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荆楚吟·南岳之旅·衡阳·衡阳八景
衡阳风景名胜为数甚多,最为出色的是“衡阳八景”。当地流传这样一首诗:“雁峰烟雨实堪夸,石鼓江山锦绣华;花药春溪龙现爪,岳屏雪岭鸟喧哗;朱陵洞内诗千首,青草桥头酒百家;试看东洲桃浪暖,西湖夜放白莲花。”形象地描画出八景的特色。
雁峰烟雨
衡阳市南湘江之滨,有一兀起的山峦,远远望去,好像一只引颈昂首、跃跃欲飞的大雁,这就是南岳七十二峰之首的回雁峰,是潇湘八景之一,现辟为雁峰公园。
《衡阳县志》载:“自唐以前,皆云南雁飞宿,不度衡阳,故峰受此号。”鸿雁传书,千古佳话。自西汉假托鸿雁把困居塞外十九年的苏武接回来后,鸿雁便常出现于诗词歌赋与民间传说之中。为何大雁一到此峰,便不再南飞呢?古人有诗曰:“山到衡阳尽,峰回雁影稀,应怜归路远,不忍更南飞。”
回雁峰高不过百仞,却山势陡峭。沿石级而上,有一花岗石牌坊,中门横牌上刻“上达”楷书二字,传为王船山手笔。石额背面,刻衡阳有名书法家蒋铨衡珍迹“莫作等闲观”五字。半山腰建有凉亭,金黄色瓦顶,四柱支撑,如张开的彩伞。登上峰顶,有一古寺,相传远在南北朝梁武帝时兴建,称“乘云寺”,隋代易名“雁峰寺”,唐改号“山门寺”。明清之际建“寿佛殿”,是湖南著名古刹之一。
自唐朝以来,凡寓居或路过衡州的名人文士,必游此峰。登高远眺,触景生情,写下不少去国怀乡,令人回肠荡气的诗篇。唐宋之问的“路逐鹏南转,心依雁北还”,吕温的“人生随分为忧喜,回雁峰南是北归”,姚汝循的“回雁峰头望帝京,寒云默默不胜情。贾生已道长沙远,今过长沙又几程”。宋米芾在《潇湘八景》中以回雁峰作“平沙落雁”,赋予新的景观含义:“阵断衡阳暂北回,沙明水碧岸莓苔;相争正喜无增缴,又被孤城画舟催。”
明代徐霞客曾于崇祯十年(1637)来此游览了一个多月,写下《楚游日记》,将回雁峰等名胜描写得淋漓尽致。
石鼓江山
石鼓位于衡阳市北,正处蒸水、湘水和耒水汇合之要冲。山不高,仅69米,然其山光水色,令人神往。
石鼓之名,缘何而得?传说有二:一说其形如鼓。《水经注》载:“山势青园,正类其鼓,山体纯石无土,故以状得名。”清饶 咏诗云:“巨石形如鼓,屹然立江浦。雄秀本天成,灵响秘终古”;另一说因其三面环水,水势回环,击石咚咚有声,故名。晋朝零陵太守庾仲初作《观石鼓》诗云:“鸣石含潜响,雷骇震九天。妙化非不有,莫如神自然。”近代学者王闿运题联:“石出蒸湘攻错玉,鼓响衡岳震南天。”古人颇看重其地势。据说,刘备为荆州牧时,诸葛亮就以军师身份亲自到衡阳,住在石鼓山上,督办三郡的军赋,并在此操练过水军,以与洞庭湖鲁肃水军抗衡。唐宪宗元和年间,隐士李宽在此结庐读书。宋太宗至道三年(997)衡阳郡人李士真在此创办书院。北宋神宗景祐年间,钦赐“石鼓书院”匾额,正式立名。后著名理学家朱熹、张栻都在此讲学,从此声名日高,与睢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齐名,合称宋代四大书院。亦有人认为四大书院有崇阳而无石鼓。石鼓书院,在辛亥革命后改办新学,相继改为衡郡女子职业学校和市立师范学校。
