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蒙巴蜀雨·峨眉山之旅·峨眉山·道家洞天

蒙蒙巴蜀雨·峨眉山之旅·峨眉山·道家洞天

峨眉在汉末就成为仙家宝地,道家谓之“第七洞天”,后佛事日盛,道观衰微,但许多道家仙话仍流传至今。

吕仙结缘峨眉山

吕洞宾与峨眉结缘甚深。相传吕洞宾到峨眉山后,曾住紫芝洞,后在千人洞隐修,已达到出神入化之境。《峨眉山志》载,明代有猎人见洞外一童子玩耍,初不以为意,复思荒林野谷了无人家,恐虎狼伤害,返身大呼,则无影无踪。后有云游道士相告,乃吕洞宾得道,“复归于婴儿”。今洞壁上仍有刀剑痕,传为当年吕洞宾练剑所为。明万历十三年(1584),信道笃诚的四川巡抚郝卫蠃在附近修“吕仙祠”,塑供纯阳像,崇祯六年(1633)扩建,改名纯阳殿。殿中有纯阳立、坐、卧三种姿态塑像。卧像醉眼朦胧,侧身半躺。枋上有联:“稳睡为何因?遍游天下,未得缘人说妙道;醉眼无别事,厌闻世况,掀起记卷乐长生。”

清乾隆年间,僧人在殿外扩建佛堂,改供弥勒,使道教在峨眉山上的最后一个宫观名存实亡。

殿右不远,有长35米,宽2米,高2.5米紫黄色大石于巨壑中,形如逆水行舟,俗谓石船子,佛称普贤船、菩萨神船。传说本是当年普贤(一说鉴真)运送经书的木船,因怕被偷,藏于此,化为石船。船畔山腰有明人刻“藏舟于壑”四个大字。船南有龙门洞,上有苏东坡“龙门”二字。殿前有“普贤石”,传为普贤游山在此休息时所坐。殿后有玉女峰,尖秀插空。峰下有玉女池,玉女峰的仙女常在池中洗涤。宋代邛州刺史冯楫曾在此结庐隐居,每日颂经不辍,感动了仙女,常赠以食物。一晚风雨大作,一声龙吟,他便再无踪迹。后人于此建“飞龙庵”祭祀。

纯阳殿外、龙门洞南有授道台。台上原有轩皇观,今已毁。相传轩辕黄帝退位后,隐居黄河边,夜梦道人指点,到峨眉山求仙,后来在此遇老君授《三一五分之法》,日夜颂读不辍,百年后得道升天。后人据此名台建观。据说唐僖宗时,有一道士欲步轩辕后尘,在此建观修炼,多年不见仙人来指点,颇觉孤单,于是修了三百零五间静室,招来百名道童,一时热闹非凡。无奈道童耐不得清苦,相继离去。老道羽化后,便无人问津了。清代谭钟岳绘制峨眉山图时至此,见满目荒败,感慨为:“宋皇坪外耸高台,犹忆轩辕访道来;三百五间静室渺,洞天何日更重开。”

“九老缘何到此间”

“三皇九老洞,万古一仙峰”。仙峰寺在洪椿坪与洗象池之间,元代始建,古称慈延寺、慈佛院,又名仙峰禅院。初为小庵,明万历四十年(1612)改建。

仙峰寺殿宇四重,覆以锡板铁瓦。寺内存日本松涛和尚作《万壑一钟》名画。清代赵熙撰联:“山中白鹤为佳侣;天外苍龙护御书。”后殿为舍利铜塔。寺前古木参天,寺后长寿岩高耸入云,迎面华严顶孤峰屹立。寺外不远,有刻着“南无阿弥普贤菩萨”和“仙圭”大字的巨石,人呼三峰石,寺名即由此而来。寺周为群猴栖息地,每随游客讨食,倍添山中情趣。珍贵植物珙桐树茂密成林,繁花满树时,如翩翩白蝶、振翅白鸽。此地原为道家胜地,今存天皇台、真人峰、九老洞等,都系道家名号。与仙峰寺并称“九老仙府”的九老洞距此数百米。洞口约4米,内洞重叠,深不可测;洞外春夏秋时繁花满枝,花红叶翠,景致万端。相传轩辕皇帝上山寻访天皇真人,路经此地,见一鹤发童颜老者独坐洞外。问其寿,答曾帮补天的女娲捡过石头;问伙伴几个,答有九人,“九老洞”因此得名。

