纵横恣肆,更加趣味横生。
有人说宋诗不懂形象思维,读来味同嚼蜡。读读下面的宋词你就会知道,理性的思考同样富有审美的韵味。
春花秋草,只是催人老。
总把千山眉黛扫,未抵别愁多少。
千山眉黛: 满山的翠绿 。 这里语意双关 , 暗指青春韶华 。
劝君绿酒金杯,莫嫌丝管声催。
兔走乌飞不住,人生几度三台。
兔走乌飞: 指时光飞逝 。 兔 , 传说月中有玉兔捣药 , 因用以指月亮 。
乌,传说日中有三足金乌,因用以指太阳。
三台: 唐宋燕乐中的催酒曲 。
〔 大意 〕春花开了又谢,秋草绿了又黄,时光催得人一天天衰老。就算春风秋雨横扫了千山的翠绿,也消除不了离愁别恨。劝君痛饮杯中的美酒,不要嫌乐曲声催人太紧。时光飞逝如梭,人生能有几曲催酒的《三台》 ?
〔 点评 〕 这是一首感叹人生短暂的作品 。 词的上片写时光飞逝的迅速 , 下片写人生欢乐的有限 。 春花秋草催人老 , 兔走乌飞留不住 , 重要的是抓住眼前的欢愉 , 不要让宝贵的人生白白虚度 。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
一向: 同 “ 一晌 ”, 一会儿 。
等闲: 轻易 , 寻常 。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 不如 ” 句 : 用元稹 《 会真记 》 中崔莺莺诗 :“ 还将旧来意 , 怜取眼前人 。” 怜取 , 爱怜 。
〔 大意 〕片刻的时光,有限的生命,寻常的离别也容易让人断肠销魂。酒筵歌席再多,也不要嫌它频繁。遥望满眼河山,徒然怀念远方,再加上风风雨雨和遍地落花,更让人伤感春光的易逝。不如尽情享受眼前的歌舞,怜惜眼前的人儿。
〔 点评 〕 这是一首感慨人生短暂 , 主张珍惜每时每刻 、 及时行乐的作品 。 词的上片从虚处落笔 ,“ 一向年光有限身 ”, 看透了人生的转瞬即逝 ; 下片由眼前 “ 满目山河 ”“ 落花风雨 ” 着眼 , 进一步补足 “ 有限 ” 二字 , 将春光短暂的感慨升华为年光的无情 。 末句 “ 不如怜取眼前人 ”, 上承 “ 酒筵歌席莫辞频 ”, 将满腹惆怅轻轻抛弃 , 尽情享受春光 , 享受青春 , 享受生活 , 享受生命 。 人们往往指责这种生活态度的颓废倾向 , 却忽略了其中所蕴涵的超脱与旷达 。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香径: 花间小路 。
〔 大意 〕一曲新词,一杯美酒,天气还是与去年一样,亭台还是去年的亭台。夕阳西下,何时再能回来 ? 花开花落,让人无可奈何;燕去燕来,似曾相识。花间小路上,只有我孤零零地往来徘徊。
〔 点评 〕 这首词的主题 , 历来有伤春 、 怀人两种说法 。
伤春,重在“几时回”,感慨于年华流逝;怀人,重在“独徘徊”,感慨于物是人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写春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沧桑之感,充满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将伤春怀人的个人感受,升华为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哲理的思考。含蕴深厚,耐人寻味。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
玉真: 传说中的仙子 。 这里指作者的心上人 。
重头歌韵响 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重头: 前后两阕结构相同的乐曲 。
琮( chēnɡcōnɡ ): 玉器敲击的声响 。
