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吴越曲·苏州之旅·苏州·东方水城

悠悠吴越曲·苏州之旅·苏州·东方水城

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全境依山傍水。西部高平,河川纵横;西南多山,有狮子山、天平山、灵岩山、金山、阳山、横山、七子山、洞庭东山、洞庭西山等,邓尉山、穹窿山诸岭濒临太湖;东部低洼多湖,有金鸡湖、独墅湖、黄天荡、沙湖、澄湖;东北部有阳澄湖;南部有石湖,澹台湖等。隋时开凿的京杭大运河,由无锡北来,经苏州西南部,流向浙江省域。苏州自古以来便凭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造就的肥沃土壤,孕育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之花,为文明财富的聚集之地,文化精华的荟萃之所,无怪乎古人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坐落在水网之中,荡泊星罗,泉潭棋布,川渠错综。漫步水城,情趣盎然:河道纵横,密如蛛网;小桥千姿,如虹卧波;巷坊民居,临水而设。“小桥、流水、人家”,乃苏州水乡风情的最好概括,也是这座具有出水芙蓉般魅力的东方威尼斯水城的生动写照。

十三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东方见闻录》游记中,是这样描绘苏州的:“是一颇名贵之大城,居民……持商工为活。产丝甚饶……其城基大,周围有六十里,人烟稠密”。“此城有桥六千,皆用石建,桥甚高,其下可行船,甚至两船可以并行”。从此,苏州便以东方威尼斯的美名,传扬天下。苏州现为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历尽沧桑的古迹遗址,脍炙人口的诗文歌咏,神奇多采的传说故事,皆与“水城”有不解之缘。

人家尽枕河

苏州城郊的潺潺水涌,托起了姑苏这颗晶莹剔透的水上明珠。城外浩渺多姿的太湖、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黄天荡、石湖等,如珠似玉镶嵌在绿野沃壤之上;环城流泻的大运河、里城河犹似两条飘逸的缎带,与胥江、娄江水流交汇,绕城而卧;城内源于太湖的十几条南北、东西走向的河渠,交织贯穿于街市、房舍、门桥、巷坊之间。难怪古人云,“胥门终古有归潮”,“半夜月明潮自来”。

历代文人雅士,曾为这块“桃花流水鳜鱼肥”的土地吟咏不已。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谓北近长江、南濒太湖、周环湖荡的苏州水景为“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杜荀鹤《送人游吴》诗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名碑实录、水乡图刻,更令人瞩目。在苏州城中景德路城隍庙工字殿墙上,嵌有一块《苏郡城河三横四直图碑》。清嘉庆元年(1796)八月至次年五月,苏州河道经全面疏浚,其后主事官员写成《重浚苏州城河记》,立石刻碑;碑阴下刻“苏郡城河三横四直图”,上刻“苏郡城河三横四直图说”。图中标明三横四直为主干的河道及桥梁于城墙、城门、建筑物间的分布情况;图说则详载城内河道的来龙去脉,分合流向。从图碑可略见古城水乡旧貌。现苏州城经历史变迁,河道剧减,殊为可惜。

为适应水网密织、河道环连的地理环境,苏州择取“水陆平行,河街相邻”的城建格局。古时著名的阊门迳通虎丘七里山塘街,即为绝好的代表作。其融河渠、街巷、岸堤为一体,由唐宝历元年(825)任苏州刺史的诗人白居易主持修凿,并留有“银勒牵骄马,花船载丽人”、“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的清辞丽句。

苏州民居建筑艺术堪称奇巧,其布局有三种类型:面水、临水、跨水。

面水民居,建于滨河街巷一侧,河巷合宽5米左右。岸植垂柳,铺以石栏;面水取齐,宅院深幽;宅前屋后,皆通河道;门前河面,俱覆石阶;取水系舟,一应便利。现今平江路大柳贞巷、大新桥巷民居即为典型之作。

临水民居,筑于河渠与街道平行的中间地段。其技妙在紧贴河道,迭石作基,临河建宅,进深较浅,布局紧凑。其中有“挑石为基,建筑飞临水面”的民居,形成“楼台俯舟楫”、“人家尽枕河”的景观及水中白墙青瓦倒映错落有致的风景线。今学士街、平江路仍可赏此建筑风格。

