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桑骂槐·旁敲侧击·狄仁杰巧谏唐高宗
仪凤元年(676),将军权善才误砍了昭陵的柏树,应当罢除名号官职,高宗却命令将他杀掉。大理丞狄仁杰上奏说:“他罪不该死。”高宗脸色一沉说:“权善才砍昭陵的树,是使我不孝,必须杀掉他。”高宗大怒,令他出去。狄仁杰说:“我听说犯颜直谏,自古以来都认为很难,我却不这样认为,如果遇到桀、纣那样的暴君就难,遇到尧、舜那样的圣主就容易了。我今天幸运地碰到尧、舜一样的君主,不必担心会像比干一样被杀。汉文帝时有人盗走高庙的玉环,张释之当廷直谏,罪犯没有被弃市。魏文帝准备移民,辛毗据理力争,也被采纳。况且圣明的君主可以用理去说服,而忠臣不能惧怕威严。如果皇上不采纳我的意见,我死以后,无脸在九泉之下去见张释之、辛毗。按照法律,权善才不该治死罪,而皇上却非要杀了他。这样百姓就会无所适从,不再相信法律了。古人曾经说过:‘假设有人偷盗了长陵的一杯土,皇上该如何处理呢?’现在皇上因昭陵一株柏树而杀掉一个将军,千载之后,后代将会怎么说皇上呢?我之所以不敢奉诏杀权善才,是惟恐使皇上陷入不道的境地。”听狄仁杰这样一说,高宗的怒气消了许多,于是就赦免了权善才。不久,又提拔狄仁杰担任了侍御史。(《旧唐书·狄仁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