入破: 唐宋大曲中位于后部的舞曲 。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
玉钩: 玉制的帘钩 。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点检: 清点 。
〔 大意 〕池塘微微泛绿,春风轻轻送暖,我和伊人初次见面。她的歌声清脆悦耳,她的舞姿如红云飞旋。雕栏下,香阶畔,酒醉不觉天日已晚。当时同我赏花的人儿,如今剩下的还不到一半。
〔 点评 〕 这首词由怀人而痛惜年光流逝 。 词的上片回忆昔日的游乐 : 水绿风暖 , 美人相伴 , 歌韵琮 , 舞腰乱旋 , 好一派狂欢的景象 ; 下片写此刻的感伤 : 昔日在筵席上醉歌狂舞的人儿 , 居然已经香消玉殒 , 去掉大半 , 真有人生如梦 、 沧海桑田之感 。 而这天翻地覆的变化 , 就发生在一醉之后 。 这里的 “ 醉后 ”, 当然不仅仅指一夕酒醉 , 而应该包含了作者半生沉浮的人生经历 ; 这里的 “ 斜日晚 ”, 当然也暗示了岁月的迟暮 。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
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 长于 ” 两句 : 化用白居易 《 花非花 》“ 来如春梦几多时 , 去似朝云无觅处 ” 诗句 。
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
闻琴: 汉代卓文君听琴而私奔司马相如 。
解佩:《 列仙传 》 记载江妃二女曾解佩以赠郑交甫 。
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数: 定数 。
〔 大意 〕燕来雁去,黄莺啼过,春光又要归去。细细品味,尘世浮沉,心中思绪万千。百年光阴,能比春梦长多少 ? 人生聚散好似秋云,随风飘散无处寻觅。琴心暗许,汉皋解佩,本是神仙伴侣。挽断罗衣,也留不住伊人的踪迹。劝君不要独自保持清醒,还是听从命运的安排,在花间痛饮美酒、烂醉如泥吧。
〔 点评 〕 这首词感叹青春易逝 、 人生无常 。 词的上片表述对青春 、 爱情的留恋 , 下片叹息人生苦短 , 主张及时行乐 。“ 长于春梦几多时 , 散似秋云无觅处 ”, 思考人生的长短聚散 , 貌似虚无 , 实际上充满了对青春 、 生命的热爱 。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
离亭: 古代驿路上供行人休息的亭子 , 因为送别的地点往往选择在此 , 所以又称离亭 。
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
何处高楼雁一声 ?
〔 大意 〕时光只知道催人老去,却不知道多情的人抱恨长亭,春衫易湿,酒醉易醒。昨夜西风吹打梧桐,月色朦胧,我的好梦不时被惊醒,不知从何处高楼里传来了一声孤雁的哀鸣。
〔 点评 〕 这首词感叹人生苦短 、 聚散无常 。 词的上片泛写离愁别恨 , 下片具体描绘月夜惊梦的场面 。“ 时光只解催人老 ”, 一个 “ 催 ” 字 , 带出宇宙无穷 、 人生有限的思考 。 上片的离恨 , 选择在春衫春酒的春季 , 象征着美丽的青春年华也无情地逝去 ; 下片的惊梦选择在秋风萧瑟的月夜 , 象征着人生的迟暮即将来临 。 云外一声孤雁的哀鸣 , 更将全词的境界渲染得一片凄清 、 一派悲凉 。 个人的离情别恨 , 由此升华为无尽的人生感慨 。
无利无名,无荣无辱,无烦无恼。夜灯前,独歌独酌,独吟独笑。
况值群山初雪满,又兼明月交光好。便假饶百岁拟如何?从他老。
从: 追随 。
知富贵,谁能保?知功业,何时了?算箪瓢金玉,所争多少?