跨水民居,呈现着另一种水上风光。一宅一桥,如出水白莲,被碧波托起,亭亭玉立。因其基址河道狭窄,故而跨水建宅,以半桥半坡依托,或横跨桥之两端筑于其上,桥上有顶,俗呼暖顶。观饮马桥民居,跨水而建的宅院,河北为居室,河南为厨房、库房、柴房及内院;红栏小桥,跨河而卧,桥栏排列盆景盆花,独占跨水民居鳌头。今寻原箓葭巷、大儒巷旧址,仍可见一斑。

春城三百七十桥

苏州河网密布,自然是桥梁栉比。唐时诗人刘禹锡有“春城三百七十桥,两岸朱楼夹柳条”诗句。清末苏州有桥梁三百一十座,当时苏城面积210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约有桥1.5座;而意大利的威尼斯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面积567平方公里,有桥四百座,平均每平方公里约0.7座。当年苏州近郊还有六百四十九座桥,且苏桥风格多变,故苏州桥梁的密度、数量、种类皆曾为世界之最。这也是世界上其它四座冠有“威尼斯”之称的水城——瑞典首都斯得哥尔摩、贝宁名城维埃、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马里名城莫普提,所难与之媲美的。

苏州建桥历史悠久,惜唐以前的桥梁均已不存,现存最古老的桥为宋代所建。据载,唐时所建桥梁以木质为主,配以朱红桥栏。宋代始改成以石为基的拱式环洞弧形桥。今寻觅宋桥遗迹,可见桥体巨石经风沐雨,斑驳陆离,偶有几枝古藤青蔓爬绕桥栏,随风飘拂。城东第三直河上的寿星桥,为宋淳熙五年(1178)始建,明清复修,原桥栏毁后,将另一宋代百狮子桥上狮子嘻戏浮雕石栏移砌于此桥,使寿星桥仍留宋桥遗风。葑门内第三横河上宋代款式的善教桥,今称新造桥,桥拱如虹临水,尚留有初建时插置拱架立柱的成排方形卯孔。

古称“银胥门”的城门口,宋时建有一座横跨运河沟通城乡的紫石五孔大拱桥,但在明嘉靖年间被官府拆毁,石料转用于当朝宰相严嵩营建相府花园。清乾隆四年(1739),巡抚汪德馨采纳众议,几经筹措,用一年多时间重建了一座新桥,代替胥门摆渡,便利苏州商业繁荣。此桥题名“万年桥”,桥堍牌坊题书“三吴第一桥”。

苏州现存单孔石拱桥中雄伟壮观且结构轻巧者,为偏居城东南隅、横跨京杭大运河的觅渡桥。此桥始建于元大德二年(1298),跨径近20米,拱券厚度30厘米,体现了精巧的建桥工艺。桥建成后,改变了昔时横渡运河难的状况,故时称“灭渡桥”。此桥地理位置重要,不仅便利交通,且为苏州门户。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以织工葛成为首的抗税斗争爆发于此;清同治二年(1863)太平军保卫苏州,在此与清军及洋枪队发生激战,阻击洋人火轮侵城;1895年的“五口通商”丧权辱国条约,使此桥沦为租界要津,有“洋关”之称。

盘门外运河流泻,迎门建有水关桥;而号称“苏州第一高桥”的吴门桥,也凌波高架于运河之上;桥东南有扼运河与大龙江交汇处急流的兴隆桥。

苏桥,大有大的雄伟,小有小的美巧。在众多小桥中,虎丘东南麓环跨山河的一座单孔石拱桥最富韵味。此桥形如弯月,势若飞虹;桥身玲珑精美,桥柱蹲狮石刻奇巧。伫立桥头,山光塔影倒映水中,山水塔桥入画,故名“塔影桥”。桥东有楹联云:“横波留塔影;跨岸接山光。”

