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安塞县·芦关》陕西名胜简介
在安塞县城真武洞北约70公里的土门山谷。芦关,或称芦子关,通常称芦子。这里形势险要,两边崖立如门,深进开阔敞亮,形似葫芦状,故有以上诸名。
芦关北控河套,西藩灵武,自秦汉隋唐以至宋元明清,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封建王朝多在此屯兵戍守。后唐明宗李嗣源长兴四年(契丹太宗耶律德光八年,933年),药彦稠等将讨伐叛据夏州的李彝超时,首先屯兵芦关振壮军威。宋太宗赵光义淳化五年(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十二年,994年),金明镇使李继周在此修建砦城以固边防。
芦关,军事方面重要,景致方面也出众,山峦起伏,林木丛蔚,岭下即为著名的延河发源地,“芦关踏雪”为安塞十景之一。
民谣有云:《芦关》古诗句出处:
芦子关,芦子关,风萧萧兮延水寒,安得壮士控北藩。
古诗有云:《芦关》古诗句出处:
芦关居要塞,北连沙漠边。阴山横其背,雪积岗峦巅。
骑驴寻梅者,推敲访名贤。鸿爪留印迹,坐寒五夜毡。
唐诗人杜甫《塞芦子》诗云:《芦关》古诗句出处:
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
岐有薛大夫,旁制山贼起。近闻昆戎徒,为退三百里。
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此。谁敢叫帝阍,胡行速如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