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偏执,随机应变才能从容应对

不偏执,随机应变才能从容应对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偏偏有些人为了遵守规矩,把自己也变得非常死板,最终非但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事与愿违。有一个成语故事叫《兄弟争雁》,这个故事非常有趣。讲述了一对兄弟发现天空中有一只大雁正在飞过,哥哥马上拿起了弓箭想把大雁射杀下来,还说要把大雁炖着吃。听到哥哥的话,弟弟马上表示反对。他对哥哥说:“这只大雁看起来很适合烤着吃,烤着吃的味道一定比炖着吃更美味。”兄弟俩为此争执不休,他们谁也不能说服谁,只好去找一个老者做判断。老者看到兄弟俩拿着空空的弓,对兄弟俩说:“你们俩与其争来争去,还不如先去把大雁射下来,然后再一半烤着吃,一半炖着吃,这样不就圆满了吗?”听到这位老者的回答,兄弟俩感到非常满意,因而他们高高兴兴地又回到原来的地方,准备射杀大雁。但是,大雁早就已经杳无踪迹了,天空中只漂浮着云彩,兄弟俩都非常失落。

生活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会产生形形色色的分歧,如果我们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或者为了统一意见,而因此浪费了机会,导致自己非常被动,这当然是让人遗憾的。对于很多问题的解决,我们都要以最终的目的为目标,而不要局限于其中的细枝末节。虽然细节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却不能本末倒置。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内向的孩子都会表现出墨守成规的特点,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偏执,那么父母在对这些内向的孩子展开教育的时候,应该侧重于教会孩子随机应变,这样孩子才能从容地应对很多问题,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性格内向而又固执的孩子,他们即使认识到自己的想法并不合理,也会因为主观的意愿而继续坚持实现自己的想法。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如果孩子明显表现出这个特点,就会引起他人的反感,也会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在孩子长大了之后,他们要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那么在与人合作或者交往的时候,都会因此而受到他人的排斥。

现代社会讲究合作,这是因为分工越来越明确,一个人即使能力再强,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把很多事情都做好。尤其是在承担大型任务的时候,更是需要团队密切地开展合作。所以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随机应变的能力,让孩子能够灵活地处理问题。尤其是在与他人有分歧的时候,也能够暂时放下自己的观点,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从而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最终得到一个比较圆满的解决方案。不管是谁,切勿觉得自己始终都是对的,别人始终都是错的,否则就一定会被排斥和抵触。那么,父母要怎么做才能够让孩子不再那么固执己见,从而做到随机应变,从容地应对很多问题呢?

首先,父母要为孩子做好榜样,不要强迫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很多父母都觉得自己是家庭的权威,对孩子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不管做什么事情,父母都对孩子发号施令,而且绝不允许孩子反抗。实际上,这样的行为虽然能够暂时地让孩子听从父母的指令,却给孩子做出了很糟糕的榜样。当父母总是这样对待孩子的时候,孩子渐渐地也会形成很强势的性格特点。

有一些父母会以自己的经验来指点孩子,例如天气很热,孩子非要穿着一件比较厚的衣服出门,那么父母与其与孩子磨破嘴皮子,劝说孩子不要穿着这么厚的衣服出门,还不如让孩子就穿着这么厚的衣服出门。孩子出门之后很快就会感到热,汗流浃背,那么他们自然就会要求换上更薄的衣服。这样就能够圆满地解决问题,远远比父母和孩子之间争执不休要好得多。争执不休不但会损害父母与孩子之间感情,还会使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疏远,更重要的是会让家里充满了火药味,使家庭氛围变得紧张。这当然是父母不想看到的。明智的父母在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可以让孩子亲身去感受,这样孩子才会主动地做出更理性的选择。

其次,在孩子固执己见的时候,父母与其与孩子针锋相对,还不如稍作退让。在家庭生活中,孩子不断成长,他们不会再对父母言听计从,这使得亲子之间常常会出现分歧。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如果总是试图纠正孩子的想法,那么效果往往是很不理想的。这是因为越是固执的孩子,在遇到他人反对的时候,越是会更加坚持自己的想法。所以父母应该任由孩子坚持主见,等到孩子的情绪渐渐消退,与父母之间恢复契合的时候,父母再来跟孩子讲道理,这样的效果往往是更好的。

有些孩子还特别任性。例如在去商场的时候,孩子们坚持要买一个很贵的玩具,父母与其试图说服孩子不买,还不如采取冷处理的方式,任由孩子哭闹。孩子在哭闹一段时间之后,发现父母坚决拒绝他们的不情之请,就会不再哭闹。等到孩子不再哭闹的时候,父母再来和孩子讲道理,孩子会更容易接受。

再次,孩子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他们会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孩子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孩子都和他人是截然不同的。有些父母抱怨孩子非常固执,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总是坚持自己的做法,不愿意听从父母的劝解,这使得父母非常厌烦。例如,父母想让孩子学习画画,孩子偏偏要去学习唱歌。其实,父母在指责孩子过于固执的同时,也要反思自己。既然孩子喜欢唱歌,为什么非要让孩子去画画呢?当想明白这个问题的时候,相信父母就会豁然开朗:既然孩子是学习画画或者唱歌的主体,那么父母就应该尊重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就应该允许孩子有自己的个性。毕竟画画或者唱歌并不是原则性问题,既然如此,父母就应该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当父母尊重孩子,孩子就不会再与父母故意对抗;当父母尊重孩子的个性,孩子就会渐渐地成长为他本来的样子。

最后,要让孩子学会听取意见,不要总是与他人争执不休。现实生活中,争执常常发生,争执的理由千奇百怪。有些人争执的是大道理,有些人却只是因为生活中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而不断争执。每个人都想竭力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对方是错误的。如果人人都怀着这样的想法,那么我们每天什么事情都不要做,只是与别人争执就可以耗光所有的时间和精力。

家庭生活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也会陷入这样的误区。即父母总是试图告诉孩子父母的一切选择都是正确的,想让孩子听从父母的建议,但是孩子却总是试图告诉父母他们也想做出自己的选择,哪怕这些选择是错误的,他们也愿意去尝试。很多父母应该都听过一句话,叫作不撞南墙心不死。这句话告诉我们,很多事情只是听别人说,孩子并不能够及时地回头。与其徒劳地劝说孩子,不如让孩子坚持做他们想做的事情,也让孩子在此过程中验证他们最终的结果。这样孩子才能够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恍然大悟:原来,他人所说的有时是正确的。这可比费尽口舌试图说服孩子要好得多。

也有一些孩子非常自负,他们认为自己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正确的。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一定要让他们多多碰壁,不要助长孩子自负的心态。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更何况是孩子呢?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谦虚的美德,要让孩子多多读书,勤于学习。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很少的,就会怀着空杯心态更积极地投入学习之中,而一个人如果坚信自己已经学会了所有的知识,他们就会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就会对自己有不正确的认知。当然,在此过程中,父母也要给孩子做好榜样。父母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固执任性,而是应该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谦虚低调、虚心好学的姿态,这样就能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让孩子能够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做到从谏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