苏州的袖珍小桥,当属坐落于网师园小山丛桂轩东侧的“引静桥”。桥长2.4米,宽1米,由花岗石砌架,桥头石阶,桥侧石栏,组成如虹飞跨溪涧的微型桥梁。与流水、山石、庭林、轩室巧妙构合,布局紧凑,尺度合理,为江南园林桥中珍品。

苏桥不仅建筑美,而且题名也美,更有动人的诗句和美丽的传说为其增色添彩。唐代张继一首《枫桥夜泊》诗,使枫桥伴随寒山寺名播南北。白居易的清词丽句,引人与之同寻“乌鹊桥红带夕阳”以及“扬州驿里梦苏州,梦里花桥水阁头”的美景。苏桥常以自然景物拟名,有花桥、虹桥、日晖桥、彩云桥、苹花桥、凤凰桥、蒂赐莲桥等,不胜枚举。有人将若干桥名相连,构成佳联:“青山·绿水·百花·苑;聚龙·醒狮·万年·城”。亦有与史实、传说相关的桥,令人回味。如皋桥,因汉隐士梁鸿和皋伯通的故事以及与戏曲况钟审案的《十五贯》故事发生地有关,而为人熟知;觅渡桥、白蚬桥、金狮子桥、广化寺桥与织工斗争有关,故闻名于世;吉利桥、张香桥、渡僧桥因白娘子、许仙等传说而引人遐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苏城东南葑门外3公里的吴县长桥乡大运河畔澹台湖口,建有一座宝带桥,又名连拱桥。宝带桥既是“挽舟(拉纤)之路”,又是苏州通往杭、嘉、湖等地的驿道咽喉;既是宣泄诸水入海的通道,又是水乡的一处奇景。桥始建于唐元和元年(806);重建于南宋绍定五年(1232);清道光十一年(1831)由林则徐主持再次修建。宝带桥之名,来历有二:其状如玉带横延,故名宝带;又因唐元和十一年(816)由苏州刺史王仲舒鬻卖所束官服宝带助资建桥而得名。桥身全长近317米,宽4.1米,桥下有五十三孔连缀,为我国现存最长的一座古建多孔石拱桥。每逢月明之夜,银盘似的月影洒在湖面,遥望五十三孔桥洞,一串月影荡漾其中,呈现出“串月”奇景。古人有诗句描绘此景:“瑶台失落凤头钗,玉带卧水映碧苔;待看中秋月明夜,五十三孔照影来”。宝带桥为我国十大古桥之一,与赵州安济桥、北京卢沟桥齐名。

古贤理水留遗迹

自古以来,苏州一带“纵横七百里尽是深沟”,“乃东南最洼之地”,是名副其实的水乡泽国。水,滋养了苏州,但也时常为害于苏州。每逢久雨川淤,苏州即为太湖洪水所淹,并屡遭台风侵袭,海水倒灌。据史书记载,宋代初年葑门外黄天荡枯水期则现古时田岸;明代万历十七年(1589)天旱湖浅,去胥口数里处湖床曾现一座九孔石桥。这些都是苏州地势低凹易被水淹的实据。

苏州人民世世代代与水患抗争,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据传,当年大禹治水,也曾到过今苏州附近。禹期山,传为大禹登临察看水势,制定工程方案处。相传有一天,大禹见一蛟龙正在太湖中兴风作浪,便抛出纱带套住龙颈,又纵身跳上龙背,率众将一口大锅倒扣住龙头,然后一锹一铲往锅底堆土,将龙降服。那隆起的土墩,后来就叫“平台山”;而套龙头的纱带飘落在山的西麓,人称“西纱带”、“西纱罩”。平台山土质紫红,传为那口铁锅经年历久化成铁砂之故。人们有感于此,乃建禹王庙于山上。还有太湖洞庭西山林屋洞亦传为大禹得神人宝书处。林屋洞是一个石灰岩天然溶洞,太湖八景之一有“林屋晚烟”。洞口石壁上镌“天下第九洞天”等题刻;洞内怪石如兽,清爽幽深。据《吴县志》及《太湖备考》载,林屋洞有石门,名“隔凡”。这“隔凡”二字,也有一段传说。相传大禹治水后,曾将理水宝书及许多珍宝藏在林屋洞中。春秋时,吴王阖闾派灵威丈人秉烛入洞,行走七十余天,历经艰辛,获宝书三卷。然而,阖闾仍不死心,又派人入洞寻宝。觅宝人行至洞底,但见两扇石门紧闭,挡住路径,门额上题“隔凡”二字,只得空手而归。