箪瓢: 箪食瓢饮 , 指简陋的生活 。 箪 , 竹篮 。
争: 相差 。
一瞬光阴何足道,但思行乐常不早。
待春来携酒 东风,眠芳草。
( tì ): 留恋 , 不肯分离 。
〔 大意 〕没有名利,没有荣辱,也没有烦恼。
夜来灯下,自斟自饮,自歌自唱,自吟自笑。此时群山积雪,一片银白,月光的清辉与之交相映照。假如增加你百年寿命,你打算如何度过 ? 答案是:追随这自由自在,一直到老。谁敢说荣华富贵终身可保 ? 谁知道功名事业何时了结 ? 一箪食一瓢饮,与金玉满堂又差得了多少 ? 一转瞬的光阴微不足道,人生要及早行乐。等到春光来临,携酒出游,流连春风,醉眠芳草。
〔 点评 〕 这是一首思考人生价值与意义的作品 。 词的上片描写一种无名无利 、 无忧无虑的精神境界 , 下片反思人世的得失荣辱 。 词末选择了及时行乐的生活道路 ,“ 东风 , 眠芳草 ”, 是真正享受生命的自由 。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吟啸: 魏晋士人喜撮口长啸 , 以示洒脱不羁 。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一蓑烟雨任平生。
芒鞋: 草鞋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料峭: 形容微寒 。
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向来: 刚才 。
潇洒: 指风雨 。
〔 大意 〕不要管滴滴答答击打树叶的雨声,何妨长啸着缓缓而行。手拄竹杖,脚穿草鞋,一身轻松,胜过骑马,心中不会害怕,在烟雨中潇洒前行。早春的寒风将酒意吹醒,让人微微感到有几分寒冷,山头的斜阳又照在人身上。回头再看刚才风雨飘洒的地方已风定雨停,没有风雨也没有阳光。
〔 点评 〕 这是元丰年间苏轼贬谪黄州 ( 今湖北黄冈 ) 期间的词作 。 词写一场途中遇雨的经历 , 上片写遇雨 , 下片写雨后天晴 。 不过 , 作者此时已遭受官场挫折 , 对社会人生有所领悟 , 他笔下的烟雨既是自然界的风雨 , 同时也暗指人世间的风雨 。 所以 ,“ 一蓑烟雨任平生 ”, 就传达出了作者面对挫折打击时坦然乐观的生活态度 。 同样 , 雨既不怕 , 晴亦不喜 ,“ 也无风雨也无晴 ” 所传达的 , 就是作者对得失 、 荣辱 、 穷通一视同仁的旷达与超脱 。 词写平常的生活经历 , 却充满着人生哲理 。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
蜗角: 蜗牛的角 。 比喻微不足道的虚名 。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此子疏狂。
些子: 一点点 。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 ? 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 大意 〕蜗牛触角一样微不足道的虚名,苍蝇脑袋一样的小利,有什么值得如此干忙 ? 世间的得失都有定数,何必去计较谁弱谁强。趁眼前人还未老且又清闲时,放纵一下自己的疏狂。人生百年,姑且醉他个三万六千场。仔细想一想,一生能有多少岁月 ? 更何况风风雨雨,又去掉了一半时光。既然如此,又何必拘泥执著,说短道长。幸好还有清风明月为伴,在绿草地上铺开盛筵帷帐。如诗如画的江南,有千钟美酒,姑且高歌一曲《满庭芳》。
〔 点评 〕 这首词的上片愤世嫉俗 , 下片归结于及时行乐 , 是一首表现作者生活态度的说理之词 。 苏轼一生仕途蹭蹬 , 屡遭贬谪 , 这首词应该是他贬谪期间的作品 。“ 蜗角虚名 , 蝇头微利 ”, 否定了世间争名逐利之举 。 人生的穷通得失既然不值得计较 , 剩下的就只能是享受生命的欢乐 , 贬谪的痛苦也由此消解在旷达之中 。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 入淮 ” 句 : 指洛水在泗州注入淮河 。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雪沫乳花: 茶水面上浮起的细沫 。
蓼茸: 蓼草的嫩? 。
人间有味是清欢。
清欢: 平淡生活的乐趣 。
〔 大意 〕斜风细雨带来一场轻寒,淡烟疏柳装点着雨后初晴的沙滩。清清的洛水汇入淮河,不多久水面开始上涨。午后一杯清茶,乳白的泡沫浮上杯盏,嫩嫩的蓼茸蒿笋正好装上春盘。只要善于体味,你就会发现平淡生活的乐趣。