汉唐以后,来此游山者甚众。韩愈、柳宗元、辛弃疾、徐霞客、王夫之等都曾到此游览或讲学,留下翰墨珍宝。山上曾有武侯祠、合江亭、七贤祠等古建筑,可惜多已残破荒芜,现经修葺,辟为石鼓公园。公园内建有仿古式水浪牌坊,上刻“石鼓”二字,为陶铸手书。山顶有别致的小亭,正面书额“合江亭”。亭的临江一面,悬有“绿净阁”的题额,源出于韩愈《合江亭》诗,其中有“红亭枕湘江,蒸水会其左。瞰临渺空阔,绿净不可唾”之句。从亭中远眺,湘蒸二水在亭下言欢,携手北去。“来雁”“珠辉”二塔,隔江相望,遥相问候。“东洲桃浪”、“雁峰烟雨”如诗如画,历历在目。合江亭下的草坪旁,耸立着一座巨大的石鼓雕塑,高2米,直径为1.6米,花岗岩雕成。盖因《水经注》所云今已不见,故模仿之,虽无声,却是石鼓山的象征。
花药春溪
“花药春溪龙现爪”,古人描绘实不虚妄。花药,即花药山,位于衡阳市西南方向。山下草深林密,曲径通幽,数十条小溪蜿蜒其间,涓涓流水最后注入一方古井——春溪井。传说春溪井很神奇,每当风雨晦冥,便有神龙前来吸水,清亮如镜的水面,映照出龙鳞龙爪之形,堪为奇观。
春溪井旁有一古寺,建于宋朝宝祐五年,原名光孝报恩寺。明洪武十七年,寺里和尚有戒行,皇上诏赐袈裟,改名“花药寺”,上有破门和尚手书门额。古寺经后人重建,朱漆彩绘,斗拱飞檐,十分壮观。
如今花药寺旧址新建湖南衡阳市艺校,每日管弦之声不绝,远胜当年“龙现爪”。
岳屏雪岭
衡阳城西有一高山,与南岳遥遥相峙,似南岳之屏风,故名岳屏山。每逢冬天降雪,山头白雪覆盖。在雪霁之时,百鸟在山中觅食,发出欢快的叫声,构成“岳屏雪岭鸟喧哗”的景观。
相传东晋时期,黄、葛二仙在此烧药炼丹,山上五色珍禽飞集。又传说,何仙姑曾到此山采药,有诗云:“杖策寻仙迹,乘春醉羽觞。药炉青嶂远,环佩白云长。巢鹳依山寺,林花发野棠,孤亭面衡岳,北望正苍苍。”
山顶曾建“岳屏书院”,院后有一巨龙般的外城廊,后被战火洗劫。今山顶巍然屹立着衡阳抗战纪念塔。
“四时佳气来衡岳,十里青山作画屏。”因山而名的岳屏公园就静卧在岳屏山下。园内有一云水湖,九曲桥廊,八角亭台,人造孤岛,石山喷泉,散建于湖中。沿湖还建有动物园、儿童乐园和博物馆,供游客观赏游玩。
朱陵洞内
在石鼓山东侧的悬崖下,有个神秘洞府,名曰朱陵洞。传说唐朝天宝年间,有个叫董奉先的道士曾在洞内炼仙丹,故有仙洞之名。此洞宽不过几平方米,高不过2米多,却以洞内多诗词而名冠三湘。唐宋以来,许多诗人墨客乘游兴甚浓之际,吟诗作赋,常把诗词刻在岩洞石壁内外,杜甫、韩愈、张籍、吕温、杜荀鹤、范成大、文天祥等名士都曾在此留下墨迹,以至有“朱陵洞内诗千首”之说。此洞为何有如此魅力?古人有诗词云“洞里瑶光应不夜,步虚人入水晶宫”;“洞里春光无限,星灿烂,都应是云中剑舞光按”;“仙户启,石乳侧垂银蒜”。传说此后洞与南岳山下的前洞相通连。有人从南岳到衡州来,由此洞出入,来回100多里,只一个上午即可往返。可以想见,大约在千年以前,这个大溶洞曾有过壮观的景象,因而“感墨客而啸咏,引逸士以陶情”。当年它以石出奇,以洞见巧,以诗取胜,引来无数文人“留连骚雅入冥搜”。岁月悠远,洞内刻诗已残缺不全。现经整修,已复原貌。