春秋时,伍子胥曾辅佐吴王筑城治国,兴修水利。阖闾十年(前505),他主持开凿了一条自苏州城池起,西经横塘、木渎,由胥口入太湖,过宜兴、溧阳进高淳湖,再西出乌溪、黄池,至芜湖入长江的水道,使皖南宣、歙诸水与太湖通。全长约230公里,工程浩大,为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条人工运河,人称“胥溪”、“胥江”。因其上建有五个土堰,故亦有“五堰”之称。伍子胥还于夫差元年(前495)主持了长泖以东,通惠高、鼓巷等地的“胥浦”工程。

“战国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是一位水利专家。他测知苏州城地势低于太湖40多尺,水患严重,便增辟葑门水陆城门,封闭胥门的水门,使胥江水流缓冲绕道入城。又于城内开凿交叉河网,使贯通全城的河水绕流城厢,经水门循环流注,便于泄水、船运、防洪。后人为纪念黄歇,在其故居王洗马巷建有春申君庙。

其后,北宋郏亶、元代任仁发等水利专家和明代清官海瑞等都为苏州的水利事业作出过贡献。

名碑古画绘水乡

古代有很多再现苏州风貌的名碑、古画,其中以宋代《平江图》碑刻和清代手绘《姑苏繁华图》最为著名。

平江,为南宋时苏州别称。现藏于苏州博物馆的一块宋平江府城市平面图《平江图》碑刻,高2.84米,宽1.4米。碑额刻有“平江图”三个圆浑隶字及神态飞动的二龙戏珠图案。碑刻以图为主,并校明了地理方位,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最完整的城市平面实测图,亦为世界上较早的城市规划图。该图为宋绍定二年(1229)郡守李寿朋请名手吕梗、张允成、张允迪绘制,勒石为图碑。图取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的技法,将山、水、城、池形象逼真地再现出来。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古苏州的布局和面貌,城垣、城门、河流、桥梁,山脉、川壑,官署、庙宇、园林、仓库、兵营、商阜、集市,都刻画得细腻入微。图中所绘双棋盘式城市格局,对于建筑史的研究颇有参考价值。

《姑苏繁华图》,又名《盛世滋生图》。此画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绘成之后,一直被作为贡品珍藏于清廷宫室。画卷的绘制者,系清代著名画家徐扬。他是苏州人,曾居阊门内专诸巷,故对姑苏风土人情、街巷市坊了如指掌。画卷长12.55米,宽0.358米。据称,其描法风格与宋代张择端所绘名卷《清明上河图》相仿。画中施以彩绘重墨,勾勒出了一城、一街、一镇、一村。城即苏州城,街即虎丘山塘街,镇即城郊木渎镇,村即灵岩山山前村。整幅画卷汇集了城乡30里的横街纵坊和山水风光,共有各类人物一万二千余名,店铺二百三十余家,舟船四百多只,桥梁五十多座,形成了万商云集、舟车壅塞、人流熙攘、桥巷交织、稻香鱼跃的水乡美景,为“人间天堂”的真实写照。

此外,宋代黄裳所作《天文图》、《坠理图》(又称《地理图》)两大碑刻,亦为珍品。《宋史·黄裳传》载,黄裳通晓天文地理,“少颖异能属文”,于宋光宗登位的绍熙元年(1190)“作八图以献”,《天文图》、《坠理图》即在其中。在五十余年后宋理宗淳祐年间,此二图又由浙右官人王致远请苏州刻石名匠刻碑铭文。前者为现存最古老的东方星象绘制图;后者为现存最古老的全国规模地理绘制图。