〔 点评 〕 这是作者元丰七年 (1084) 自黄州 ( 今湖北黄冈 ) 量移汝州 ( 今属河南 ) 之后的一首词作 , 词写冬去春来之际的喜悦心情 。 词的上片写雨后初晴的景象 , 下片写作者的心境 。 虽然只是一盏午茶 、 一盘春菜 , 但 “ 人间有味是清欢 ”, 生活的乐趣需要人们自己去发现 、 去品味 。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风叶: 秋风落叶 。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 把盏凄然北望。
孤光: 远远临照的月光 。
〔 大意 〕世事犹如一场大梦,人生能有几个凉爽的秋天 ? 夜来风吹叶落击打着房廊,一梦醒来,眉头鬓角已布满秋霜。酒价便宜只愁来客稀少,月色皎洁可惜被云遮挡。中秋之夜,谁与我共赏清光 ? 手举酒杯凄然地眺望北方。
〔 点评 〕 这是一首中秋月夜感怀之作 。 据 《 苕溪渔隐丛话 》 记载 , 这首词是元丰年间作者贬官黄州 穴 今湖北黄冈 雪 时所作 。 词的上片感叹世事如梦 、 人生短促 , 下片则感慨浮云蔽月 、 知音难求 。 词末 “ 凄然北望 ”, 是思念亲人还是眷恋朝廷 , 前人有不同的理解 。 作品将节令的秋意与人生的迟暮之感结合在一起 , 将悲秋的伤感升华为人生苦短的感慨 , 耐人咀嚼 , 富于理趣 。
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簪花: 戴花 。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
歌板: 唱歌时击打节拍的拍板 。
清欢: 高雅的乐趣 。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 大意 〕黄菊挂在枝头,显出稍许寒意;人生追求适意,莫让酒杯空干。风前雨里斜吹横笛,醉插菊花,倒戴头冠。如今身体健康,权且努力加餐。舞裙歌板,尽享今日欢乐。黄花戴在白发上,任凭那些闲人冷眼旁观。
〔 点评 〕 这是作者贬谪戎州 ( 今四川宜宾 ) 期间的一首作品 。 秋光意味着年华的流逝 、 生命的凋零 , 人们往往由此兴起人生短暂的感伤 。 作者却反其道而行之 : 正是由于生命的短暂 , 才需要抓紧时间 ,“ 加餐 ”“ 尽欢 ”。 一句话 , 趁此身健在 , 尽情享受生命的欢悦 , 至于旁人的冷眼 , 又何必放在心上 。《 蓼园词选 》 评价这首词 :“ 有傲兀不平气在 。 末二句尤有牢骚 , 然自清迥独出 , 骨力不凡 。”
三十年来无孔窍,几回得眼还迷照。
无孔窍: 指不开窍 。
一见桃花参学了。
参学: 参悟 。
了: 完成 , 结束 。
呈法要,无弦琴上单于调。
法要: 佛法的要旨 。
无弦琴: 晋代陶潜不解音律 , 酒酣之际 , 每每抚弄无弦琴以寄其意 。
单于调: 这里泛指乐曲 。
摘叶寻枝虚半老,看花特地重年少。
今后水云人欲晓。
水云: 这里泛指世间万物 。
非玄妙,灵云合被桃花笑。
灵云: 指南岳临济宗高僧福州灵云志勤 , 他见桃花而悟道 。
〔 大意 〕三十年来头脑没有开窍,多少回功亏一篑,将要开眼又迷照。一见桃花,半生苦参终于顿悟。桃花呈现了佛法的要旨,无弦琴上流荡着无穷无尽的美妙乐调。寻枝摘叶,虚度半生。拈花悟道,莫轻易虚度年少时光。水流云在,无不是道。没有什么玄妙,灵云真该被桃花嘲笑。
〔 点评 〕 这是一首参悟禅理的作品 , 记灵云志勤见桃花而悟道的佚事 。 词的上片写灵云悟道的过程 , 从三十年无孔窍到一见桃花参学了 , 这是一个典型的顿悟过程 ; 下片则阐明法要 : 水流云在 , 无不是道 , 不要寻枝摘叶 , 误了青春年少 。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瑶草: 仙草 。
武陵溪: 在今湖南常德 。 这里泛指仙境 。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浩气: 至大至刚的正气 。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 红露 ” 句 : 化用王维 《 山中 》“ 山路元无雨 , 空翠湿人衣 ” 的诗意 。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
金徽: 黄金制成的琴徽 。 这里指琴 。
谪仙何处 ? 无人伴我白螺杯。
谪仙: 指唐代诗人李白 。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 ?
