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三秦魂·咸阳之旅·茂陵·汉陵最尊处

赫赫三秦魂·咸阳之旅·茂陵·汉陵最尊处

西汉十一个皇帝,除文帝葬于西安灞陵、宣帝葬于长安杜陵外,其余皆葬在渭河以北的咸阳北原,诸陵自西向东为武帝刘彻的茂陵、昭帝刘弗陵的平陵、成帝刘骜延陵、平帝刘衎康陵、元帝刘奭渭陵、哀帝刘欣义陵、惠帝刘盈安陵、高祖刘邦长陵和景帝刘启阳陵。陵冢绵延50公里,大略呈一直线。金赵秉文有诗云:“渭水桥边不见人,摩娑高冢卧麒麟。千秋万古功名骨,化作咸阳原上尘。”

按西汉制度,皇帝即位之初就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叫做“寿陵”。营建需花费巨额费用,成为百姓沉重的负担。汉陵均为覆斗状,上小下大,显得非常稳重,全部用夯土筑成。在汉代,长、安、阳、平、茂五陵还设有陵邑,徙天下富豪、旺族于此。如汉惠帝刘盈的安陵县邑,是“徙关东倡优、乐人五千户以为陵邑,善为啁戏(多种竹管乐器合奏)”,故有以倡优为特色的“女啁陵”的别称。这些迁徙而来的大批人户,逐渐在陵邑一带形成一个特殊的足以与长安相抗衡的区域。那些富豪子弟终日无所事事,斗鸡走马,作奸犯科,被称为“五陵少年”、“五陵公子”或“五陵豪侠”。至唐,“五陵”甚至被衍化为豪奢、放荡的代称。

茂陵在陕西兴平县城东15公里,位于汉陵西南部,西者为上,而西南方位是“‘渭之隩’尊长之处也”。汉武帝雄才大略,一代骄雄,他的陵墓当然要选择诸陵尊位了。西汉初,这里为槐里县的茂乡,是武帝之母、景帝妃王美人的故里,陵墓因位于茂乡而名茂陵。相传陵址是汉武帝派宫廷中的风水先生选定的。可风水先生偷偷将宝地留给了自己。武帝入葬茂陵后,风水先生也死了,他的儿子把他埋在做过标记的地方。风水先生的墓一天天往上长高,突然天上掉下一块大石压住墓顶,便再也不长了。当地人把风水先生的墓称“压石冢”,这里风水最佳,可“卧看长安”,而茂陵那儿得“坐看长安”。

汉武帝即位后第二年(前139)就开始营建陵墓,历时五十三年。据史书说,当时把全国贡赋的三分之一作为建陵和征集随葬品的费用。陵墓的修建非常奢靡,为使墓土不生长杂草,封土专门由外地运来,经过筛选、炉炕、锅炒处理后才使用。所以,这里的墓土“贵如粟米”。茂陵在汉陵中规模最大,其外形如一个被拦腰削去上半部的金字塔。按西汉礼制,帝王陵穴可占地一顷,坟冢高十二丈,坟顶还可建筑祭祀的献殿等。汉武帝茂陵却高出二丈,周长也增加二十步,以显示自己的功业和雄才大略。

茂陵随葬品极为丰富,据记载,武帝入葬时,口含蝉玉,身着金缕玉衣,身边摆满了奇珍异宝及生前心爱之物。为防止鬼怪吃他的心肝,特意殉葬了一只活虎。《汉书·贡禹传》说:武帝“及弃天下,昭帝幼弱,霍光专事,不知礼正,妄多藏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新唐书·虞世南传》说,武帝历年久长,等到殡葬时,陵中已盛满殉葬物,不能再容纳东西了。因此,茂陵成为盗劫的对象。新莽末年,赤眉起义,“入长安,破茂陵,取物犹不能尽”,据说由于陵内随葬品太丰富,大批将士只将陵内的葬品取走了一半。到了二百多年后的晋代,人们在陵内还可看到成堆腐朽的丝绸和遗留的珠玉。茂陵及其它汉陵内,仍然埋藏着大量珍贵文物、稀世珍宝。有人预言,一旦汉陵开发,将成为世界瞩目的“第九大奇迹”。

茂陵东南当时营建有茂陵邑,众多文武大臣、富家名门定居在那里。《汉书·地理志》载,茂陵邑有二十七万七千余人,居“五陵”之冠。其繁华程度甚至超过了当时的都城长安,长安的达官显贵对能迁居茂陵者十分倾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