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难而退有时候是智慧之举

知难而退有时候是智慧之举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包围了郑国,晋国派荀林父、士会、先榖前去救援。后来听到楚国与郑国结盟的消息,两军实力悬殊,荀林父便建议放弃攻城,等到楚国回去后再进攻郑国也不迟。士会赞成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攻也。”但是先榖不同意,他认为见到对手实力强大就临阵退缩,不是大丈夫所为,坚持出战,最后被打得溃不成军,惨遭失败。

由此可见,“知难而退”这个成语原本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人们如今却常用以嘲讽那些一遇到困难就退缩不前之人。“知难而退”与“迎难而上”这两者中,人们自然赞赏那些胸怀大志、积极向上、不屈不挠之士。然而急流勇进、奋力拼搏固然可歌可泣,但是知难而退也并非都是懦弱之辈的所作所为。人们的主观努力固然重要,但若是脱离了客观实际,不顾自身现实情况,只凭一介蛮力,埋头苦干,不仅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反而会“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迎难而上”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优秀的人格品质,但是斟酌形势、正确地做出知难而退的选择则更需要勇气和自知之明。无论是个人的前途,还是一个企业或公司的发展,若是未来并不乐观,与其一味坚持到底导致更糟的结果,还不如果断地选择退却,重头来过。犹太人在进行一项投资时,常常会制订三套计划:分别是一个月、两个月和三个月。若是前两个月没有收到效益,他会继续追加投资,因为他知道事实与计划多少会有出入,而效益也需要时间来证实。但是若是三个月过去了,依然没有进展,并且看不到未来有任何明确的改变迹象,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停止投资,放弃这项事业。对于这种转变,犹太人非常坦然,因为他们知道,既然投资已经没有希望,那么停止亏损就是赢得利润,同样具有意义。这种“退却”并不是懦弱,而是大智慧与大勇气。有的时候,“退”比“进”更有意义,一味盲进只会带来更大的损失,而适时而退则能赢得更大的空间。

一家著名的公司招聘企划部主任,经过层层面试,最后有五人进入最后一轮的角逐。

当时有这样一道考题:现有30万元资金,要你去进行一个1000万元的投资项目,该如何运作?

几位竞争者积极开动脑筋,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他们慷慨而言,主考官颔首而笑。到了最后一人时,他缓缓地站起来,语出惊人:“我建议放弃这样的一项投资。因为这实在是太难了。”

此言一出,顿时嘘声四起,只有主考官双目炯炯有神地盯着他说:“这是你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吗?”

“是的。”那人斩钉截铁地说,“因为我仔细研究了这一项目,用30万元资金要完成1000万元投资,不仅纯属天方夜谭,而且若是一定要进行这一项目的话,必定会给公司造成极大的震动和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为了配合这一项投资,公司或许要停止和影响其他工作的进行。所以,没必要去啃这块硬骨头,30万元可以转而进行其他投资,只要计划可行,一样可以获得利润。”

话音未落,主考官满面笑容地站起来,说:“太好了。我们不仅需要勇士,更需要智者。一个部门的决策者,能够审时度势、知难而退,比一味蛮干要可贵得多!”

主考官的最后一番话可谓是“点睛之笔”,道出了“知难而退”在企业决策中的可贵之处。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抉择,若是不冷静地思考、明智地判断,而一味逞能、逞一时之勇,非要“迎难而上”,则有可能遭受惨痛的失败。所以,智者的知难而退并不是一种懦弱,而是对人生冷静的思考之后作出的明智抉择。“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就是告诉我们要在该前进时奋力前行,而在无法前进时也要知难而退。把握好“进”与“退”之间的度,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