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一别都门三改火)【原文】
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①,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
①改火:古时钻木取火,四时各异其木,故有改火之称。唐宋时于寒食日赐百官新火,系沿此古制。后以改火为一年,“三改火”即过了三年。
【鉴赏】
苏轼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春,时任杭州知州。钱穆父,名勰,又称钱四,吴越让王之诸孙。元祐三年九月,因坐奏开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今浙江绍兴市),见《东都事略·钱勰传》。元祐五年十月,徙知瀛州(治所在今河北河间)。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四九,于次年春启行,途经杭州时,作者以此词赠行。
词的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元祐初年,苏轼在朝为起居舍人,钱穆父为中书舍人,气类相善,友谊甚笃。元祐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岁月如流,此次在杭州重聚,已是别后的第三个年头了。三年来,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又远赴瀛州,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分别虽久,可情谊弥坚,相见欢笑,一似春风入怀。更为可喜的是穆父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风节,借用白居易《赠元稹》诗句来说,即“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作者认为,穆父出守越州,同自己一样,是由于在朝好议论政事,为言官所攻。“欲息波澜须引去,吾侪岂独坐多言”(《次韵钱越州见寄》)。自动引去,好事者就无法兴风作浪了。穆父到越州,“卧治何妨昼掩门”,“闭眼丹田夜自存”(同上),作者说他像汉代的汲黯那样,任气节,修内行,卧闺阁而治东海郡和淮阳郡,政绩为天下先。
一般的送别词,大多写行者难留而寡欢,居者惜别而悲切。而苏轼此首以辅君治国、操守风节勉励友人,为友人开释胸怀,不仅动人以情,而且还使友人从理性上受到启迪,纯一道心,保持名节。苏轼赞颂汲黯行黄老之术,无为而治,有其思想局限性,但与元祐年间罢新法、轻赋税也有关系。
作者这样称誉穆父,也寓有身世之感。元祐中期,新旧党争仍在继续,蜀党、洛党的矛盾也日益加剧。他请求出知杭州,就是为了息波澜,存名节。其《乞郡札子》云:“欲依违苟且,雷同众人,则内愧本心,上负明主。若不改其操,知无不言,则怨仇交攻,不死即废。”(《东坡奏议集》卷五)他以道自守,一似古井不起波澜。他当时的《和钱四寄其弟龢》诗云:“年来总作维摩病,堪笑东西二老人。”他认为,与穆父分别治钱塘江西之杭和江东之越,信念和操守是完全一致的。
词的下片写月夜送别友人。穆父所去的瀛州为僻郡,繁华不如越州,更不如开封府。特别是在熙宁年间,瀛州先是遭受旱灾,赤地千里,五谷不收。接着又连发地震,倾墙摧栋,遍地洪流。百姓南来逃荒,到元祐年间仍未恢复元气。穆父由知开封府徙越州,复徙瀛州,每下愈况,内心郁郁寡欢。早春时节,春风已绿江南岸,而河北仍然朔风凛冽。但规定的到仕期间已逼近,不得不启行。夜中分别,送行的也只能是淡月微云。
宋代州郡长官宴席,例有官妓侑酒,而送别筵上,歌妓容易动情。苏轼词中,每劝以“不用敛双蛾”(《菩萨蛮·西湖送述古》)、“红粉莫悲啼”(《好事近·黄州送君猷》),与此词的“樽前不用翠眉颦”同一机杼。其用意,一是不要增加行者与送者临歧的悲感,二是世间离别本也是常事,则亦不用哀愁。这二者似乎有矛盾,实则可以统一在强抑悲怀、勉为达观这一点上,这符合苏轼在宦途多故之后锻炼出来的思想性格。就在前几天,当得知穆父正与宗族钱道士饮酒时,作者曾遣人送去酒二壶,诗一首,今晚饮别的酒与前几天送去的相同。送去的诗有云:“金丹自足留衰鬓,苦泪何须点别肠。”词末二句言何必为暂时离别伤情。其实人生如寄,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苏轼送别词的结尾,一般均为友人解忧释虑,此首从道家借用思想武器,流露出一定的消极成分。但在当时,他为友人提供一种精神力量,使友人忘情升沉得失,虽远行而能安之若素。对穆父的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至精微,宛转回互。
苏轼一生交游广阔,朋辈众多。他对友人诚挚相待,输与府藏,表现在词作中,至情由性灵肺腑中流出,贯注着真情实感。如此首以思想活动为线索,先是回顾过去的交往,情谊深厚,怀恋足珍。话别时对友人关怀备至,双方意绪契合。而展望今后,则以旷达相期。感情一波三折,委曲跌宕,写得真可谓动人心弦。此首不以情景交融取胜,景物并不是独立描写对象。着重抒情,情似说尽,而读后愈觉情之无尽。又上下片结句,均融入议论。此议论借助于形象的文学语言,不直接说理,而理在其中。这种写法引人深思,也使词作波澜层生。
字数:1931
作者:汤易水,周义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