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孩子吓成“胆小鬼”

不要把孩子吓成“胆小鬼”

最近,妈妈要出差一个月,为此特意把奶奶从老家接过来负责照顾喜悦。喜悦才3岁,对奶奶还有些认生,幸好妈妈预留出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让喜悦和奶奶熟悉。血缘亲情,使得喜悦很快就与奶奶熟悉起来,也愿意和奶奶亲昵。因而等到妈妈出差要走的时候,喜悦不哭也不闹,就依偎在奶奶的怀里,乖乖地和妈妈拜拜。

当天晚上才刚下飞机,妈妈就给奶奶打电话询问喜悦的情况。当时才9点钟,妈妈询问喜悦的情况时,让奶奶把电话给喜悦,奶奶告诉妈妈:“喜悦已经睡着了。”妈妈感到难以相信,为此又看了看时间,确定是9点,便对奶奶说:“妈妈,你是用什么方法让喜悦这么早就睡觉的啊!我在家的时候,她怎么也不愿意睡觉,10点半还在磨蹭呢!为了让她睡觉,我每天晚上都绞尽脑汁,但是效果很差。”奶奶笑着告诉妈妈:“孩子就要早点儿睡觉,身体才长得强壮。10点半睡太晚了,我们要早睡早起,明天还要去小区广场上挖沙、玩滑梯呢!”既然喜悦睡了,妈妈没有再说什么,就挂断了电话。此后一连几天,妈妈9点多打电话回家的时候,喜悦不是已经睡着了,就是睡意正浓。妈妈只好改成傍晚时分给喜悦打电话,这才算听到了宝贝闺女的声音。有奶奶照顾喜悦,妈妈可以全力以赴地工作,为此原计划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的项目,22天就完成了。妈妈归心似箭,决定偷偷回家,给喜悦和奶奶一个惊喜。

当天晚上,妈妈9点钟到家的时候,打开门,听到奶奶正在哄着喜悦睡觉呢!喜悦不停地喊着:“我不睡觉,不睡觉!”奶奶假装用恐怖的声音对喜悦说:“喜悦,天黑了,就有怪物出来,他们张牙舞爪的,你不害怕吗?”喜悦似乎吓得用被子蒙住了头,说:“奶奶,我害怕。”奶奶说:“害怕就藏在被窝里不要出来,好不好?奶奶现在去把怪物打跑。”说完,奶奶就走出喜悦的房间,把门关好。看到妈妈站在门口,奶奶的确很惊喜,问妈妈:“这么快就回来啦!我以为还得一个星期才能回来呢!”妈妈面色严肃地对奶奶说:“妈妈,您就是用这种方法哄喜悦睡觉的吗?”奶奶点点头,得意地说:“你别去,她10分钟就能睡着了。”妈妈放下行李,赶紧去看喜悦,她打开被窝的时候,发现喜悦正瞪着惊恐的大眼睛吃手指呢!看到妈妈回来,喜悦一下子扑到妈妈怀里哭起来,说:“怪物,怪物!”妈妈安抚喜悦:“喜悦,奶奶是骗你的,没有怪物。奶奶想让你睡觉,就故意骗你的。”奶奶很疑惑:“你到底是想让孩子睡觉,还是不想让孩子睡觉呢!”妈妈解释道:“我想让孩子早点睡,但是你的方法不对。您这么欺骗她,她心里多么害怕。喜悦以前从来不怕黑,现在却吓得躲在被窝里,我简直担心她以后不敢自己入睡了呢!”

果然,奶奶走了之后,喜悦又要自己住在一个房间,但是她怎么也不敢睡,必须要让妈妈陪伴。即使妈妈再三向喜悦解释,喜悦也还是难以消除心底的恐惧。妈妈的担心果然应验了。

很多孩子都怕黑,是因为他们不知道黑暗之中隐藏着哪些危险。如果照顾者再以黑暗之中隐藏着大怪物来吓唬孩子,让孩子早点儿乖乖躲在被窝里不要乱动,则孩子对于黑暗会更加恐惧。这是因为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而且他们的人生经验也很匮乏,为此他们无法科学地认知黑暗的现象为何发生,就这样被“好心办坏事”的照顾者吓唬成了胆小鬼。很多照顾者都会吓唬孩子,这其中父母吓唬孩子的比例相对较低,而年长者,诸如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照顾孩子的时候,吓唬孩子的概率会更高。除了哄孩子睡觉时会使用吓唬的方式之外,每当孩子特别顽皮淘气不听指挥的时候,照顾者也会在无奈和烦躁之余吓唬孩子。至于吓唬的方法则更是多种多样,有说怪物的,有说大灰狼的,有说警察的,有说捡破烂的,有说打大老虎的,总而言之,哪种吓唬的东西效果好,他们就会说哪种。殊不知,经常受到惊吓的孩子的变化绝不只是变得听话这一点,科学研究证明,他们的思维会变得迟钝,他们会因为缺乏安全感而自卑,他们会因为极度恐惧而自我封闭。因而作为父母千万不要吓唬孩子,如果发现老人会吓唬孩子,也要及时制止,把恐惧带给孩子的危害讲给老人听。相信不管是爷爷奶奶还是姥姥姥爷,和爸爸妈妈一样都希望孩子健康快乐,为此他们一定会及时改正,再也不吓唬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