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精神不可丢
南怀瑾先生说:谈到过去的道,在人文世界的道中,就有这三道:一个是“君道”,讲究如何领导,如何当家长,如何当国家的领袖,乃至如何当一个班长,这都是“君道”。其次是“臣道”,就是说我们怎样做一个忠实的部下,怎样帮助人完成一件事。再其次“师道”。中国过去的文化中,这三道是合一的,所谓作之君、作之弟、作之师。换句话说,那时的教育、行政、司法和教化集于一身。那么师道的精神就形成了中国人尊师重道的观念,所以老师称学生为弟子,弟等于兄弟,有朋友之间的友情,又等于自己的孩子,所以学生称弟子,再传承门下,这个观念和习惯是这样来的。
古代的君臣、父子、师徒等关系,有一套严格的制度规范,也是封建伦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应该说,还有一个“师师”,每个人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做好自己,这样整个社会的礼制才会有条不紊,秩序不乱。无论对于个人,还是整个社会,这是十分有意义的。不仅有道德上的约束,更有外化于形式上的礼仪规范,使人们有章可持。
君主礼贤下士,仁政为上;臣子忠君如孝亲,尽忠效力。而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呢?又像父子,又像兄弟,所谓亦师亦友的理想关系。像父子,说明师道的尊严,老师必须有布道者的威严;像兄弟友人,是说师生在学问上是平等的,互相切磋技艺,教学相长,互相砥砺。
在传统社会,师道尊严很是受尊重的,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从蒙学开始,到长大后的求学,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也是一生的。为了激励学生向上,老师不光是循循善诱,而是软硬兼施的,不只是因材施教的鼓励,也有学生不自学时的体罚,比如,用戒尺打学生的手掌心,甚至用鞭子抽一下学生的屁股,这种事是常有的。
毕竟,一个人的成长是曲折的,在幼年时期的学习,往往是不自觉的,需要有老师的引导和监督。人不是生而知之的,往往需要后天的学而知之。玉不雕,不成器。所谓“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人性并非天生良善,欲望也需要有所规范和节制,所以,要想真正走向正道,并且有所成,人要走的路很曲折艰难。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一些必要的限制和规范,有所不为,有所戒除,怎么可能成器呢?所以,传统社会中,老师用“戒尺”对学生进行善意的体罚,是有必要的。传统社会教育的严与宽,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现代社会,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所谓的个性和自由抬头,以为传统社会的一些必要的小体罚是对人性的不尊重,对个性的伤害,对自由的无视。这实在是没有道理的一种片面误解。传统社会中,那些功成名就的杰出人士,也并没因小时候受过某老师的体罚而记恨终生的,相反,没有不对自己的老师心怀感激的。而今天的学生,稍微受到老师一句指责,就可能诉之为人性的恶毒伤害,更不要说动学生一根指头了。时下的人们,很少有人会对哪个老师终身感谢的,时下的老师,也很少有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更不要说影响学生的一生了。时下的人们,对老师的尊重,也很难说是真正的尊重,多是为了学到所谓的知识,考试能通过,或者得个好分数。从幼儿园,到大学,对老师的送礼成风,老师们也似乎受之理所应当。有几个老师,是真正以布道者自居,以教学生做人为上的?有些恐怕连他自己做人还没做好,又怎么能教好学生呢?有些学生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对老师表示真诚尊重不够?即使是老师越来越受到重视,待遇如同公务员的今天,社会上的尊师重道之风还是多流于形式而已。
大教育家孔子已经算是圣贤了吧,他对学生严宽结合,因材施教,学生对他崇敬,与他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而孔子本人,敏而好古,对几岁的儿童也可以做到不耻下问,对年长于自己的资格老者更是毕恭毕敬的。
对于当时的大学问家老子,孔子是久已仰慕的。只苦于没有当面聆听受教的机会。公元前521年的春天,孔子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的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孔子认为这是一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在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他与宫敬叔同行了。
到达洛阳的次日,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当时,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当手下人通报说孔子来拜见了,老子也不敢怠慢。毕竟教育家孔子也是名闻天下了。老子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
孔子刚一进大门,就看见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从室内走出来。他心想:这一定是我要拜见的老子了。也赶忙快步走到老子的跟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一个庄严的弟子礼。
然后,孔子跟在老子后面,一前一后步入大厅。进屋后,孔子再拜,然后才落座。
老子问:“孔丘此来,所为何事啊?”
