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蒙巴蜀雨·峨眉山之旅·峨眉山·佛教名山
佛教涉足峨眉虽在道家之后,却渐渐后来居上。至明末,全山有僧侣一千七百多人,已以佛山之名闻于天下。山上佛教圣迹甚多。
鹿迹莲花示蒲公
初殿位于骆驼岭,海拔1740米,上通华严顶,下达息心所,传为东汉时建。《峨眉山志》载,东汉明帝永平六年(63)六月初一,隐士蒲公登山采药,见地上有状如莲花的鹿蹄印,又见一骑白象、头发金黄的人从空中飞驰而过。后来问宝掌高僧,才知是普贤显相,选中峨眉山作道场。蒲公舍家弃宅,在岩顶修一寺,取名普光殿,供奉普贤。因其为全山第一座寺庙,故名“初殿”。南朝宋代范镇曾有《初殿》诗述其事:“前去峨眉最上峰,不知崖嶂几千重;山僧笑说蒲公事,白象曾于此发生。”
不过,人们对此说历来有异议。宋代范成大《峨眉山行纪》谓有旅店数簇,可供游人小憩,故名“簇店”,“当道板屋一间,将有登山客,则寺僧先遣人煮汤于店,以俟蒸炊”。明代续恩禅师建寺,因山形如鷟,一种水鸟,又为凤的别称。)而称“初殿”(谐声误讹为“初”),成为登山途中的热闹去处。
巧筑九十九道拐
“险处依稀到百分,上方人语半空闻。人行转折传书势,春蚓秋蚊画子云”。清代文学家赵熙《峨眉纪游诗》中的这一首,单述九十九道拐的险处。九十九道拐在九老洞下洪椿坪道中,是全山坡道最长、最陡、石蹬最高、拐弯最多的一段路。游人至此,往往怯而止步。
其实,这里虽称九十九道拐,实际只有五十五道。当年普贤为了考验居士们的诚意,嘱开路先锋灵祖菩萨在此依山傍坡修筑九十九个弯拐,人称九十九道拐。后来,一云游僧见众人难以攀登,就命山神土地取直,当铲掉了第四十四个弯拐时,方知道当年普贤的心意,忙令停工。可弯拐只剩下五十五个了。
不久,有八个罗汉上山拜佛。听了菩萨修路的故事后,他们决心效法,济世渡人。他们将附近山坡上的一条羊肠小道修成了无险、无弯的坡道,即今天的“罗汉坡”。
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像
“白水秋风”万年寺
万年寺为峨眉六大古寺之首,背双龙岭,面钵盂山,东晋创建,名普贤寺,唐僖宗时重修,取“三云二水克火”意,改华严、中峰、华藏、牛心、普贤五寺为归云、华云、卧云、黑水、白水。宋代初年复称普贤寺,明万历年间改今名。
万年寺原有殿宇七重,规模宏大,后几经兴废,仅存明代砖殿。1953年重建山门、厢房和殿宇两重。寺周多红枫、岩桑,每至深秋,红叶满山,蓝天白云,景色极佳,有“白水秋风”之誉。清人谭钟岳《峨眉十景》诗曾赞曰:“曾闻白水出真人,此水由此不染尘。何遽秋风吹木落,万木深处悟前因?”寺前“第一山”大字,为宋代米芾手书。砖殿又名无梁殿,外部通高16米,边长15.7米,墙壁、斗拱、窗棂皆为砖砌,屋顶如锅覆盖,中空、螺旋式、四周方形。屋檐门窗及穹窿顶图案优美,色彩鲜艳,为建筑奇葩。殿藏普贤骑六牙白象铜像,高7.35米,重62吨,精巧雅致,造型生动,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万山路尽劈天门”
“云峰人不到,云锁石门幽”。金顶卧云庵下,有块高6米、长16米、宽10米的巨石,中间有宽1米的直巷道,俗呼“天门”。上面题刻多难辨,唯明代张能邻书“天开不二”斗大清晰。明代嘉州(今乐山市)太守孔方照曾在此题诗,有“可是鲁工天劈处,谁将神钥起鸿濛”句,极言石门鬼斧神功之妙。明代曾在石门内建天门寺、通天门、临危谷,惜已不存。
相传当年普贤骑象至此,有巨石当道。开路先锋灵祖菩萨上前,用剑劈开一条巷道,普贤才得以通过。一说瑶池王母举办蟠桃会,两个守桃园的仙女趁机从天门石上私奔人间。王母命巨灵神断石,绝其归路。巨灵神三斧将石砍为两半,当中就有了一条路。后人赞之曰“万山路尽辟天门。”
清代谭钟岳绘峨眉山图到此,作《天门山》诗:“化成遥接九重阍,刀劈全无斧凿痕;一任名山高万仞,冯虚我亦入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