以后,也有人在此见过九老。一年,仙峰寺和尚见洞前有九个老者下棋,其中一个邀他对奕。局中,老者随手摸出个大桃,掰一半让他吃。棋罢归寺,徒弟已长成白发老翁。相传宋时有人燃炬入洞,行约30里,闻鸡犬之声,蝙蝠如鸦扑炬,乃出,见洞壁斑驳,刻许多奇文异字,其中天英、天任、天柱等,即九老名姓。据说洞中有九个支洞,各支洞又有九小洞、九阴沟,沟中有龙居住,深不可测。赵公明曾在洞中修炼,洞中有财神殿。清代赵熙曾作《九老洞》诗:“山僧指山洞,云在碧岩西;自昔仙皇语,曾传九老栖。和风弄香草,往往闻天鸡;下有阴河接,苍龙两角齐。”《峨眉图志》的绘制者、清光绪时进士、画师、诗人谭钟岳在《峨眉十景》的《九老仙府》中云“图成九老记香山,九老缘何到此间;料是个中丹诀妙,致令九老远追攀”。

九老洞后面不远的三霄洞,相传为赵公明的妹妹金霄、银霄和碧霄修炼处。1937年秋,富顺籍的演空和尚为三霄洞住持。一天,一群富顺的善男信女将一口捐铸的大钟送到洞中。朝贺的人们唱起了围鼓《三霄计摆黄河镇》。洞中蜡烛遍燃,钟鼓齐鸣。突然一声巨响,四外漆黑,大股黄焰喷出,当场有七十二人窒息身亡。事后,调查无结果,只得封闭洞口,拆毁三霄娘娘庙,并明令禁止到此游玩。成都《新新新闻》发表了题为《峨眉山三霄洞惨案,三霄娘娘显圣,七十余人丧生》的新闻。

以后,有人考察,认为是人声鼎沸,震动洞内的瘴气,引起爆炸所致。也有人认为是洞内遍燃蜡烛,烛火和人们的呼吸使氧气耗尽,引起了瓦斯爆炸。

“找遍仙山不见仙”

“峨眉山上找神仙,找遍仙山不见仙;劝君莫把神仙找,神仙也想去凡间”。相传这几句诗是峨眉山上一个仙人留下的。古时有人到峨眉山寻仙不遇,碰到一打柴老汉。老汉说:“我在山上几十年没见过神仙,你就别做梦了”,劝曰:“清静无为便是仙,何须走上峨眉山”。说罢砍根木棒,让他骑着飞回了家。后人在此建“遇仙寺”。

遇仙寺在仙峰寺与洗象池之间,一排殿堂,六间小屋,精巧雅洁,系清同治元年(1862)圣怀和尚建。寺旁壁陡涧深,山泉飞瀑,丛林野卉,景致清幽。寺后二石朋立,中有一洞,名遇仙洞。传汉代窦谊到峨眉山后,遇仙人指点隐居洞中,故名。后窦谊别居,洞内仙气不散,干菜放入,不多时便可返青。宋代有四川宋文才过此,遇一老者请至密林深处一宫殿内,言为天皇真人所居,才献琼浆,外面有人呼唤,外出后,回首殿宇皆无。其时已过数月时光。次年,又有人于洞前见老者,言“身净心闲便是仙,清心寡欲便是仙”。后人据此建寺,故又有谚:“先有遇仙洞,后建遇仙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