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人,往往多做分外事

优秀的人,往往多做分外事

生活中,你是不是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上班时间,突然收到一个老板的快递,但老板不在,签还是不签?朋友最近经济状况出了点问题,他并没有找你借钱,但你帮还是不帮?看到会议室的材料掉在地上,你是捡还是不捡?诸如此类的“分外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你是做还是不做?

可能很多人会这样回答:当然不做,既然是“分外事”,何必多此一举?但你是否发现,那些被老板提拔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对工作始终充满着热情,只要有闲暇时间,就不会对别人说“不”;那些人缘好、处处受人欢迎的人,总是对他人仗义相助;那些成功人士,都因为机缘巧合而有贵人相助。其实,无论是职场还是人际交往中,只有学会揽一些“分外事”,你才有可能有“分外”的收获,因为通常来说,真正能打动他人的,往往是那些无心之举。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个财富故事: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他在一家小旅馆当服务员,一直勤勤恳恳地工作。

这天晚上,一对老夫妇来开房间,但旅馆已经没有空房间了,这下,老夫妇犯难了,因为他们真的没有地方去了。怎么办呢?

年轻人很爽快地让老夫妇睡自己的房间,正好自己值班,然后,他将自己房间的床单和被褥都换了,自己则趴在柜台上睡了一夜。

第二天,老夫妇看到这种情景很感动,认为这个年轻人很善良。他绝对没有想到这对老夫妇就是希尔顿饭店的老板,而且没有子女,于是他做了希尔顿家族的接班人。

这个年轻人能从一名旅店服务员跻身于上流社会,与这对老夫妇的带领和引荐不无关系,继而成为希尔顿酒店的接班人,当然,这是机缘巧合,但却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人际交往中,我们若想得到“分外”的回报,就不要总是置身事外,而是多做一些“分外事”。

当然,在“分外事”上,并不是付出了就能得到相应回报,但我们也不必因噎废食,不妨把它当作一次善举,也可以当作对自己的磨炼,毕竟这远比在电梯里与老板、上司寒暄成功率大。

的确,人际交往成功的一大益处就是为自己赢得人心,赢得了人心,有利于我们在交往中左右逢源,好人缘能为我们所用。因此,智慧的人多半会在生活中广结善缘,通过帮助他人来为自己赢得人心。乐于助人,会不断增加感情账户上的储蓄。在工作上,在生意中,在交际时,对别人多一份相知,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相助,当你求人办事时,谁又能忍心拒你于千里之外呢?当然,即使做“分外事”,我们也要学会量力而行,答应别人无法办到的事,不但无法赢得人心,还会让他人对你心生厌恶。

小张毕业后就职于一家银行。

一天,昔日的老师来找他,说自己想开公司,但缺少资金,问小张能不能帮忙贷款。小张心想,无论怎样也要帮老师这个忙,不然太没面子了,于是,他立即答应。但事实上,他才毕业,在银行根本没有多少说话的资历。再者,他的老师要求的贷款程序根本不符合程序。所以,当他的老师向他询问贷款一事时,他却说无法兑现承诺,这让他的老师很生气,责备他说:“你这不是捉弄我吗?你即使不想帮我,也不该害我!”他能说什么呢?错本就在他。

可以说,这位年轻人完全是在帮倒忙,给自己造成了不良的后果——自讨苦吃,对方不仅不会感激你,还会怨恨你。帮助他人,首先,我们要做到量力而行,否则,当诺言无法兑现时,就会给人留下一种不守信的印象。古人云,轻诺必寡信。这不仅是一个主观上守不守信的问题,也是一个有无能力兑现的问题。一个人经常承诺自己无力完成的事,当然会使别人一次又一次失望。为人办事、帮忙,一定要有把握,当你树立了一种守信用的形象时,会获得越来越多人的信任,因而赢得越来越多的机会。这就好似拥有了一座金矿。反之,缺此一条,即使其他方面再优秀,也难成大器。要树立守信的形象并不容易。最要紧的一点是:别答应你无法兑现的事。

小方有个爱吹牛的毛病,经常在同事面前吹嘘自己后台硬,在房管所有熟人,能办房产证。他的同事一听,信以为真,便交给小方一定数额的钱,让小方帮忙办理。多日后,当大家询问结果时,他却说:“近来人家事儿太多,再等等。”几个月过去了,同事们对他的办事能力产生了怀疑,便向他要钱,他找理由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懂不懂?你的事儿虽然没办成,可我该跑的地方跑了,该请的人请了,你们不能让我自掏腰包吧?”言下之意,钱没了。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相信小方的话了,以致大家后来聊天时一看到小方来了,都躲得远远的。

可见,真正想让你的“分外之举”被他人感激,还要看你是不是真的帮助对方解决了问题。我们一般崇尚“一言九鼎”“落地砸坑”的直爽性格,而不喜欢拐弯抹角,更讨厌貌似有口无心、直言快语,实则机关算尽、言而无信的滑头。我们对别人的每一个帮助都是对其品质的检验,每一项承诺都是对其人格的担保。因此,一定要谨慎对待我们对别人所做的每一件事。

因此,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具备利益心与长远的眼光,当有人需要我们帮忙时,即使是我们的“分外事”,也一定不要袖手旁观,但同时,我们也应当量力而行,如果没有能力做到,最好免开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