“造船摇篮”与水运

在苏州古典园林的池泽岸畔,多有舟船造型的精雅石舫,船头翘首傲立,号称“不系舟”。而追溯“船”这一水上交通工具的来历,可以推及到三千年前的周代初年。

周初泰伯由中原南行奔荆蛮之地,自号句吴,始有地辖江、浙、皖、赣水网区域的“吴地”称谓。迄今为止,全国仅在吴兴钱三漾和杭州水田畈两地出土数枚距今六七千年的船桨,可见这一带早在史前时期就已通舟楫,堪称中国舟船的发源地。史载,“越人便于舟”,周时越人曾以吴地最名贵之物——舟船进献给京邑周天子。

春秋之际,吴、越两国造船与水运已甚发达,有吴地为中国古代造船业发展的摇篮之说。吴人“不可一日废舟楫”;越人则“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吴王阖闾元年(前514),贤臣良将伍子胥治吴,建船场,兴舟师,营造了多种拼组式配套战船,建立了具有强大攻击力的舟师。著名的吴国舟师旗舰艅艎,即为一艘较大的楼船。当年伍子胥与孙武曾率吴国舟师攻楚作战。吴国大型造船工场称“船宫”,中小型者名“石塘”;越国亦有造船工场,曰“舟室”。

在两汉,楼船军成为当时舟师的代名词。据《汉书·朱买臣传》载,汉武帝重视楼船营建,派朱买臣到会稽郡“治楼船,备粮食、水战具”。而会稽郡首府苏州,则为一处重要的造船基地。又据对1975年江苏武进出土的一艘汉代古船的考证,其船底系由三段木利用木榫及木钩楔进行插榫搭接而成,船侧舷与底板也以榫接连为一体。此乃吴地独特的船板拼接组合方式;其橹、舵为中国独有的创造发明,为由内河走向海洋的航行提供了条件。所以,古有“吴人以舟楫为舆马,以巨海为平道”之说。

三国时,东吴尽揽汉代造船最盛之地吴地的工场,藉以建成强大的水师;又于江苏松江东北设立营造大型战舰之地,所造战舰类型众多。《三国志·吴书·贺齐传》云“蒙冲(冲锋舰)斗舰(主力舰)之属,望之若山”。东吴航海业亦趋活跃,孙权曾遣使多次经海路赴辽东、台湾及东南亚诸地。据《梁书·诸夷传》载,孙权曾遣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由海上寻访东南亚诸国,历时数十年,带回外域造船经验与形制,仿造了当时称之为“巨舶”的大船。

隋唐时期,因南北大运河的开通,吴地水运更为发达。扬州跃为全国造船及水运繁盛地之冠。

元明时期江南吴地造船水运亦首屈一指。元时太仓刘家港即成为可容万斛之舟,人称“六国码头”的海港。明初为我国造船业鼎盛时期,遂有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率巨舰百艘,足迹遍及亚非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的创举。明朝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就是从刘家港起航的。唐宋时,刘家港仅为刘、姚两家宅院后的一条小河。随着航运业和造船业的发展,至明已成为远洋商船启航之所。刘家港天妃宫宫壁石刻,原记有郑和数次下西洋的时间、地点、经历等史实。

在苏州水运的各种船只中,有一种叫“刬板船”的小船,长不过7米,宽不过2米,可载人三十余,由两三人或七八人摇橹;在湖滨浅水处用竹篙一点,船即荡漾湖中。千百年来,这种小船与姑苏渔民菜农有着剪不断的情愫。顺风,船扯帆;逆风,人拉纤;入夜,围席卧;用餐,点灶炉,真可谓“浮家泛宅”焉。

每年农历五月端午划龙舟、吃粽子,为各地民间习俗,多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苏州五月端午的龙舟竞渡,则传为纪念伍子胥。伍子胥辅佐继位的夫差实现伟业,然而因敢于直言进谏,最后竟被“赐属镂之剑”自刎。据说其尸被“盛以鸱夷之器,投之于江中”。百姓怀念忠臣的丰功,遂有“龙舟竞渡”沿习成俗。其盛会多在苏州城胥门外胥江举行,其时沿江争睹者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