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闽粤花·广州之旅·佛山·佛家之山
佛山离广州仅16公里,自明清以来,便与湖北汉口、江西景德、河南朱仙齐名,称为中国“四大名镇”。据说唐贞观二年(628),当地百姓在塔坡山下放射异彩处掘得三尊铜铸佛像和一块碑石。碑文上讲,东晋隆安二年(398)印度僧人达毗耶舍尊者曾渡海来此,建有塔坡寺以宏扬佛法。乡人以为是佛祖显灵启示,便在原址重建佛寺,且将塔坡山改名“佛山”,改季华乡为佛山镇。
北帝祖庙百寺首
佛山祖庙又称北帝庙,始建于宋元丰年间(1078-1085),重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因其居佛山诸庙之首,故称为“祖庙”。也有人认为此“祖”乃手工业者祖师,即该庙初为佛山手工业者供奉其行业祖师的。祖庙建筑有深厚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建筑式样奇特。其殿顶全部架托,在莲花托、燕子托、春字托、人头托等各种各样木头拱上,层层架托,没用一枚铁钉。结构缜密严谨,负荷均衡,所以能在整个屋顶的沉重压力下,历数百年毫不变形。整座建筑处处装饰着形形色色精致的工艺品,其中陶塑屋脊尤其引人注目。这些陶塑以戏曲和民间故事为题材,共有二十四套,二千多个人物,造型优美、生动传神,富有浓郁的地方民间工艺色彩。这些艺术品由清代著名陶塑艺术家黄古珍、黄炳叔侄制作。此外,祖庙的神像也别具一格,一般庙宇的神像多采用泥塑或木雕贴金工艺,但祖庙神像却用麻布髤漆塑成。外观质地厚实,连衣服的皱褶也鲜明自然,形态更是栩栩如生,实为国内罕见的艺术珍品。祖庙内还有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为广东省仅存的一座古戏台——万福台。大殿上端坐着的真武铜像,重达5000斤,明景泰三年(1452)铸造,是古代佛山铸造工艺技术水平的极好见证。
关于佛山祖庙,民间有一些神奇的传说:在佛山祖庙大院右边有“灵应牌楼”,站在牌楼前,就能看到富丽庄严的庙门。庙门正脊被称作“花脊”,它由一列列陶塑装饰而成。花脊正中有一颗金光闪闪的美丽铜珠,其两侧还有一对向着宝珠张口翘尾、活蹦乱跳的铜鱼,这就是巧夺天工的“二鱼戏珠”。一位外国商人看中了这颗宝珠,出重金收买当时的偷窃高手“飞贼”,命他把铜珠偷来。“飞贼”到底有一手,三更刚过就偷回宝珠。外国商人手捧宝珠,啧啧称奇,爱不释手,一夜都没有合眼。第二天一早,就往祖庙走去,心想:我倒要看看你二鱼还有什么宝珠可戏?到了祖庙他大吃一惊,见那铜珠依旧在花脊上闪耀着诱人的光芒。他赶紧跑回旅馆,见偷来的铜珠已不翼而飞,吓得面如土色。可是,他仍贼心不死,又让“飞贼”偷回宝珠,严加范防,奇怪的是,铜珠又神秘地飞回祖庙花脊上。就这么反复几次,把个外国商人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至于铜珠为什么总也偷不走,那可就不得而知了。
南国商都民艺精
佛山自古以来便以手工业和商业闻名。自宋始,佛山一带的铸造、陶瓷及纺织业兴旺发达;石雕、木雕、砖雕、剪纸、木版画更是自出一格,其中以佛山秋色享誉最盛。每年秋收之后,人们便在夜晚抬着各自创作的工艺美术品游行,庆贺丰收,称之为“出秋色”,如是已有五百年的历史。佛山秋色包括许多异彩纷呈的民间手工艺品,如纸塑、蜡塑、瓜果塑、灯景等,饶有情趣。
石湾陶瓷是佛山最著名的传统工业。石湾镇素有“南国陶都”之称。石湾制瓷,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明时其产品就已远销东南亚各国。如今石湾已为佛山大镇,有十七家陶瓷企业。除石湾陶瓷外,佛山的铸造业也极负盛名。五百多年前,佛山地区已经能铸造5000多斤重的铜佛像。鸦片战争期间,佛山铸造工人为虎门要塞等地的守军铸造了几百门大炮,每一门均重数千斤,有些甚至重12000斤。这些大炮在抗击侵略者战斗中发挥了巨大威力,人称“功劳炮”。佛山的丝织业也早已名扬天下,其代表产品锦缎和莨纱绸,早在明清时期,即有“广纱甲于天下”之美称。今佛山丝织品远销数十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