朱唇丹脸: 指桃花 。
长啸: 撮口成声 , 一般用以表达激越的感情 。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 明月 ” 句 : 化用李白 《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 诗中 “ 山月随人归 ” 之句 。
〔 大意 〕仙草是那样翠绿,春光再次来到了武陵溪。溪上桃花灿烂,无边无际,枝上有黄鹂啼鸣。我只想穿过花丛,寻找桃花源的旧路,进入那白云深处,让我的浩然正气直冲云天。又担心桃花丛里,红色花瓣上的露珠会打湿衣服。坐在玉石上,斜靠着玉枕,抚弄着瑶琴。谪仙太白不知在什么地方,没有人伴我共醉。我追寻的是那幽姿高洁的灵芝仙草,不是这妖艳的桃花,用不着长啸悲哀。带着醉意翩然而去,多情的山月随我归来。
〔 点评 〕 这是一首记游之作 。 词的上片写作者穿花寻路的溪上之游 , 下片写其醉舞而归 。 不过 , 作者笔下的山溪不是普通的山间小溪 , 而是通往桃花源的武陵溪 。 于是普通的山水披上了奇光异彩 , 在作者的彩笔下化作了仙境 , 全词也由记游一变而成为游仙 。 在古人的语境中 ,“ 游仙 ” 也就是对理想的追求 , 高洁的仙境反衬出俗世的黑暗污浊 。 这首词创作于作者晚年贬谪西南时 , 官场的挫折打击没有磨灭作者生活的勇气 ,“ 醉舞下山去 , 明月逐人归 ”, 体现了作者生活态度的超脱旷达 。
在戎州登临胜景,未尝不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门生请问:先生家风如何 ? 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
锦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
锦鳞: 指鱼 。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
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 大意 〕渔翁往碧水中投入了一枚钩丝,碧波荡漾,泛起层层微波。鱼儿潜藏在水底深处,长长的丝线正缓缓下垂。欲吞还吐,将信将疑,鱼儿迟迟不上钩。江天寂静,夜色清寒,满眼青山,渔船载着一船月光归来。
〔 点评 〕 这是作者自述其 “ 渔父家风 ” 的一首作品 。
相传张志和垂钓从不设饵,乘兴而来,兴尽而归。垂钓而志不在鱼,显示的是一种超越功利、追求自在的精神境界,这就是“渔父家风”。全词化用华亭船子和尚《拨棹歌》:“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寒水静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载月明归”,超脱世俗,通明透彻,显示了一种得道的境界。作者这首词作于贬谪期间,生活态度如此超脱,实在很不容易。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午桥: 在洛阳南五里午桥庄 , 为洛阳名胜之地 。
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长沟: 长河 。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渔唱: 渔歌 。
〔 大意 〕回想当年在午桥痛饮,在座的大多是豪杰精英。长河带着月光默默流去,稀疏的杏花影里,笛声迎来天明。二十余年犹如一场大梦,人虽然活着心却屡屡骇惊。闲暇无事登上小阁观赏新晴,古往今来发生了多少翻天覆地的大事,只有渔歌起伏回荡在三更。
〔 点评 〕 作者是由北宋跨入南宋的著名诗人 , 靖康之变使他的诗风发生了很大变化 , 其词风也趋于豪放 , 接近苏轼 。 这首词上片追忆洛中旧游 , 下片感慨世事沧桑 。 明代沈际飞认为它 “ 意思超越 , 腕力排 ?, 可摩坡仙之垒 ”。“ 杏花疏影里 , 吹笛到天明 ” 两句被前人称为 “ 奇丽 ”“ 爽语 ”, 推崇备至 。
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
老子: 老夫 。
点检: 注意约束 。
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
抱渴: 感到口渴 。
焦釜: 热锅 。
气似奔雷: 形容鼾声如雷 。
漫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
刘伶:“ 竹林七贤 ” 之一 , 好酒 , 每出行携一壶酒 , 并让人荷锄相随 , 嘱咐说 :“ 死便掘地以埋 。”
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选
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平居鸩毒猜。
鸩( zhèn )毒: 指毒酒 。
况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
成言: 约定 。
肆: 这里是对付的意思 。
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 大意 〕酒杯呀酒杯,你到我面前来,老夫今天要检讨检讨自己的行为。为什么多年来总觉得口渴,咽喉像一只热锅 ? 为什么现在贪睡,一躺下就鼾声如雷 ? 就说那生性豁达的刘伶,大醉之后,也不过是一死便埋。从来如此,可叹你对自己的知己,总是这般刻薄无情 选 你更凭借歌舞作为媒介,调配成毒酒让人不再猜疑。况且怨恨不论大小,往往生于所爱;事物没有美恶,过分就成为祸灾。现在我跟你约定:“不要逗留,赶快退走,我的力量还足以对付你这个小酒杯 选 ”酒杯叩头再拜说:“你挥挥手我就离去,你要是招手,我还会回来。”
〔 点评 〕 这是一首幽默诙谐的戒酒檄文 。 词的上片写贪杯的害处 , 声讨酒的无情 ; 下片进行理性的探索 , 深思爱怨相生的辩证关系 。 不过 , 词末 “ 招则须来 ” 一语泄漏天机 , 看来理性的约束最终还是抵挡不了情感的诱惑 。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汗漫: 无边无际的样子 。
飞镜无根谁系 ? 嫦娥不嫁谁留 ?
