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人生价值的三重境界

实现人生价值的三重境界

田啸同学:

你好!

看了你的答卷,知道你大一、大二处于玩乐中,大三、大四读书兴趣逐渐浓厚。2014年一年读了十几本书,包括《西方哲学简史》。你说读这本书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使你对哲学产生了兴趣。这反映了你的收获与进步。

你在答卷中说:“读书使我越来越和善。可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到的却是自私、虚伪和恶行,甚至有时我自己也会心存恶念。我不知踏入社会的我,会不会丢弃现在正在培养的善,我的人生轨迹将会如何?”这段话引发了我对40多年前一件往事的回忆。

1967年,阿尔巴尼亚一个代表团到济南访问,参观了济南汽车制造厂生产的双向汽车。客人有感而发,说:“任何社会都有‘前推力’和‘后拖力’。加大‘前推力’,减少‘后拖力’,人类社会才会进步!”你所说的“自私、虚伪和恶行”,就是社会的“后拖力”;而“善”则是社会进步的“前推力”。读书使你“越来越和善”,说明书籍带给你的是“前推力”而不是“后拖力”。只要你不断增强内在的坚定性,我想你就不会轻易丢弃正在培养的善。

你在答卷中问及“人生轨迹”。2005年3月,我重读了马克思1835年中学毕业时写的一篇题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作文。马克思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写这段话时,马克思只有17岁。后来,马克思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他对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有了更为深刻的阐述,“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就是马克思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在思考人生轨迹时,一定要牢记“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这一根本宗旨。

2009年5月13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说,坚持在读书学习中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实践人生追求。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实现人生价值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勤学苦读、默默奉献。我从互联网上看到一则格言:“这世界上真有成就的往往不是第一流的聪明人,而是第二流的聪明加第二流的愚笨的那种人。太聪明,就把什么都看开了。他不肯做傻事,花笨功夫,不肯找难题让自己受苦,所以,他就没有希望了。”不做“第一流的聪明人”,舍得花笨功夫,“找难题让自己受苦”,这是成才的必备条件,也是知识分子实现人生价值的第一重境界。

第二重境界是作出贡献。奉献有“有效”和“无效”之分。只有“有效奉献”才能称得上是作出了贡献,只有“有效奉献”才能给最广大人民带来利益,只有“有效奉献”才能激起人们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在未来的岁月,你要力求实现“奉献与贡献的统一”。

第三重境界是“奉献、贡献、造诣相统一”,这是知识分子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境界。

如果你赞成上面的分析,愿意以此为目标规划未来,那么,你的人生轨迹就不会出现太大的偏差。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南振中

2015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