孔子离座站起来,恭敬而真诚地回答:“学生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今天是特地来向老师请教的。”
看到见孔子如此好学,态度诚恳,老子也当仁不让,侃侃而谈,讲了自己对于“礼制”的独到见解。孔子在一旁专心聆听,频频点头,表示出赞同和敬佩之情。老子也似乎得到了知音一般,越说越有兴致,两人相谈甚欢。此行让孔子受益匪浅,老子对孔子的影响也从此开始了。
回到鲁国后,学生们也十分踊跃,想听听老师孔子从老子那里学到了什么知识。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向老师发问,请老师传授学识。
孔子一开口就忍不住赞叹说:“老子真是了不起的人啊!他学识渊博,通晓古今,深解礼制,通晓礼乐之源泉,明白道德之始终。他果然是名不虚传,确实是我的老师啊!”
对于老师的崇拜之情,溢于孔子言表。他还打比方赞扬老子说:“鸟,我知道它能飞翔;鱼,我知道它能游动;地上的野兽,我知道它们能够跑。对于那些善于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对于水中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对于空中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但对于龙,我却不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的。老子,其犹龙邪!”仍忍不住浩叹不已……
孔子拜见老子的故事,不仅说明了老子确实有其高明的智慧,更说明了大教育家孔子尊师重道,谦虚求学,不耻下问的精神。
古代的儒生们,对于修身求学,是十分虔诚的。而那些在学术上有非凡成就的儒生们,就更是一生秉承尊师重道的求学精神,为此历尽艰辛,上下求索,不辞辛苦,以求道为人生的最大旨趣。“程门立雪”的故事,就能说明古代儒生们的虚心求学,尊师重道精神。
宋代的程颢、程颐两兄弟,在当时就是名满天下的大学者了。当时有个进士叫杨时,他一心向学,有志于学问之道。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他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独自一人跑到河南的颍昌,去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程颢见他如此心诚,很乐意地收他为徒,他学习也十分刻苦,日日在老师门下聆听受教,精进不已。
程颢死后,杨时还不满于自己的学问,他要继续求学。于是,他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一天,他和一个志同道合,同样想求学的朋友在一起,到程家去拜见程颐,希望能拜在门下为徒。不巧,程老先生正闭目养神,当然不方便打扰。
此时,外面开始下起雪来。但杨时和他的朋友,并没因此离开。因为他们求师心切,但又不能打扰老师,于是,两人便恭恭敬敬地侍立一旁,等待老师。
等程颐睁开眼睛时,门外的雪已经积了有一尺多厚了!老先生定睛一看:有两个大雪人,恭恭敬敬地站立在那里,一动不动呢!这是谁呢?问及下人,才得知是两个慕名求学的人。无比感动,当下收下两人为徒弟。
这就是“程门立雪”的故事,这个故事在当时就已经是口口相传,流传很广了,可见当时学风之盛。这个故事代代相传,成为人们对尊师重道,虚心求学经常引用的典故。
近代伟人周恩来,对自己的老师也是十分敬重。即使贵为共和国的总理,他在老师那里,也总是以学生自居,从不摆架子。
1952年2月,周恩来的母校——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突然患脑血栓逝世了。周恩来得知消息后,十分悲痛。
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他推开其他事务,专门抽出时间,来参加老师的丧礼。并送上自己敬献的花圈。周总理在花圈的白色缎带上写着:“伯苓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
张伯苓逝世后,周恩来在百忙中,也并没有忘记老师的家人。1961年国家困难时期,周恩来专门给张伯苓的夫人送去了500元人民币,并嘱咐相关部门,要加倍关照张夫人及其子女。
在国家困难时期,我们这位共和国的总理,有多少事情要处理啊,但他从来不会因为国家大事,而忘了一家之小事。通过这件小事,可见周总理对自己老师的尊敬,犹如尊长孝亲,令人感动。事情虽小,但小事见出大风范。伟人做小事,更见其高尚之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