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滇黔韵·安顺之旅·红岩碑·神秘的古迹

清清滇黔韵·安顺之旅·红岩碑·神秘的古迹

红岩碑又称红岩古迹,位于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城东约15公里的晒甲山半山(晒甲山,因相传当年诸葛亮率军南征时在此处晒过被雨水淋湿的甲胄而得名)。岩壁上有几十个形如古文字的怪“字”,用铁红色颜料书写于浅红岩面,错落参差,大小不一,“大者如斗,小者如升。非篆非隶,不可辨认。字若朱画,并非镌刻。岩原剥寸许,笔画如新”(《永宁州续志》)。

长期以来,神秘的红岩古迹不断地引起人们探索的兴趣。明嘉靖年间邵元善的《红崖》,是最早的文字记载。诗曰:“红崖削立一千丈,刻划盘回非一状。参差时作钟鼎形,腾踯或成飞走象。诸葛曾闻此驻兵,至今铜鼓有遗声。即看壁上粉奇诡,图谱浑疑尚诅盟。”把古迹与诸葛亮联系起来。清道光年间,潘祖荫首倡考证红岩碑,文人学士群起响应,对红岩碑的研究兴盛起来,拓片、摩本、缩刻本流传海内外,邹汉勋、刘心源还分别著有释义。光绪年间,陈矩精印刘氏释义本问世,日本人德丸作藏、鸟居龙藏获悉后,不远万里来黔索书,归而藏于“帝国大学堂两图书馆及学校、古寺中”,引起日本学术界很大兴趣。法国学者雷柏如、弗南海尔等人也曾前来考察。据《安顺府志》、《永宁州志》、《贵州通志》记载,对红岩古迹的产生年代、含义等有几种说法:(一)“三危禹迹”。莫友芝等认为,史称禹导黑水至三危,黑水即南北盘江,红岩山“适近二盘之会”,该碑当为大禹治水时所留遗迹。(二)“殷高宗伐鬼方纪功碑”。邹汉勋等认为,其“造语质朴简古”,“书法雄强奇肆”,“非秦汉石刻所能仿佛”。(三)“诸葛碑”。此说最先出自当地土人,附和者则引《华阳国志》所载“诸葛为夷人作图谱”之事,认为“碑文”颇类似牛马尊酒幡盖之形,也应该是“侯教夷人图谱之遗迹”。(四)“少数民族文字”。此说为推测性。(五)“自然石花”。

不过,经过百余年研究,人们大多倾向于红岩碑是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征孟获后,当地人给他立的纪功碑。史载,建兴元年(223),刘备病死,益州郡、牂柯郡、越嶲等地豪强趁机发动叛乱。建兴三年(225)春,诸葛亮为平定后方,亲自率军南征。五月,渡过泸水(今金沙江),追击孟获,最后以“攻心为上”的办法,几擒几纵,使孟获口服心服。在这次战争中,当时居于今云南东川一带的彝族卢鹿部头领济火给了诸葛亮很大帮助,如通粮道、协助擒拿孟获等,后被诸葛亮封为罗殿王。当时战场离红岩碑不太远,红岩碑可能与这段历史有关。1983年,贵州民族研究所的专家经多年研究,推断红岩碑文刻于彝族六祖时代,是济火辅佐诸葛亮平定南方以后,结盟修好的纪念碑。专家们初步译出碑文:陋·侯驻兵地,出兵打古糯,兵多如松且勇猛,掳获很多妇女和羊群。联合德余部族,攻打南边濮人的城池,占领濮人的地方。住在各地的彝人和汉人,相互尊重,权利平等,共同在岩下打牛做大斋,很多男女青年,在岩下静听讲述战争的胜利,招待前来庆贺的客人。这是至今最完整的一种解释,但也不是定论。

法国学者离开红岩碑时曾留下这样一句话:碑上的文字“含有绝对的神秘性”!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红岩对白岩,金银十八抬,谁人识得破,雷打岩去抬秤来。”意思是说,红岩碑西面的关索岭白岩下有金银十八抬,灞陵河边雷打岩中藏大秤一把,谁要是能识破红岩碑上的文字,就可以到雷打岩抬秤去称十八担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