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三秦魂·华山之旅·司马迁墓祠·太史公归葬处
韩城是西汉伟大的思想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的故里,司马迁自己说“迁生龙门”,龙门寨即今韩城嵬东乡高村。
司马迁墓和祠在韩城市城南10公里芝川镇,位于黄河西岸的梁山东麓,芝水绕山而过。芝水原名陶渠水,相传汉武帝在此得到过灵芝草,故改名芝水。这里西望司马迁故里,东对黄河,境界开阔,气势雄浑,与司马迁的高尚人品和节操非常相衬。墓呈圆锥形,高约3米,外砌青砖,青砖上刻有八卦图,故又称八卦墓。司马迁祠、墓的始建年代已无考,从《水经注》所记来看,最迟晋之前就有司马迁庙。1957年,祠、墓重修,竣工后郭沫若题诗云:“龙门有奇秀,钟毓入中龙,学识空前古,文章百代雄,怜才膺斧钺,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司马迁忌日之谜
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代,是太史令司马谈之子。在故乡韩城生活了十九年后,随父离开故乡,二十岁时遵父命开始壮游江淮,收集历史轶闻,考察名胜古迹。回长安后,任郎中。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开始整理史料,准备写作《史记》。太初元年(前104),司马迁与唐都、邓平、洛下闳等共订太初历。改历完成后,司马迁年四十二岁,开始了《史记》的著述工作。
公元前99年,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下狱问罪,被处以腐刑。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忍受了非人的折磨,出狱后任中书令,含恨忍辱发愤著书。征和二年(前91),在他五十五岁时,终于完成了《史记》的初稿。《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书》,后来才称《史记》。《史记》是我国最早一部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史记》还是优秀的文学作品。鲁迅盛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最后完成《史记》之前,已厄运缠身,朝不保夕,那么《史记》是如何得以传布于世的呢?相传司马迁完成《史记》后,担心厄运会随时降临,只留下女儿司马文英抄的副本,将他亲笔所书的《史记》正本交给女儿运到华阴女儿夫家杨家,藏在华山脚下。司马迁死后,由于司马文英劝其夫杨敞拥立宣帝有功,杨家受到宣帝信任。《太史公书》公布于世之前,司马文英就暗中让其子杨恽诵读《太史公书》。杨恽在其母的教导下,上书汉宣帝,汉宣帝削去几篇后,将《太史公书》公布于世。
陕西韩城司马迁祠
司马迁死于何时,历来都是一个谜。据东汉卫宏《汉旧仪注》中透露的情况,可能是酷吏从狱中的任安身上搜到了司马迁充满怨言和愤恨的信(即《报任安书》),再次触怒汉武帝,便将司马迁“下狱”处死。后世一般都以此为据,沿袭而为定论。
但是,韩城民间却相传,狱吏从任安身上抢到司马迁的信,报告给汉武帝。汉武帝派人假传进宫议事,晚上夜深人静时将司马迁骗出家门,推入渭水。司马迁落水后并没有死,被船夫救起后上华山出家当了道士。后来他的外孙杨恽在华山听他讲“黄老”之学,认识了他。有一天,他登杨府拜访杨恽,听说《史记》已公布于世,高兴过度,气绝身亡。恽母司马文英扶起老道欲救人时,发现喉部的黑痣,认出是她父亲司马迁。在给他换衣服时,发现怀内有一块手帕,上面写着“太史公司马迁被害落水,船夫搭救后上山修道”。杨家思来想去,害怕有什么不测,便没有发丧,将太史的尸体运回韩城,悄悄地安葬。自然,这只是一种传说而已。
司马后裔今何在
离芝川镇不远的嵬东乡的徐村居民自称他们是司马迁之后。他们原住在高村(即司马迁故里龙门寨),在一次大地震后,房屋震毁,便搬居徐村。但他们却不姓司马,而是姓“冯”或“同”。
据说司马迁因李陵案受宫刑,他的两个儿子司马临和司马观因怕受株连,就改名换姓,隐居乡里。大儿子取司马的马字,加两点,姓“冯”;小儿子取司马的司,加一竖,姓“同”。该村两姓人家,相互之间一直是按同族对待,同祭一祖,互不通婚。另一种说法是,西汉末年,为避王莽军之乱而改姓。徐村有一通勒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的石碑上说:“维兹同族,世传司马。……因避莽乱,隐居嵩阳。微为长门嫡孙,改姓同氏,返归故里,徙居徐村。”此言或可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