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蒙巴蜀雨·剑门蜀道之旅·李白故里·“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是繁星闪烁的诗国天幕上的一颗光彩夺目的巨星。唐代开元十二年(724),年仅二十四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从此永远离开了故乡——剑南道绵州昌明县(今江油市)。然而,故乡对他的影响却是刻骨铭心的。他写有许多怀乡之作。“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流露出李白离蜀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余以鸟道计于故乡兮,不知去荆吴之几千”、“故乡路遥,魂魄无主”、“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乡不可见,肠断正西看”、“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等更是动人心弦的乡恋乡愁!
李白在故乡二十四年的经历,大致可以分为读书习剑、隐居匡山、蜀中行游三个阶段。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他的先祖迁居安西都护府的碎叶(今吉尔吉斯境内)。历代相传李白出生在碎叶,五岁时随父入蜀。据考,李白之父在唐神功元年(697)逃归于蜀。武后元年(701),李白降生于昌明县青莲乡,故自号青莲居士。他自幼刻苦攻读,“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他还“喜纵横术、击剑、好任侠,轻财重施”。李白故里今仍存陇西院、太白祠、粉竹楼、月圆坟、衣冠墓、匡山读书台、太白洞、磨针溪、太白渡、谪仙渡等遗迹。
四川江油李白故里陇西院
陇西院·粉竹楼·磨针溪
坐落在天宝山下的陇西院是李白故宅旧址。故宅早年废为宁梵寺,清代重建,现存太白殿和山门。正门上方有“陇西院”三字,门柱上的一幅石刻柱联云:“弟妹墓犹存,莫谓仙人空浪迹;艺文志可考,由来此地是故居。”李白胞妹李月圆墓就位于陇西院后百米的半山腰上。山门前有一头从石牛沟迁来的唐代遗物卧石牛,李白曾在《咏石牛》诗中高歌:“此石巍巍活像牛,埋葬是地数千秋。风吹遍地无毛动,雨滴浑身似汗流。芳草齐眉弗入口,牧童扳角不回头。自来鼻上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鼻上无绳”、“天地为栏”正是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写照。
天宝山原是一座无名小山,因后人缅怀唐玄宗在天宝元年召李白入京任翰林供奉一事而名之。
粉竹楼在太华山麓,与陇西院相望,民间盛传李月圆与其女友张雪娥常在这里一起读书吟诗。每天早晨,她们将洗毕的脂粉水洒在竹林间,天长日久,竹子都变为粉竹了。因此,她们的故居就被称作粉竹楼。门前道光年间重修此楼的石刻碑记说:“粉竹楼者,李青莲先生为其妹月圆所筑也。自唐迄今,崇祀不绝。”现仅存山门、照壁。三道拱门正中的对联“月冷江干成胜迹;风来海表识高贤”,赞颂李白兄妹的贤能节操。兄妹二人童年时还常在院后数百米的水井中洗墨砚,故井称洗墨池,井水终年不涸。
磨针溪在陇西院前。相传李白少时逃学,遇见一老妪正在磨一根铁杵。李白问其故,老妪答:“磨杵成针。”李白不解,老妪又说:“只要有恒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李白由此感悟,从此发奋读书。这就是民谚“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由来。
太白洞·太白台·李白纪念馆
李白曾在江油当过小吏,后隐居于匡山读书拜师,还探讨王霸之术,“巢居数年,不迹城市。养奇禽千计,呼皆就掌取食,了无惊猜。广汉太守闻而异之,诣庐亲睹,因举二人以有道,并不起”。李白在此写下《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别匡山》等名诗。现存有李白匡山读书台等遗迹。杜甫曾寄李白诗言:“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当地民谣云:“灯笼洞对太白洞,灯照太白把书诵”,说的是李白少时常到武都镇北涪江左岸太白洞游玩。傍晚,对岸的灯笼洞总会出现一对灯笼,李白就趁亮在此洞口夜读,读毕合卷灯光即自行消失。
李白曾应江油尉之邀来到南坝附近牛心山观赏阴平天险,并作《赠江油尉》:“岚光深院里,傍砌水泠泠。野燕巢官舍,溪云入古厅。日斜孤吏过,帘卷乱峰青。五色神仙尉,焚香读道经。”后人在此建太白台。宋乾道七年(1171),太守史祁作记,将米芾手书《赠江油尉》诗刻石,立太白台碑。宋人在其侧建玉虚观,观内曾藏有宋高宗钦赐《黄庭经》十轴、李太白像碑等。今仅余碑刻。
近年江油县新建李白纪念馆,内有太白堂、太白书屋、陈列室、珍藏室、李杜亭、望月亭、醉仙楼等唐代风格的建筑群和李白坐像,收集有四千余件文物和展品,其中有李白手迹《上阳台》复制件、明清以来的各种李白诗集版本及鲁迅、周恩来、郭沫若、潘天寿、张大千等名人的题字题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