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吴越曲·绍兴之旅·绍兴·越人之祖
传说中的古贤舜、禹和越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舜,又称“虞舜”。《说文》:“虞,驺虞也,白虎黑文,尾长于身。”虞是一种以虎为原型而塑造出的神兽,体现了对虎的图腾崇拜。后人考证,上古人民以“虞”喻舜,说明了舜的勇猛。舜在神话中,是一名猎手。他或居于高山,或浴于深渊,或在山林行猎,或在水泽捕鱼,无论什么凶兽怪禽,都能征服。《墨子·尚贤中》载:“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韩非子·难一》载:“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圳亩正。河滨之渔者争坻,舜往渔焉,期年而让长;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在民间传说中,舜之勇猛表现在制服野象一事上,象后来在农业上为人类服役,而舜也在人们的拥戴下成了贤能的领袖。相传,舜因避尧之子丹朱之乱,曾到会稽巡守。任昉《述异记》载:“会稽山有虞舜巡狩台,下有望陵祠。”《水经注》引《晋太康地记》:“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百官从之。故县北有百官桥。亦云舜与诸侯会事迄,因相虞乐,故曰上虞”,则上虞之名,也与舜有关了。
绍兴会稽山麓双江溪畔,有建于咸丰年间的舜王庙,叙说着人们对先古明君的敬仰之情。至于舜对越的影响,有宋人王十朋《会稽风俗赋》为证:“舜为人子,克谐以孝,故其俗至今烝烝是效。舜为人臣,克尽其道,故其俗至今孳孳是蹈;舜为人兄,怨怒不藏,故其俗至今爱而能容;舜为人君,以天下禅,故其俗至今廉而能逊。”
相传大禹治水成功后,曾到过越地。《越绝书·外传记地传第十》载:“禹始也,忧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会稽,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史记·夏本纪》载:“帝禹东巡狩,至会稽而崩”。《禹穴记》则载:禹所葬之处“在会稽山阴,昔黄帝藏书处也。禹治水至会稽,得黄帝水经于穴中,按而行之,而后水土平,故曰禹穴。”后人为感先祖之恩,乃于会稽山下建禹陵、禹祠和禹庙。
禹陵坐东朝西,由甬道入内,可见大禹陵碑亭,亭内立有石碑,上刻着明代绍兴知府南大吉所书“大禹陵”三字。碑亭附近就是禹穴辨亭和禹穴亭。《禹穴辨》是考证大禹葬地的文章,为清代浙派篆刻创始人丁敬所作。禹庙在禹陵旁,始建于梁大同十一年(545)。庙门口有禹王碑。碑文原刻在衡山岣嵝之巅,明嘉靖二十年(1541),张明道得岳麓书院本,重摹于此。禹庙重檐飞阁,画栋雕梁。中轴线上有午门、祭厅、正殿三进。顺山势逐步升高。内有大禹立像,高达数丈,正襟而立,背后绘制了九把斧凿,象征着大禹疏通九河的功绩。像前楹柱上书“江淮河汉思明德;精一危徵见道心”一联。
大殿东首的小山坡上,有“窆石亭”。亭内直立一块高2.3米、围径2.1米的大石。相传此石系大禹治水成功后回家时系船用的,石顶端的圆孔即用来系揽。也有人认为,窆石是大禹下葬时使用的一种工具。还有人说是下葬后的镇石,作为陵墓标志而放置的。窆石上刻有不少文字,已模糊不清。鲁迅先生考析出龙朝夫的题诗为:“沐雨栉风天暇日,胼胝还见圣功劳。古柏参天表元气,梅梁赴海作波涛。至今遗迹衣冠在,长使空山魑魅号。欲觅冢陵寻窆石,山僧为我剪蓬蒿。”亭旁有巨碑两方,上书“石纽”、“禹穴”以示大禹生于西羌石纽村,葬于会稽。有此二石。
禹庙的殿堂上雕有不少栩栩如生的盘龙。传说有一年东海游来一条孽龙,给方圆几十里带来了滔滔洪涝灾难。禹庙中的两条彩龙于是驾着祥云,与孽龙展开恶战,最后为绍兴百姓除掉了孽龙。但两条彩龙也因精力疲竭,自祥云上栽落,化作两段梅树。后人在彩龙的殉难处造了一座“梅龙桥”,以作纪念。
相传夏少康为不使祭禹中断,封禹之庶子无余到会稽,建国“于越”。《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载:“至少康,恐禹亦宗庙祭祀之绝,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余始受封,人民山居,虽有鸟田之利,和贡才给寺庙祭祀之费。乃复随陵陆而耕种,或遂禽鹿而给食,无余质外,不设宫室之饰,从民所居。”越的部落便从此发展起来。故自古有“越为禹后”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