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时察势·三不可走,毛宝强言留主帅
东晋咸和三年(328),陶侃久攻叛将苏峻、祖约不下,心灰意冷,执意率领手下返回他自己的驻地。温峤这一惊非同小可:陶侃身为义军盟主,盟主一走,这仗还怎么打法?平南参军毛宝挺身而出,决计留住陶侃。他对陶侃说,现在芜湖已被叛军占领,盟主南下的归途等于被叛军截断,要想还镇很不容易,这是一不可走;大军一出,有进无退,否则强敌当前,退即等于灭亡,这是二不可走;盟主剿灭杜弢是以弱克强,现在苏峻等人的实力不过与杜弢当时兵力大致相当,而盟主如今却手握重兵,难道最终竟灭不了苏峻?这是三不可走。叛军并非个个英勇无敌,人人冥不畏死,盟主不妨给标下一支兵马,看我上岸去断绝叛军粮草,使他们陷于粮食困顿如何?如果在下做不到这一点,盟主那时再走也就没人能怪您了。陶侃认为毛宝的分析很有道理,就任命他为督护。毛宝果然率兵偷袭句容(今江苏句容县)、湖孰,烧了苏峻囤积在这两个地方的粮草。苏峻立即陷入了粮食供应跟不上的困境。陶侃一方面嘉赏毛宝的胆识,另外也看到形势已经有利于义军,自然思进而不思退了。(《晋书·毛宝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