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高原雪·银川之旅·同心·西北小广州古城塞外风

茫茫高原雪·银川之旅·同心·西北小广州古城塞外风

同心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同心旧城规模不大,位于清真大寺下的河湾里,清水河从城中穿过,故有“半个城”之称。同心清真大寺是宁夏境内历史较久、规模较大的清真寺,尤其在宁夏南部山区的穆斯林中影响较大。本世纪六十年代同心县城才迁移到包兰公路线上。由于交通便利,加上回民历来就有经商的传统,同心很快发展成为西北闻名的商业中心。大街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摊点,风味小吃、名优产品、现代装饰等等,应有尽有。同心是西北土特产的集中地,尤以发菜、龙骨、甘草、二毛皮为主。发菜、甘草、二毛皮与枸杞、贺兰石并称为宁夏“五宝”。这里的发菜市场居全国之冠。发菜与海参、鱼肚、燕窝、鱿鱼、猴头、鱼翅、熊掌并称“美味八珍”,属于一种原始的低等藻类,生长在我国北部的平滩荒漠、低山小丘,缕缕青丝相互交织,形如妇女头发,故名。蒙古族牧民称之为“嘎吉力乌苏”,意为“土地的头发”。发菜营养丰富,又谐音“发财”,象征吉祥发财,因此备受人们青睐。在东南亚、港澳华侨中尤受欢迎。相传唐代巨商王元宝常食发菜,后来发了大财,众人便纷纷效仿,于是发菜身价倍增。同心的商人行迹遍布全国,有的甚至远达埃及。正是这些精明而辛勤的商人使同心获得了“小广州”的美称。

同心境内大罗山东麓的韦州乡是两座古城的所在地,一座是西夏古城,一座是明代庆王府。现在韦州仍保存有不少古迹。

在韦州古城东南角和西北角有两座遥相呼应的佛塔:康济寺塔和喇嘛式墓塔。康济寺塔是一座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砖塔,系1061年西夏王元昊在韦州筑城修寺时所筑。洪武辛未年(1391),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旃受封到韦州当庆王时,看到西夏古城里的康济禅寺只剩下座孤零零的塔,捐资兴修了一座“千佛殿”。不久,寺里的和尚又募捐重修塔身。康济寺塔四周八角上悬挂有风铃,每当微风吹来,铃声叮当作响,此景名曰“金顶塔身铜铃响”。相传这铃声是从天而降的仙女想念她的姐妹而发出的哀鸣声。天上三姐妹因羡慕人间生活,来到人间,一个落在灵武,一个沉入黄河,一个化为康济寺塔。化为康济寺塔的仙女因忍受不了孤独而思念姐妹,常常发出呜咽之声。喇嘛式墓塔是一座典型的喇嘛教风格的砖塔,外表抹白灰,又称“白塔”,塔顶砖砌作密檐十三层,是“十三天”相轮的一种变体作法。从建塔所用砖与明城墙相同来看,当为明代所建。在距韦州古城40余里的大罗山东麓坐落有明代王陵区,埋葬着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旃及其后代子孙。陵区最北端为朱旃墓,墓内遗物于早年被盗一空。1967年出土“大明庆靖王圹志”一盒。据说这里原有古墓七十二座,现大多数被盗墓和挖砖盖房者所毁。仅存王陵和陪葬墓三十余座,也大多遭到不同程度破坏。陵墓全部坐西朝东,位于两条水沟的交汇处,陵台左右二沟环绕,在风水上象征“二龙戏珠”。