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近现代中国画目前还是以传统的目鉴法 (俗称眼学)为主,即依靠人的眼睛来观察、识别作品的真伪。当然,对于疑似使用了现代高科技手段复制的高仿品,还需使用高倍的放大镜进行观察,方能最后定真伪。
目鉴的先决条件就是鉴定家要对一个时代或一个人的作品 (包括有充分证据的赝品)见得较多,有确凿的真迹可以比对,才能达到目的,否则就无能为力。通过对画家大量存世真迹反复仔细地观察、分析、研究,逐渐掌握这位画家的艺术特征与表现技巧,在心目中形成了一个标准,作为鉴定此画家作品的依据。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才能分真伪、定高下。书画鉴定这门学问是建立在比较学基础上的。如何通过比较来定真伪呢?首先要求鉴定者要识真,即认识真迹。鉴定一幅书画的真伪,要以被鉴定作品在相同或相近时期的真迹为标准、做样板,通过反复仔细地比对、品味、研究,最终确定真与伪。
通常作品的年代越久远,鉴定真伪的难度就越大,元代以前的古画存世稀少,且很多无款印,后世仿冒者众多,毫无争议、可作为参比标准的作品更少,甚至有的标准作品也存有争议,而且名气越大,其作品被后人临仿的也越多。
近现代中国画的历史仅有百年,作品的存世量要比古画大得多。画作的存世量取决于画家的寿命、擅长的画种 (工笔、写意、工兼写等) 、画家的职业及健康状况、生活经历等多种因素。一般来讲,工笔画费时费工,不像大写意画那样“一挥而就” ,工笔画家作品的存世量要少于写意画家的作品。画家的寿命短意味着从事艺术创作的时间短,其作品要少于寿命长的画家。在近现代大家中,齐白石、张大千都是从青年到老年数十年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且都高寿 (齐白石享年94岁,张大千享年84岁),作画又非常勤奋,故二人的作品存世量最大,数以万计; 黄胄以速写法入画,作画速度快,一幅画往往片刻而成,又没有架子,对众多求画者,往往是来者不拒,虽然寿命不算太长,但作品的存世量却不小; 徐悲鸿、金城、陈少梅、石鲁、周思聪都是英年早逝或人生坎坷,作品的存世量要少一些。但不论如何,近现代画家的作品在总体存世量上要远远超过古代画家,这就为我们认识近现代中国画大家的真迹、建立起他们各个时期作品的标准样板提供了便利。
认识真迹的最佳途径是多看原作,原作和印刷品相比,更能体现出作品的特征和笔墨神韵,了解画家在学习期、成熟期、巅峰期、衰退期的造型、笔法、用墨、设色、印章、落款、用纸绢等特征。各大博物馆、美术馆都藏有大量近现代中国画名家的作品,并经常不定期地对外展出; 信誉好的拍卖公司每年举办的春秋两季大拍,也上拍大量近现代中国画名家作品,且拍前都有预展。虽然这些作品不能保证全部是真迹,但绝大多数应没有太大争议。初学鉴藏者,只要有机会,就要多去看看这些展览,不能走马观花式地看,应当慢慢地看,用眼睛仔细观察,用心反复琢磨、品味,目识心记每一位画家各个时期的风格与笔墨特征。
在大量接触原作的同时,还要多看介绍和研究近现代中国画名家的书籍、文章,加强文化与美术理论修养。近现代名家都出版有不少画集甚至是全集 (但“全集”远远不全),近年来虽有少数出版社为了谋求经济利益,对私人出资出版的藏画集把关不严、甚至根本不把关,使不少赝品得以包装上市欺骗读者,但这些毕竟是少数,不能草木皆兵、因噎废食,有人说,1993年中国出现艺术品拍卖以后,出版的画集都不能相信,颇有些以点带面、危言耸听。其实,近20年来,多数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名家画集、研究专辑,特别是大型全集,都经过了比较严格的审核,有些甚至是画家本人亲自把关 (如《吴冠中全集》 ),有争议的赝品很少。
鉴定近现代中国画,必须备一些近现代名家书画集 (最好是全集)、常用印章集、信誉好的拍卖公司图录等常用的参考资料,多翻看、研究这些画集、图录中的作品,鉴定时可以用画集中的作品为标准,反复比对、品味,最后做出真伪判断。
以研究八大山人而着名的美国华裔学者王方宇先生 (1913-1997 ),也研究收藏齐白石作品。王方宇曾说过,(鉴定齐白石的画)不能光靠几个权威说了算,这样不科学。可以把公认可靠的齐白石书画,按年代排序,以内容分类,做一个齐白石作品编年系列,遇到某件作品要鉴定时,拿同时期的作品逐一比较,仔细研究,才解决问题。其实,不只是齐白石,对于任何一位近现代中国画大家,都有条件像王方宇先生倡导的那样,以年代为序,建立一个编年系列的真迹标准图谱,并以此为鉴定的参比依据。遗憾的是,目前还未见一本这样的标准图谱被出版,这是一项全面、细致、科学的系统工程,在急功近利的现代浮躁社会,很少有人愿意下大功夫、花大气力做这件事。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近现代中国画大家作品的图片,很多也被传到了网上,其中有些是来自博物馆、美术馆的藏品,有些是来自画集,还有些是来自大型拍卖公司的图录。有志研究、鉴赏书画者,也可从网上下载、收集这些名家真迹的清晰图片 (要注意: 网上也传有赝品,应仔细分析,避免收集),以年代为序,在微机上为所研究、或喜爱的画家建立一个编年系列的标准作品图片库,当遇到需要鉴定的作品时,就可打开标准图片库,找到相对应年代的作品,进行比对、研究、鉴定。
建立编年系列的标准作品图库的同时,还要在实践中反复加以验证,不断修正和充实对某一画家标准作品的认识,特别是对一些画得不好的或风格不典型的真迹的认识。总之,有比较才能有鉴别,要在鉴定与收藏的实践中,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去观察比较,找出其内在的规律与联系。这一切,都要靠 “目鉴”来完成。
近现代画家的存世作品很多,可参看的原作、画集、图录也不少,完全有条件作充分的对比来定真伪,故绝大多数作品仅靠 “目鉴”就能解决问题,并不一定需要查找文献资料,当然,有文献资料做旁证,会增加一定的说服力。但要特别注意,对于画集、文献着录过的作品,也不能轻易相信,必须考证着录是否真实可靠; 即使着录真实可靠,作品还有可能被人用现代高技术手段克隆,因此还必须进一步考证作品是否就是着录中的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