青草桥头
青草桥,坐落在石鼓山的左侧,蒸水与湘水会合之处。此桥至今已有八百年的历史。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薛伯瑄任衡州知府时,在青草渡修建一木桥,是为最初之青草桥。明朝正统年间曾改建为拱形石桥。清朝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桥上建栏杆。此后历经洪水冲毁和战争轰炸,桥多次毁坏。1956年重修为宽敞石桥。
“潇湘八景画难描,雅爱衡阳青草桥;雨后凭栏新月上,渔歌欸乃橹声摇。”当年的青草桥头十分繁华,两端店铺鳞次栉比,店铺当中尤以酒店居多,故有“青草桥头酒百家”之称。如今,青草桥作为一景,尤可观赏。
东洲桃浪
东洲,是一座小沙洲,它只有3里多长,近百米宽,两头尖尖,像只梭子,日夜在滚滚奔流的湘江水中飘浮。洲上桃林处处,当春水初泛、和风拂煦之时,桃花盛开,似片片红霞,映红湘水,故古人有“细看东洲桃浪暖”之句。
关于东洲的来历,有许多有趣的传说。据说,天上的织女与牛郎相爱,触犯了天条,玉皇大帝一怒之下,将牛郎贬到人间,织女便从天宫抛下一只织布梭,落入湘江,化作一片沙洲,有首民谣曰:“织女云中抛只梭,愿它化作一舟舸;随风飘下湘江去,好让牛郎渡天河。”如果从空中俯瞰,湘江真像一匹白练,东洲果如一把金梭。
也有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仙人驾着一叶孤舟,在湘江上游捕鱼。忽然间,狂风大作,暴雨倾盆,渔舟被大浪掀翻,沉入江中,年深日久,遂形成了泥丘。因其坐落在衡阳东南的湘江之中,人们就叫它东洲。
东洲虽小,古迹却颇为可观。上有一棵明朝遗留的白果树,树旁有座万圣宫,亦为明代建筑。宫内有一大型佛像基座,上刻蟠龙飞凤、二龙戏珠的浮雕,栩栩如生。众多石碑上的篆刻,字迹依稀可辨。
据《衡州府志》记载,东洲是衡阳文化圣地,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王船山少年时代曾在东洲读书。清光绪十二年,兵部尚书彭玉麟上书启奏朝廷,并捐款在东洲兴建了船山书院,造就了一批文人学士。书院苍松古柏,清幽古雅。步入第二道门坎,左右两排书房,朱壁红墙,古色古香。这所书院后来改为东洲讲堂、崇古学堂。辛亥革命后,创办船山中学,船山国学院。现在是工人疗养院。
书院南端,有个磨石滩,在这里曾经打捞上一盘石磨,直径1米多,厚度五、六寸,要七、八人才能抬动。这块石磨现存放在衡阳市博物馆。关于这奇异的石磨,有许多传说。相传,有一位神仙,看到衡阳人不会磨豆腐,就送来一盘石磨。刚运到东洲的时候,就被狂风掀翻,沉入江底,天长日久,土掩沙积,便被人称作磨石滩。还有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年轻的夫妇住在江边,男的叫柳娃,女的叫春娥,夫妻双双用江水磨制豆腐,过着幸福的生活。不料,江边有一渔霸看上了美貌的春娥,想强行霸占她,逼得二人走投无路,双双跳入江中,化作一对白鹅。那石磨也被江水打入江底,这个地方后来就被称作磨石滩。
