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吴越曲·扬州之旅·镇江·东南锁钥雄镇大江
与扬州隔江相望的,是另一历史名城镇江。镇江,形势险要,“一水横陈,连冈三面,做出争雄势。”(南宋陈亮《念奴娇》)夏禹时属扬州之域,周时为周康王所封宜侯的领地,相传其时因有虞氏封尧的儿子丹朱于此而称朱方。春秋时,属吴国,因战略地位重要,一直是吴越两国争夺的焦点。春秋末,归楚国,改为谷阳。秦统一六国后,镇江属会稽郡。据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后一次东巡时,因听信有人言此地有天子之气,乃“使赭衣徒三千人,凿京岘山南坑,以败其势”,并将谷阳改称丹徒(县治在今镇江市东面15里的丹徒镇)。西汉初,丹徒先后为荆王刘贾和吴王刘濞的封地。刘濞发动“七国之乱”被汉景帝扑灭后就是在丹徒被群众杀死的。东汉末,东吴孙权注意到这里的江山形势,在今北固山前峰筑一城堡,依古义“丘绝高曰京”名京城。城小而坚,形似瓮,又号铁瓮城。“因山为垒,俯临江津”,此地遂有“京口”之称。建安十六年(211),孙权将都城迁往秣陵(后改建业,即今南京),京口因其地理形势成为国都的门户。杜佑《通典》评述道:“京口因山为垒,缘江为境,建业之有京口,犹洛阳之有孟津。自孙吴以来,东南有事,必以京口为襟要。京口之防或疏,建业之危立致。”镇江和南京可谓唇齿相依。
东晋末,孙恩率众起义,领“战士十余万、楼船千余艘”奄至丹徒,进逼建康。晋将刘裕率军在丹徒与义军展开一场大战,孙恩兵败船退,建康之危遂解。刘裕以建武将军身份驻扎京口,并以京口为根据地消灭篡晋的贵族桓玄等,两次出兵北伐,灭了鲜卑贵族慕容氏建立的南燕(在今山东省境)和羌族贵族姚氏建立的后秦(在今河南、陕西等省境),收复了大片失土和洛阳、长安等古都。最后,以禅让的形式代晋称帝,建立刘宋王朝。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盛赞刘裕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隋统一南北,大将贺若弼也是率军先占京口再攻金陵而灭陈朝的。
刘宋时,曾设南徐州于京口。隋统一后,改南徐州为润州。唐代安史之乱后,北方凋残,朝廷财赋收入全靠南方维持,润州成为江淮转输要地,后置镇海军节度使于城中。太和(827—835)、乾符(874—879)年间再修京城,形成子城、夹城、罗城三部分。北宋政和三年(1113),升润州为镇江府,镇江一名自此始。据说,其命名是因其地理形势堪为镇守之地的缘故。宋室南渡后,长江成为抗金前线,镇江时时驻扎重兵,控扼江口。南宋建炎四年(1130),这里曾发生著名的梁红玉金山击鼓退金兵的战役。元蒙灭宋,也在镇江江面进行了一场具有决定意义的水师大战。元末,朱元璋克复金陵后即从镇江南进,消灭了盘踞苏州的张士诚,再渡江北伐,结束了元蒙统治。
元明清三代建都北京,南粮北调,镇江是长江运河交会的漕运枢纽。明末清初郑成功发兵进入长江,先取瓜洲和镇江。其大将甘辉、潘庚钟等认为:“瓜、镇为南北咽喉,断瓜洲则山东之师不下,据北固则两浙之路不通。”据镇江不仅“南都(即南京)可不劳而定”,且可“观衅北都”。近代,西方列强也垂青镇江。鸦片战争后期的1842年,英国舰队闯入长江,激烈的战斗就发生在镇江江面。焦山炮台的守军首先开炮迎击,侵略军登陆后,镇江全城军民更浴血奋战,殊死抵抗。但终因清政府腐败和武器落后,被英军突破防线。英军随之包围南京,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太平天国战争时期,镇江是天京的外围,始终处于激烈的战火中。1855年,太平军曾在著名将领陈玉成的指挥下,于镇江大败清军,解除镇江之围,并乘胜击破天京外围的清军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在太平天国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镇江,虽历经沧桑,仍有众多名胜古迹遗存至今。其中著名的有京口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还有风格迥异的木、铁、石、砖“四塔”以及“六寺”、“七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