飞镜: 指月亮 。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
虾蟆: 这里指月中蟾蜍 。
玉兔: 相传月中有玉兔 。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
〔 大意 〕可爱的月儿啊,你悠悠向着哪里走去 ? 是不是另外有一个世界,此时此刻,那边才刚刚看见月亮升起在东边 ? 是不是天外只有一片空阔,只有无边的长风送你度过中秋 ? 你悬在天上,无根无绊,谁将你挽系 ? 月中的嫦娥不再嫁人,谁将她收留 ? 有人说你从海底出来,要想查问,却了无根由。迷离恍惚,使人生愁。怕只怕万里长鲸横冲直撞,撞破了月中的玉殿琼楼。蟾蜍固然可以游泳,玉兔怎么能在水中飘浮 ? 如果说这一切都安然无恙,为什么圆圆的月亮会变成弯钩 ?
〔 点评 〕 这是一首思考自然奥秘的词作 。 全词仿照屈原 《 天问 》, 就月亮的问题提出了一连串疑问 , 表现了作者的探索精神 。 王国维在 《 人间词话 》 中评价它 :“ 词人想象 , 直悟月轮绕地之理 , 与科学家密合 , 可谓神悟 。”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不识: 不懂得 。
层楼: 高楼 。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强( qiǎnɡ ): 勉强 。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大意 〕年少时不懂得忧愁的滋味,爱上高楼,爱上高楼,为做新词无病呻吟强说愁。现在尝够了忧愁的滋味,很多话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说道:“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选 ”
〔 点评 〕 这首词是作者闲居带湖时所作 。 词中通过少年时不知愁苦反衬如今饱尝愁苦无法倾诉的心情 , 曲折表现了作者壮志难酬的忧愤和对时局的不满 。“ 却道天凉好个秋 ” 既是作者处世阅历渐深后思想的成熟 , 其中更包含着无限的悲凉与伤感 、 无限的失望与悲愤 。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断雁: 失群的孤雁 。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星星: 喻指头发花白 。
悲欢离合总无凭,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大意 〕年轻时在歌楼上听雨,昏暗的烛光映红了罗帐。壮年时在客船中听雨,江面空阔,阴云密布,失群的孤雁在秋风中悲啼。如今在僧人的茅庐下听雨,我的两鬓已花白。人生的悲欢离合总无凭定,任随阶前的小雨点点滴滴直到天明。
〔 点评 〕 作者生活在宋元更替的年代 , 颠沛流离 , 饱经忧患 。 这首词感叹人生的变幻无常 、 命运的不可捉摸 。 全词通过少年 、 壮年 、 而今三个时段听雨的场景 , 概括了作者少年欢乐 、 壮年羁旅 、 老来孤寂萧索的一生 , 得出了 “ 悲欢离合总无凭 ” 的结论 。“ 阶前点滴到天明 ” 的雨声 , 就是作者一生经历 、 一夜思绪的见证 。 词中展现的既是个人的悲欢离合 , 更是整个世局的沧桑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