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吴越曲·苏州之旅·宜兴·陶都美名天下传

悠悠吴越曲·苏州之旅·宜兴·陶都美名天下传

宜兴已有四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秦以前称荆溪,秦始皇统一后称阳羡;晋永安元年(304),惠帝为表彰周处之子周玘三兴义兵平定江南之功,将阳羡县升为义兴郡,赐封周玘;隋开皇九年(589)改郡为县,唐初名鹅州、南兴州,后还旧称;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因避太宗赵光义之讳,易“义”为“宜”。宜兴以产陶著名,被誉为“陶都”。

宜兴地处江苏省最南端,东邻万顷太湖,西接绵绵崇山,溪河交织,湖荡密布,善卷、张公、灵谷三洞,洞天胜境别具一格,急湍缓流,各具情态,或“飞急声之琴汩”,或“散轻文之涟罗”,引多少文人雅士流连忘返,僦屋而居。宋代大诗人苏轼更是与宜兴结有深情,“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在此留下了众多佳话。几千年来的巧匠良工,又为宜兴的文化涂上一笔鲜明的地方色彩。

千载功绩归陶朱

相传春秋时,范蠡帮助越王灭吴后,弃官逃到宜兴。他同西施在鼎山(今丁山)一个名叫台山的村子里隐居,发现当地黄龙山的泥土可以制作陶器,就教大家采泥做坯、筑窑烧陶。可是一开始,陶器虽然烧出来了,却都不能用,不是没烧透,就是变形或者有裂缝,范蠡百思不得其解。有一天他看到西施烧饭时,锅下垫三块石头,又易起火又不冒烟,于是下次烧窑时也不再把坯直接放在地上,这样,坯体受热均匀,成品便多了起来,人们把这种石头叫脚石。后来他又仔细琢磨西施烧饭的火候,试验出一套控制窑温的办法,终于烧出噹噹的响的陶器。他把办法教给大家,鼎蜀窑场就兴旺起来。后来,他被人们奉为“陶朱公”,成为陶器行业的祖师。

其实宜兴早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几何印纹硬陶,真正驰名天下的紫砂陶的生产始于北宋。当时有壶、罐两大类产品,壶嘴捏塑成龙头形,壶嘴与壶身的粘接采用简单的开洞捏塞法,胎色呈紫红、灰褐,制作不够精细,有明显的早期紫砂特征。至元代,紫砂器的烧制工艺日趋成熟,开始在器物上题词雕刻,并且第一次出现了“紫砂罐”这个名词。明代中期,紫砂茶具极为盛行,当时有“饮茶必用宜壶”,“壶之精者莫过于阳羡”之说。

家僮供春偷学艺

紫砂茶具在长期创制中,名家辈出,明代弘治、正德年间的供春,被视作把紫砂壶工艺推向新境界的第一人。相传丁蜀镇西南有金沙寺,是唐宰相陆希声故居,寺中老僧善制茶壶。有个书生吴颐山带了书僮供春到寺中读书。供春有心向老和尚学做壶,又怕老和尚不答应,只好在一边偷偷地学,日子一长,就掌握了全部技艺。一天供春看到一棵百年老树的身上长着许多树瘤,心里一亮,画出了一把非常别致的茶壶样式。壶画好了,可是没有泥料,供春突然想到了老和尚洗手的那只水罐,他跑去一看,罐里果然积了厚厚的一层细腻的紫砂泥,他就用这些泥料捏起来,壶捏好后被老和尚看到,大加夸赞,帮他送到丁山的窑里去烧。壶烧成后酷似金铁古董,供春声名大振,于是吴颐山还了他卖身契,他便制壶为业,创作了许多新款式的紫砂茶壶。他所制的茶壶后人称为“供春壶”。当时,台湾人最喜爱供春壶,说“一具用之数十年,值金一笏”。今仅发现一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一朵奇葩依旧香

供春以后,有董翰、赵梁、时朋、元畅四大名家,还有被誉为壶家三大妙手的时大彬、李仲芸、徐友泉,明代独立的紫砂工艺体系已逐步确立。

清代宜兴陶艺愈益精湛,清初陈鸣远善制壶、杯、瓶、盒诸品,所制款式,书法雅健,博得“海外竞求鸣远碟”、“鸣远一技之能,世间特出”等赞语。嘉庆、道光年间杨彭年与金石书法家陈曼生合作制壶,由曼生设计,彭年制作,再由曼生书画雕刻,底署“阿曼陀室”,这就是颇负盛名的“曼生壶”,自此开创了用篆刻、书法和绘画作装饰的新风格。道光、咸丰年间的制壶名手首推邵大享,他所制的壶造型完整,代表作品有鱼化龙、一捆竹、风卷葵等。

今天的宜兴紫砂陶器,有茶壶、茶杯、花盆、花瓶等品种,仅茶壶就有汉云壶、提壁壶、咏梅壶、报春壶、松鼠葡萄壶、藕形壶、荷叶壶等。宜兴紫砂壶胎壁无釉,呈多孔性,有较强的吸附力,泡茶后五天能保持茶香,耐热性能好,传热慢,不烫手,即使在寒冬,用沸水泡茶也不必担心炸裂,是陶瓷中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