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伟大人物往往是寂寞的》人生国学智慧全集

伟大人物往往是寂寞的

南怀瑾先生说:古今中外,许多被后世认为是多么伟大,能影响千秋万世的人物,在当时,大多数都是那么凄凉寂寞的。因为他们在生前不重视短见的唯利是图,对自己个人,对国家天下事,都是以如此的人品风格来为人处世的……一个人先要养成会享受寂寞,那你就差不多了,可以了解人生了,才体会到人生更高远的一层境界。

南先生此言,是说古今中外成就非凡的伟人,都是生前甘于寂寞,而身后留下万世之名的。他们之所以这样,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本事让自己过得更好,让自己门前热闹起来,而是他们有所不屑为之,有所不为,是为了有所为。

为了心中这个认定的“所为”,他们不肯向现实低头,不与世人同流合污,不肯失去自我原则和节操,不降低自我生活的格调,保持人格、尊严和精神的独立而自由的姿态,按照既定的方向生活,为此上下求索,百折不挠。一旦认定,就始终如一,善始善终,坚持一生。

而他们心中的这个“所为”,一般来说,是一般人不能理解的,所谓“雁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所以,他们要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有“所为”,就要接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成功就成为更加困难的事情了。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增益其所不能,然后……”凡是伟大人物,总要经受更多的人生磨难,才能有所成就,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甚至,其生是寂寞清苦一生,而身后才留名的。所谓“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伟大人物,在生前往往是寂寞的。

孔子生于乱世,周游列国四处碰壁,曾困于陈、蔡,无米断炊,险些饿死道中。生前为实现政治理想而奔波,最终不能实现,转而求诸于教育宏道育人,一生清苦,身后五百年,其学说才真正发扬光大,光照千秋。孙膑遭忌,在被剜去两只膝盖之后修成一部传之后世的《孙膑兵法》。屈原被谗言所害,屡遭放逐,于三湘四水的荒蛮野岭中赋得绝唱《离骚》。司马迁生前写下皇皇巨着《史记》,也是身后留名的。直言情理,受囚禁之大侮,领宫刑之奇耻,忍辱负重,呕心沥血方成一部“无韵之《离骚》”——《史记》……此外,像曹雪芹、沈从文、张爱玲,等等,哪一个不是生前寂寞,甚至被人误解,而身后才被人们重新发现,大放光彩的呢?

但是,他们为什么选择寂寞和清苦呢?难道不想风光舒服地活着?当然也想舒服地活,也有名利之求,但是,这些物质的、外在的东西,与他们内心的心志和节操比起来,当二者发生矛盾时,后者就变得更加可贵,不能失去了。作为人,有自己的原则和节操;作为知识分子,有自己的道义追求和文化理想,为此,高扬自我生命的尊严,绝不会为人左右,更不会受物质所奴役,失去人格与精神的独立和自由。如孔子所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所说,有一种“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大丈夫气概,如曾子所说,有知识分子的“弘毅”之精神,为此,甘于“安贫乐道”,能够忍受物质的贫乏和生活的困苦磨难,能够无视别人的误解疏远和孤独寂寞,甚至是精神上的痛苦磨砺,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是为他的高尚理想而服务,来做铺垫的,是上天对自己的考验。当然,这不是自我麻醉,而是有着相当的自信和坚定为基础的。

如南先生所说:有极少数的人,他始终漠视现实,为崇高的理想而努力,放弃自我而为天下人着想,不顾自己短暂一生的生活现实,而为千秋万代着眼……像孔子、孟子他们,并不是不懂得怎样去‘阿世苟合’,向世风所妥协,为了自己本身的现实利益,随便去迎合别人的意见。实在是非不能也,是不肯为也。所以,他们的个性是宁可为真理正义穷困受苦,也不愿苟且现实而活,追求那些功名富贵。孟子说:“鱼,是我喜欢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二者不可兼得,只有舍弃鱼而取熊掌。生命是我所爱好的,义理,也是我所爱好的,如果二者不可兼得,只有舍弃生命而取义理。”

所以,他们宁愿选择让自己心里舒服的,也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永远不失去内心的独立不倚的姿态,专心致志做自己想做的,也认定的事情,生前寂寂无所谓,纵使身后无名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喜欢,如孟子所说,对得起天地良心,于己于人都无悔,就可以问心无愧,心安理得了。此所谓君子也。伟人首先在人格上是高大的,因其高大,才能真正成就利在千秋的伟业;因其高大,才能无所谓眼前的,现实的利益和成败得失,穷通荣辱。

寂寞、苦难、不遇,对于他们,算得了什么呢?他们早已做好了准备。正好借此磨砺自己的意志品质,完善修养自己,提升智慧。也因此,他们能超越平凡,成就非凡,名留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