西湖白莲
衡阳市城西望湖门外,有一片碧波荡漾的湖水,湖面宽阔,约有数百亩,以盛产莲花而负盛名。“西湖夜放白莲花”,夏秋时节,满湖莲花盛开,景致十分优美。说起西湖白莲,还有一段优美的故事呢。
西湖白莲有着不凡的来历。相传早在南宋年间,金兵入侵中原,龙图阁大学士、史学家郑向和岳飞等爱国志士力主抗金,岳飞被害后,他又上书皇帝要求处斩秦桧,反被昏君贬出京城。郑向回到故乡衡州,在西湖边的破庙里隐居下来。他的外甥周敦颐,号濂溪,父母早亡,从小随舅父习读诗书。周敦颐一生酷爱莲花,常以莲花自比。有一天,他与舅舅一起在西湖畔散步,想起平日临摹的莲花,不禁感叹道:“这塘中若有一池莲花就更美了。”谁知这话传到天上,感动了莲花仙子。当天晚上,濂溪凭窗吟诵诗文,忽见窗外池塘中冉冉升起一朵洁白的大芙蓉,约有一丈多高。芙蓉慢慢绽开,现出一个妙龄女子,肌肤如玉,面若桃花,双眸清澈如水,她含笑对周濂溪说:“先生乃吾辈之知己也!今宵良辰,吾辈特展玉容以酬先生,乞望观赏!”只见她微沾一点净瓶之水,向池塘中轻轻一弹,顿时,池塘中升起一片云霓,顷刻,云霓消散,竟出现了满池洁白的莲花。濂溪惊呆了,许久才清醒过来。他半信半疑地走到西湖,果见湖中无数朵莲花如冰似玉,竞相开放。周敦颐欢喜若狂,更加勤奋读书,终于中了皇榜,放官南康太守。为勉励自己,特意在府宅东侧挖掘一个四十余丈的池塘,引种西湖白莲于内,经常凭栏放目,写下了千古名篇《爱莲说》。并在此办学馆,兴教育,成为宋朝的大理学家。后人因周的遗迹,建有西湖书院,并在仙赐白莲的池塘边修建爱莲亭。周濂溪在衡阳住过的地方,后被名为濂溪街。乡民缅怀白莲仙姑的恩德,将萌发仙莲的池塘改为白莲塘,还在附近建造塑有仙姑鎏金像的白莲寺,寺内终年有人来叩头朝拜,香火缭绕。每年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正是仙赐白莲这一天。西湖莲乡都张灯结彩,莲舟竞放,西湖畔聚满了观荷赏灯的人,盛况空前。
今西湖书院已改建为衡阳市二中。白莲至今仍是著名特产,用它做成的白莲羹,莲子可全部浮在汤面,一颗颗圆润白嫩,谓之“出水白莲”。
除上述八景之外衡阳还有许多引人入胜的好去处。
蒋家山上的天子坟,据说是西汉末年钟武侯刘圣的坟墓。
耒阳市城东的皇图仙,是一座寺庙。传说明武宗朱厚照曾亲自递砖兴建。城东还有被誉为“楚南第一景”——锡岩,又名锡岩仙洞,游仙洞者会有飘然若神仙之感。
衡阳县城西北25公里的牌楼乡,有“游龙戏凤”的牌楼冲。相传早年有个皇帝巡游到此,结识了聪明、漂亮的卖酒女子李凤姣,留下了一段有趣的故事。旧剧《游龙戏凤》(或名《梅龙镇》)源出于此。李凤姣不幸死后,皇帝闻讯,下诏在镇旁凤凰山麓建造一座石质牌楼以示怀念。
另外,伊山寺、国清寺、紫霄观、塔山、张飞放马岭、老女桥、鸡窝山、黄茶岭等处,也各有千秋佳话和动人的传说,充满着神秘的色彩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