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战(1449年)》真实记录与故事

土木堡之战(1449年)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至八月,明英宗在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等地亲征蒙古瓦剌,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南)被蒙古瓦剌部突袭围攻,全军溃败的作战。

英宗正统年间,蒙古瓦剌部崛起。是年七月,瓦剌太师淮王也先以明朝刁难其贡使并毁姻约为由,分兵4路,大举进犯明边,明军几经抵抗,塞外城堡,接连失陷。

前线败报频传,英宗不顾诸大臣的反对,在王振的蛊惑与挟持下,匆忙率50万大军亲征,一切军务交由王振专断。八月一日,明军进抵大同,也先为诱明军深入,故意主动北撤。王振仍欲进军。当其亲信、大同镇守太监郭敬向他密报阳和等地惨败的情况之后,他又变得甚为惊恐,遂仓促决定撤军,下令自大同经由紫荆关(今河北涞源东北)回京。明军刚行出20千米,王振恐大军过境损坏他在老家蔚州(今河北蔚县)的田园,突然改变主意,舍易求险,挥师奔向宣府,致明军侧背暴露在瓦剌军的攻击之下。十日,明军退至宣府,瓦剌大队骑兵追袭而来。十四日,退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南10千米)。王振为等候千余辆辎重车,不顾随从文武官员入保怀来的正确主张,武断下令扎营土木堡。当夜即被瓦剌军包围。也先挥师由土木堡西北的麻谷口发起进攻,明将都指挥郭懋率守军奋战1夜,顶住瓦剌军的攻击。十五日,瓦剌军佯退,也先遣使诈称议和,英宗派通事2人赴瓦剌营谈判。王振以为和谈将成,竟下令拔营,南移背水,阵营遂乱。瓦剌军乘机四面围攻,明军突遭袭击,队伍愈乱,加之对各种火器未能熟练掌握,尚未发挥作用即全军溃败,死伤数十万人。随从大臣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埜等50余人遇难,英宗被俘,王振亦死于乱军之中。

此役明军的惨败,充分暴露了明朝廷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史学界认为,土木堡之败,是明王朝由盛变衰的转折点。

中国古代战船

中国古代为作战目的制造的武装船舶。大型战船是主力战船,称为“舰”或“楼船”,有多层甲板;中型战船用于冲击或追歼;小型船多用于探察巡逻等。

商朝的甲骨文就记载了中国先民的水上活动历史。周朝出现了水战记录,“楚子为舟师以伐吴……无功而还”(《左传》)。春秋时期的“大翼”战船,可载甲士40人,桨手50人。在汉朝,船舶技术有了重大突破,发明了推进效率更高的“橹”,出现了便于控制航向的“舵”,中国式硬帆和船钉开始应用。南北朝时期,重视发展人力推进的多桨快船,以减轻行船对风力的依赖性。唐朝时期,发明了车船,即在船身两侧装有车轮桨,提高了人力推进船舶的速度。明朝初期,是外海战船发展的巅峰,尤其是郑和下西洋时的远洋船队,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精湛的造船技艺。

中国古代战船上的兵器装备基本与陆地的马步军的兵器同步。在隋唐以前,水军交战远则使用弓弩,接舷战用长枪和刀剑。隋唐至宋时期的战船,多设有战棚或女墙,用以防护,还装有用于锤击敌船的拍杆,甚至将抛石机置于船上。宋朝以后,随着火器的出现,战船上开始使用“火龙出水”等火器,明清时期,战船上装备了火铳和火炮,战斗威力大增。

清朝末期由铁甲巡洋舰等组建的水师,已属于现代海军的范畴。

大福船(模型),因出于福建沿海故名福船,又名白槽,是明代南海水军装备的主要战船。戚继光抗倭作战使用过这种船。该船有舵楼三重,吃水约4米,可容官兵百余人,船上装备有佛朗机、碗口铳、鸟铳、烟罐等火器和钩镰枪、标枪、弓弩等冷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